仲春时节,春光明媚。没事出门去踏青,游山玩水赏阳春。三俩老友常小聚,-壶老酒微醉归。在家沏上一杯茶,看书练字多舒心。种上几盆兰菊梅,养性怡心多温馨。让我们拿起笔来,以“踏青,迎“五一”为主题,讴歌伟大的祖国。
等闲不识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一我人生的春天
文/于洪文
春暖花开,美丽的春天又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和风细雨,万物复苏,百花斗艳,万紫千红。“等闲不识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人的一生也如春夏秋冬。春,人生的烂漫期,芬芳期;夏,人生的成长期,发展期;秋,人生的收获期,结果期;冬,人生的萧条期,收尾期。而我最难忘的是人生的春天一一烂漫期,芬芳期。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我人生的春天。
我人生的春天,莫过于童年。回忆自己在孩提时代,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没错,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中,孩子们那纯真灿烂的笑脸,不正是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吗?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长。
我人生的春天,还在于学业的成功。我1963年从一所普通小学考入著名中学北京四中,全班只有我一个人考取,在学校,在四邻,在亲朋好友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时小小的年纪,觉得无尚光荣,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感。
我人生的春天,还铭刻着当上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幸福和喜悦。1969年2月24日,早春伊始,我同四百多名北京战友,同乘一辆闷罐绿皮车,来到泉城济南,成为济南军区防化团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此,我实现了人生的转变,从一名普通青年走上了革命军人的成长之路。
我人生的春天,还有着踏入政界,服务人民,实现人生颠峰的烙印。1978年10月,我离开营房,转业地方。从一名办事员,步步为艰,奋力拼搏,最终事业有成,成为一名正厅级领导干部,且履职尽责,获得上级部门和省委领导的肯定。我所领导的单位,受到国务院的表彰,是建国以来所在单位最高荣誉。
我人生的春天,被定格在平安着陆,安享晚年的夕阳生活。2013年,我65岁从领导岗位光荣退休,成为一名退休老人。但是我从来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一心投入诗词书画中去,开启了人生第二春。从此,我在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快乐地寻求中华文化艺术的的瑰宝,在画马与诗词创作中获得了愉悦与陶冶,尤其难忘的是,2021年七-前夕,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我在济南市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个人画马展,实现了儿时梦想。现在年近八旬,可觉得自己仍然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每天都是百花盛开,芬芳馥郁的春天。
我清楚地知道,人生不可能光是春天。花开花落,春去冬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必然。但是,人生只要有一天是春光明媚,就应当去珍惜它,爱护它,享受它。
人生的春天,永远伴我前行。
(2024年4月9日于济南)
