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战略崛起(二十九)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1861年美国爆发了的南北战争,战争原因是新任总统林肯反对在一个国家之内存在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社会制度与资本社会制度。然而我们反问不同的社会制度能否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主权下“和平共处”呢?美国南北战争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制度必须统一!反顾二战之后出现的同一民族二种制度的东德与西德、南越与北越、南韩与北朝鲜、大陆与台湾在统一之前几乎都是相互对立,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意识形态对立!中国在香港、澳门成功实施地“一国两制”又向世人昭示任何制度冲突都可以化解!这就需要在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上相互包容。“一国两制”在中国为什么能够实在?而在美国却发生南北战争?扩而广之,宗教文化及意识形态冲突几乎在全世界存在,如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如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如伊斯兰文化与基督文化,但世界所有文化及宗教一旦落户中国却几乎都能和平相处!大唐以来的文化开放就是典型范例。
中华文化是世界最好的文化勿庸质疑,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就是对东方文化最大的肯定!因为文化是文明的灵魂。而中国近百年出现的文化冲突例如新文化运动是人为造成的而非中华文化的对外排斥。中华文化经过历史检验已证明具备超强的哲学性、同化性、包容性,所以中华文化将来一定会肩负起世界文化大同的重任!世界未来必须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之路,这需要将东方的“道义文化”置于西方“利益文化”之上!以道