春天的哀思
文/郝云兰
春天,是一年之计最美季节。春天,百花齐放,芬芳烂漫,处处充满了生机。春天,本应是踏青赏春的好时机,而我却被一种哀思紧紧缠绕。因为,每年4月17日,是我母亲的忌日,我一到这个季节,无论白日还是夜梦,都会想起生我养我的母亲。
2007年4月,母亲八十八岁时不幸去世,按着习俗,我把母亲安葬在老家沛县郝尧村祖坟。坟墓是用石头砌的,并立石碑。母亲病故最初三年,我每年清明都回去扫墓,第四年当地搞平坟风波,我父母的坟被平掉,石碑推倒。当地建了公墓,所有的坟都迁入公墓。我父母的坟虽然没迁,但已平了坟头,没有任何标志物。自那以后,我没再回去扫墓。从此,故乡对我来说象个金蝉脱了的壳。再也没人站在村头,山坡等待我走近的消息,观望我归来的路,清明节时我只能焚烧冥纸遥寄哀思。
2022年,是母亲逝世15周年。因为新冠疫情,我不能在清明节回去为母亲扫墓,但思绪难平,曾写了一首打油诗缅怀老人家:
每忆慈母涌泪急,
梦中母亲不离弃。
无情墓冷隔阴阳,
绵绵不断思念泣。
慈祥音容浮脑海,
谆谆教诲心中记。
人有生老三千疾,
唯有相思不可医。
疫情难回乡故里,
清明坟地送冥币。
爹娘安宁儿心暖,
疫情急难回故里。
谁知却是梦中聚。
来年祭奠是清明,
定去扫墓表心意。
我还写了一首诗
寄托哀思:
清明祭悼雨纷纷,
思念父母欲断魂。
冥纸烟起升天去,
化作钱币寄养恩。
要问钱币寄那里,
江苏沛县杏花村。
(实为郝尧村)
今年中秋与老伴一起吃早餐又吃起月饼,老伴指着一种月饼对我说:这种月饼挺好吃,……,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立刻想起我最喜欢的脆皮月饼。
2018年母亲去世10周年中秋节时,我曾写过《忆亲人思月饼》一文:
“忆记一九六三年, 我去徐州读中專, 离家一月是中秋, 学校美食是月饼, 我将月饼捧在手, 心里想吃口水流, 心想月饼不能都吃完, 留给母亲尝尝鲜。 寒假时节带回家, 月饼味道有点变餿,母亲咬了一小口,两行热泪潜然流。老妈离我十年整,我也已经七十五,一年一度中秋到,好吃的东西真不少,榴莲饼,老婆饼,各种跃眼的精装饼,我独怀念普通饱含深情的酥皮月饼。”
今年是我的母亲逝世十七周年,多年未能回老家为父母扫墓的我和老伴,已八十一岁,3月29日,我和老伴在清明节前回老家为父母扫墓。下車后慢步迈向我的村庄,迎面吹来春风温暖芬芳。道路变得宽阔通畅,車水马龙一片繁忙。楼房林立房间宽敞明亮,原来的水坑变成培育基地美藉塘。我思潮澎湃心欢畅,心中还多少有点凄凉。我兴奋地拥抱故乡的新风光,睡梦中仍然沉浸在我儿時的故乡。我是独根独苗,老伴的兄弟姐妹和我的堂兄妹对我特别热情。在我父母坟周围栽上小松树,坟墓上添上新黄土,还参加了老伴五弟养父母砌墓仪式。终于了却了我多年的夙愿。
当我走出父母的墓地,再回头望望新培土植树的坟头,一缕春风悠悠吹来,我不由地想起一首唐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啊,慈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报答不完的。母亲!今后,只要我还爬的动,一定还会经常来看您的!
春的遐想
文/李九香
仰望蓝天,
静思,
云对碧空的眷恋;
凝视碧野,
倾听,
细雨敲打树叶,
如歌,悦耳委婉;
欣赏芳菲
遥望,
风吹拂花瓣的飞舞无喧;
在这绿色的春季,
摇一路绿的铃铛,
满载绿的希望,
领落绿的斑斓;
当第一缕绿破土而出的时候,
踏青,
竟踩响了儿时的旋律,
天真烂漫,洋溢着无邪的笑颜;
在这花的季节,
溢满清香,散放进往事的酒杯,
沉醉,如仙;
春深花谢,落英缤纷,
竟是满地的烂漫;
春,曼妙轻步,
唤取莺歌燕舞,
撩拨梦绕魂牵;
梦,春花秋月,
梦,着一层金色,
那是收获的季节,
那节奏自然缓慢,缓慢.......
仲春美景
文/赵杏云
杨柳岸、碧湖边,
桃艳杏粉春浓。
海棠簇簇低垂,
玉兰朶朶迎风。
樱灿若云霞,
轻寒紫烟生,
掠水追逐鹅鸭戏,
清溪游弋锦鲤红。
兰棹楫行鹭惊起,
佛山含黛波影中。
燕归旧巢,
莺试新声。
稚子放鸢牵线紧,
玉女裙裾翻飞轻。
案前撰词吟逸韵,
轩窗忆写染丹青。
峨眉月,悄然升,
翠竹枝,影朦胧。
谁家笛声起?
悦耳动心笙。
且品清茶一盅,
悠然惬意从容。
夕阳余晖倍珍惜,
好一番仲春美景!
浓春醉赏
仲春时节花事繁,
繁花璀璨夺人眼。
眼波流转春水碧,
碧空莺啼燕舞翩。
翩然随风杏花雨,
雨细风轻二月天。
天南地北春意浓,
浓春醉赏又一年。
走进百脉泉
文/田津平
2017年4月12日,济南槐荫区老干部诗词学会暨老年大学诗词班的师生们,走进章丘百脉泉,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采风课。
这天,春风和煦,阳光灿烂。百脉泉公园,碧水微澜,杨柳依依,鸟语花红,鱼跃池涯。蓝天白云之下,亭台楼阁,杨柳摇摇倒映在水中,宛如仙境一般。我们沿水之滨漫步,看到这里建有儿童乐园区,名泉水景区,花园景树区,幽静学习区,密林散步区及龙泉寺,清照园等。如此美景,吸引着我们,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手机,在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清照园等景点拍照、合影,留下我们永远的记忆。
在梅花泉边,一个有水有亭有长廊的地方,成了我们的临时课堂。顾元隆老师的题为《游章丘百脉泉、謁词宗故居、继漱玉遗风》的采风课开始了。博学多才又十分敬业的顾老师,为这次采风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他首先讲了百脉泉的地理位置及历史。
百脉泉是济南五大泉脉之一,在济南72名泉中名列第二。百脉泉景区,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汇泉路2017号,位于济南市东部。公园始建于1986年,总面积25公顷,拥有济南五大泉脉之一的百脉泉。因山明水秀,群泉汇集,章丘区素有“小泉城”之称。百脉泉因“百泉俱出”得名,是明水诸泉之冠,绣江河的源头,与趵突泉齐名并列,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雄踞在百脉泉北岸的龙泉寺,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现仅存大殿梵王宫。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伫立梵王宫前,云蒸霞蔚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龙泉寺中,它的成“品”字形的泉池,正面刻有“百脉泉”三个大字,阳光下庙宇和三个大字映在水中,如梦如幻。它的两边有楹联,“空明通地脉,活波见天机”。“一泓清沁尘无染,万颗珠玑影自圆”等为历代名家所题写。
位于百脉泉与园西北处的清照园,占地18000平方米,为纪念绝代女词人李清照而兴建,建筑有吟风榭、碑廊、漱玉堂、燕寝凝香、金石苑、易安楼,园内碧瓦飞甍,楼轩巍巍,秀竹翠柏,流水淙淙,镶嵌林列着全国知名书法家的书法碑刻,琳琅满目,风格迥异,美不胜收,是一座集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中之园。百脉泉公园涌泉遍地,泉清水秀,历代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就是章丘区的明水。
面对碧水蓝天,聆听顾老师精湛的讲解,我们看到了,泉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天上的白云 ,柳絮飘飘落在人们的脸上,身上,落在大地上,落在泉池中,如点点轻纱。叮咚的泉水,似珠花飞溅。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似乎在迎接着八方游客,而发出灿烂的笑呢。
当然,诞生在这里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的故事,她的诗词,也是顾老师采风课的主题之一。顾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千年前,那个美丽的少女,在这里生活着。春风卷帘纱,在明媚的阳光下,她荡秋千,银铃般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她划着小船,美景中忘了归路,而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白鹭。春风,阳光,秋千,小船,白鹭,多美的一幅画面啊。然而,飓风卷帘纱,战火离乱中,她失去了丈夫,惠存的古玩,书籍被毁。一代词人,晚景凄凉,倍受折磨。然而,她的志向,她的旷世奇才永存。于是就有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浩气。就有了,绿肥红廋,婉约绮丽隐微的名句。就有了,词压江南,文盖塞北,的千古赞誉说到今。
百脉泉是美的,在泉水为灵魂的济南大地上,伫立着一代词宗。如今她的理想已化作满天星辰,她的吟诵,唱出美好的未来。她已走进传统文化,她的名字在中华文明中熠熠闪光。
正午时分,我们的采风课结束了。在百脉楼酒店聚餐时,大家仍意悠未尽,述说着,议论着,畅想着。说到采风,我们曾走进长清大峰山,了解了残荷,观赏了梅花,写了菊花。我们吟诗词赋,老有所学,在古典诗词的道路上,在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当然,我们也在期待着,下一次的采风,那时定会有一番新的感悟吧。
我爱屋后的榆叶梅
文/唐义
我家屋后就是黄海绿洲公园,黄海绿洲公园的南边有一片榆叶梅,每年早春的风阵阵吹来,便唤醒了沉睡一冬的榆叶梅。伴着四月里的细雨,榆叶梅就会舒展它的枝条,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鼓起了红红花蕾,一粒粒,一枝枝,粉里透红,在早春的季节里格外耀眼,我几乎每天都要走近它观赏拍照。今年这个春天的气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今天十七八度,明天又不到十度。所以榆叶梅含苞待放持续了好多天,直到四月六七号,连续两天气温回升,榆叶梅枝头上的花蕾才陆续绽放了,比去年要晚开5-6天。这时候早期发现它的人们,就会通过微信向大家传播消息:公园里的榆叶梅开花了!爱摄影,爱拍照的大妈大叔就会络绎不绝地涌向公园赏花拍照。
榆叶梅的叶子很像榆树叶,花儿很像梅花所以叫榆叶梅。在这个沉睡了一冬的早春,榆叶梅的绽放,给人们带来了鲜靓的生命,让人越看越喜欢。阵阵微风吹来,花枝轻轻地摆动,更显得婀娜多姿,同时散发出一阵阵芳香,不知从哪里飞来了几只小蜜蜂,嗡嗡地飞到花丛里,从这朵飞到那朵上,又从这枝飞到另一枝上,一会儿又钻进了花丛深处,看不见了。
我和约好的刘大姐正在赏花,叽叽喳喳不知道是那个幼儿园的老师也带领着小朋友也来赏花了,这真是个不错的举动,让孩子们也来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分享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景,我十分赞同,不要把孩子们老是圈在屋里,见不到阳光,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久而久之就成了小木偶。
哦,春光多美好啊,杨柳依依,鲜花盛开,我好想张开喉咙大声歌唱,歌唱这美丽的春天,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黄海绿洲公园里,朋友们,花期不等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紧时间快来赏花吧!古人云:花开当摘直须摘,莫等花无空摘枝。
我家有盆奇特的花
文/唐义
我老伴喜欢养花,家里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不下30盆花,有君子兰.蟹甲兰,三角梅,四季梅,还有众多多肉等等。他每天屁颠屁颠地浇水伺弄这些花乐此不疲。我偶尔也照顾照顾它们,但我没有老伴那么细心。
我家最奇特的花要数巴西鸢尾花,它像一把芭蕉扇一样生长在花盆中,叶子郁郁葱葱的展开有点像兰花。我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它开花时是在叶端冒出花蕾,白色的尖尖的,我和老伴是夜间发现,它的一个叶片尖端冒出了一个白色小花蕾,小小的,尖尖的,一大清早就含苞待放了,我立马拿出手机拍照,拍完照我去了一趟卫生间回头再看它,花儿就怒放了。我立马又拍下它花开的精彩的瞬间。此花可真为昙花一现,到傍晚就蔫巴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几天再也不开花了。老伴说可能是水浇多了。
资料介绍:巴西鸢尾花的寓意包括想念你、优雅的心、好消息的使者、爱的使者等。不同颜色的巴西鸢尾花有不同的花语,例如,蓝色代表赞赏对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白色代表纯真,黄色代表热情开朗、友谊永固,紫色代表爱意与吉祥,明黄色代表同心协力抵挡。
我感觉它太奇特了,无论花型,花期,都和普通花儿不一样,朋友们,你们家里有这种花吗?
登高望远千佛山
文/ 张国贤
千佛山,也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千佛山虽不太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千佛壁立,远近驰名。再加千佛山倒影于大明湖中,湖光山色,别具特色,更引得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千佛山在济南的南部山区群山逶迤,碧野绵延,山上苍松翠柏,气象万千。佛寺内暮鼓晨钟,香火缭绕,信男善女,络绎不绝。崎岖山石别具景致,更有一种神秘感。
清晨,当朝阳升起,千山初醒时,攀登游玩、锻炼的人们川流不息。千佛山即是人们游玩之胜地,也是文人墨客挥毫抒意之最佳胜地。在千佛山兴国寺下面的盘山路边有一座牌坊,上有“齐烟九点”四个金光闪闪且富诗意的大字。唐李贺诗有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是古代的济南。由于李贺诗句的影响,不少清代的文人吟咏千佛山景物时,都把“齐州九点”融化入诗,如尹延兰诗云:“九点齐烟天尽处,半城秋水雁来初”。如此不胜枚举。我也曾填过一首词:“西江月·登千佛山”,其中有:“极目晴空万里,望中九点齐烟”之句。
我近年来就住在千佛山脚下,“漫步庭院内,举首见佛山”,所以休闲时登千佛山是我和家人的首选。
登上千佛山,遥望城区,整个泉城巨大变化的美景尽收眼底。山脚下是横贯济南东西的经十路,这是由一条乡间小路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济南东西交通大动脉,分外壮丽。燕山立交桥等高架桥纵横经十路,好气派!城区内座座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楼宇耸立而起,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济南这座跃动的魅力四射的现代省会城市将会是前景无限。
她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迅速发展的新城,在山巅登高望远,泉城似一幅立体的油画,一座富有诗意的城,一座现代化文明的城,一座和谐的经济腾飞的城!这就是我的故乡啊!当我踏着这如诗如画的韵脚,做着永远的梦时,我不由发自心底的声音:我爱你,泉城!
西江月·千佛山游吟
极目晴空万里,望中九点齐烟,云霞灿烂几重天,如画江山灿烂。
漫道鬓生华发,曾歌血荐轩辕,航船新纪更加鞭,誓促宏图实现。
游览水帘峡感赋
文/张国贤
水帘峡风景区,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占地面积6000余亩。海拔976米。济南第一高峰梯子山和第一大峡谷九十九峡皆坐落于此。高山深峡成就了泉城第一大瀑布群,石画天成造就了济南唯一泰山石画园。神泉圣水铸就了“泉城之巅,趵突之源”的美誉。景区分为圣水系、奇石系、自然人文系,三大特色旅游体系。
水帘峡赞(新韵)
清幽峡谷水潺潺,花木葱茏青覆峦。
峭壁奇峰林莽秀,神工鬼斧景奇观。
蜿蜒曲径山崖转,叠瀑珠帘素练悬。
福地洞天如画卷,心潮荡漾不思还。
江神子•水帘峡抒怀
清流绕谷自逍遥。水迢迢。喜眉梢。细雨霏霏、飞瀑玉丝绦。漫洒珠帘天幕落,流翡翠,泻波涛。
桃花水母碧池飘。映云霄。正春娇。石画天成、鬼斧若神雕。万种风情情未了,仙境里,尽妖娆。
一壶大红袍,千载清气飘
文/ 张荣才
武夷山以“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积翠天”的奇丽风光秀甲东南,位居八闽之冠。其独特的丹霞地貌,不仅孕育出天然的奇峰、赤壁、曲涧和岩洞,同时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的亚热带气候,单斜山断裂发育的良好含水条件,造就出誉满中外的世界名茶——武夷山乌龙茶,其中,尤以“大红袍”最为名贵。
历史与传说中的“大红袍”
导游笑谈“大红袍”
离“大红袍”不远的山下,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茶园,园中有古亭、亭中石桌,石凳俱全。导游说,咱就在这里稍坐,听我给你们说段现实中的“大红袍”吧!于是看景变成了地道的听茶。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首次访问苏联。为表示中苏友谊,做为国礼,毛泽东送给了斯大林三两武夷山“大红袍”。斯大林开玩笑说:“中国是茶叶之乡,为何只送三两呢?”总理笑着说:“大红袍约有几百年的历史,四棵茶树,年产量才六两,送了您三两,岂不是送了您半壁江山嘛?斯大林闻言,顿时肃然起敬,双手捧之,嗅之,连连称谢。
大红袍价之昂贵,非始今日,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多斤。据传,香港回归时,做为珍贵礼物,福建省送了三两大红袍给了香港人民,并派专人交给了特首董建华先生。1997年,武夷山举办茶节,20克大红袍,被一港商以15.68万元的天价买走。您说,大红袍到底有多珍贵?
农艺师细说“大红袍”
我看到的“大红袍”
我品到的大红袍
在武夷山后山的山坳中,我想买二斤即采即制的大红袍回家品尝,随后和茶农攀谈道:“看了一路的茶,可真想知道个中滋味,还得来一壶仔细品品才好。”。茶农笑曰:“这就对了,人道是喝茶不如品茶,品茶不如赏茶,赏茶不如悟茶,这茶啊,做茶人有句行话:“一人喝茶叫饮茶,两人喝茶叫品茶,三人喝茶叫论茶,一人得闲,俩人得趣,三人得味”。“一人喝多没意思,来,茶农随即邀了刚来旅游的两位美女道:“就你指定的这种大红袍,我为你们仨泡上一壶,权当歇歇,品后再买,不买也行,你们看如何”?
于是,三人倚松石而坐,但见茶农手提一把铜壶,右臂一扬,沸水便由高空直泻壶中,不溅不洒,直入透明壶正中,说是迟,那时快,一个手疾眼快,沸水出壶,右手轻轻一旋,倾刻间便将茶水泼在地上,名曰洗茶。洗毕,再冲沸水,头道入盏,初看时茶汤橙黄、微淡,不等沸水落滚,便听茶家手执小盏,“吁、吁、吁”连吁数口,边品边招呼我们趁热快喝,那声音、那眼神,那神情,一看就是茶中高人。二道茶色清澈明亮,汤色红中见浓,又是一番神操作。三道茶如法炮制,看盏中茶叶,叶片红绿相间颜色,外遭镶嵌一圈金边,轻啜一口,浓醇甘爽,轻轻下咽,香气馥郁,神清气爽,当地人称“绿叶镶金边”。那滋味,虽然事情已过去二十多年,至今想来,依然喉有回甘,滿嘴清香呢!
五年之后,我重返武夷山做二次深度游。这次长了个心眼,因不随团,所以边走边品,累了找个地坐地就品。品了一路,可真到了买茶的时候,反而不知道哪家产的茶叶好了。茶家笑曰:“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个中滋味,可不是你品个十壶八壶就能够明白的,品在于悟、悟在于解,唯悟方入茶界之灵境,一辈子早着呢,老爷子,您就慢慢品悟吧!”
(癸卯.重阳节改毕于松风堂)
仲春游锦绣川
文/徐江源
观花锦秀川,
樱李彩云间。
远岫昔年苦,
平湖今岁甜。
自流或泵压,
田地解焦炎。
车走盘山路,
鸟巢高树端。
蜜蜂集粉蕊,
野岭落榆钱。
村犬惊游客,
乡翁负午暄。
羡余清静好,
寡淡亦舒安。
(中华通韵押安韵)
无题
流水飞花度小桥,
莺歌燕舞动眉梢。
紫藤秾秀遮东望,
谁见青牛过古崤。
(中华通韵押熬韵)
桨声回荡
文/陈春娥
说起划船,我好像与其有着很多的渊源,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父母带我们去大明湖划船,那时在许多的小朋友面前是让人羡慕的。能到大明湖去划船也都是小朋友们的奢想。
上中学以后,机缘巧合的,我们学校接到迎接西哈努克亲王一家和阿尔巴尼亚歌舞团联欢的任务,我又被选中参与其中。两次迎宾任务,都是在大名湖划船。
虽然过去父母带我去划过船,但是,都是坐在船上看风景,把脚伸到水中撩水玩,没有亲自划过船。这两次的迎宾任务,大明湖公园派了专业的划船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划船,我才知道了划船的 技巧还很多,比如,直线划行时两手使劲摇均匀,转弯时,根据转向的方向,决定哪只手一手把浆插水中左转,一手将划桨插水中右转,一下就能转到45度。怎样靠边,怎样调头。
划船摇着双桨,在大自然中是多么美妙的享受,让小船轻轻的在湖面飘荡,匀称而略有起伏的微波荡漾。使人在湖中看到,波光粼粼、水波荡漾。还能观赏着岸上的自然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是多么的惬意。
说起划船,还真有一段让我至今不忘的回忆,那是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一个周末,天气晴朗,我们兄妹商量带父母去大明湖划船,小的时候,都是父母带我们去划船,现在他们老了,我们要带父母去划船,父母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有一颗童心在,很高兴就应允我们。
到大明湖公园,我们租了五只船,随便上船不分你我,没想到父亲不服老,还要亲自划船。大哥就陪在他的船驶出岸边。
来到湖中心,我们把父亲的船围在中间,大家嬉笑谈天,这时,3-4岁的小侄子要到爷爷的船上去,大家小心翼翼的把船靠紧,让父亲把他接了过去,虽然船摇动的厉害,但大家把握住父亲的船,还是很顺利的完成小侄子的交接。
我们轻轻划着船,一会你带头,一会儿我冲上前,五只船在湖中穿梭,还有人问“你们是一家人吗?”引来不少羡慕者的目光。
从未摸过船桨的孩子们,在大人的指导下,也都尝试着划上几桨乐的心花怒放。在湖中,孩子们把脚伸到水中看到有鱼,他们又惊喜又害怕,把脚缩回,看到水中的荷花,也想让大人们摘下来,大人会告诉他们,摘下来,别人过来就看不到了,不能那样做。
船两旁的水,哗,哗,哗有节奏的回响。有大船通过,激起了浪潮让小船颠簸摇动,制止不住让人心跳,但大家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啦、哗啦震响.小船被控之后我们摇向远方,这时,却听到父亲唱起了“北国之春”的歌声在湖面上飘荡,我庆幸这次游园划船,我带了录像机,记录下了那永久不能复制的珍贵纪念。
现在,父母和两个哥哥相继离世,我想他们时,就会打开录像,观看那时他们划船时快乐的景象,那船桨带来的哗哗流水声,还时常响在我的耳旁。
陪友人游览济南名胜
文/于东升
今年清明节前十天,一位小我两岁、长我一辈的同村异姓老友,偕夫人及女儿从内蒙霍林郭勒市到达济南看望我。作为老友久别重逢的东道主,我热诚欢迎,亦欲初次来济南的他们一家尽赏泉城之美。
安排入住酒店并举行接风午宴后,便陪他们游览千佛山。从西北门入园,漫步林间曲径,不一会进入登山主道拾级而上。一路松柏苍翠,鲜花盛开,或红似火或白似玉或黄似金,我只认得其中的海棠花玉兰花和迎春花,那些不识名的似乎更为鲜艳夺目。虽然游人如织,却无人声鼎沸,倒是那不绝于耳的林鸟欢鸣声婉啭悠扬,使人愈觉山林之幽静心境之空灵,“鸟鸣山更幽”的名句似是为此而吟。
与朋友并肩缓行,边走边向他简介大舜曾躬耕于山下、隋代佛教兴盛于此山、唐代始建兴国禅寺于山中的历史文化,而他的女儿和夫人不断地拍照,足见她们对此地此时美景的爱恋。爬到距山顶不远的兴国禅寺,在禅音佛乐声中瞻仰佛祖和普贤、文殊菩萨之后,移步禅寺对面的一览亭凭栏北眺:虽春烟袅袅,但比几十年前长大长高了许多的城区轮廓仍可尽收眼底,齐烟九点也依稀可见,只是看不清满城翠柳镶嵌中的大明湖之银光,留下些许遗憾。转身仰望,佛山主峰如在头顶,上面的崖柏亭子游人分明可见,不禁生出“无限风光在险峰”和“我欲登临穷胜槩”的感想。但是,通往峰巅的石阶狭窄陡峭,多数老者只好望而却步,将登顶南望泰岳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啦。
第二天,陪客人游览趵突泉和大明湖。这两处我也多年沒去的名胜,比以往场面更大、绿化更美、水波更清、游人更多了。两大景区不仅碧水绿树鲜花交融,而且文化气息浓厚,曾巩、李清照、辛弃疾、王渔洋、老舍等文豪的纪念馆祠,与诸多古典式楼阁亭廊及镌刻其上的名人佳联相映生辉,令人诗情兴发。在趵突泉,仰望林木蓊郁千佛山,俯看喷珠吐玉涌泉池,我借用赵孟頫咏泉佳句意象琢磨一联:“高山暗布清流脉,平地明生白玉壶”。游大明湖时,看那和煦阳光下的潾潾湖波和青青杨柳,又择东坡名句对成一联:“湖光潋滟晴方好,柳色鲜明暖更新”。虽是附庸风雅,却也抒发了对泉城山水的美感。
送行晚宴上,客人们除对我的接待表示感谢外,就是赞美济南的山、济南的泉、济南的湖。我听这赞美声,比听感谢声还开心,随口不无骄傲地说:你们逗留时间短,只看了一座山、一处泉、一个湖,这里秀美的景观还多着呢,若多待几天可多看几处。
这次游览,不仅使我的客人领略了济南三大名胜,也使我这个已在济南生活了四十六年的青岛人加深了对这山水胜地的认识和挚爱。今后我会更加动情地说:将一脉相承的名山名泉名湖自然融合于核心城区之历史文化名城一一济南,美矣!
2024.4.10.
我漫步在樱花树下
文/在伦
微风轻拂,
花瓣如雨。
每一片花瓣,
都像是天空中的星星,
闪烁着生命的灵光。
我站在这里,
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聆听着生命的旋律。
樱花树下,
时间仿佛静止,
只剩下我和这个世界。
花瓣轻轻飘落,
如同梦中的精灵,
带着一份诗意和柔情。
它们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我仰望天空,
一片片粉色的云彩飘过,
像是樱花树下的倒影,
映照着这个美好的时刻。
樱花树下,
我感到了一种无尽的温暖,
仿佛有一种力量,
让我能够迎接生命的挑战。
我漫步在这片花海之中,
让心灵沉浸在这份美好之中,
感受着生命的魅力,
品味着人生的美好。
樱花树下,
我沉醉于这片粉色的世界,
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品味着生命的韵味。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柔情的时刻,
让我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
本期主编:陈春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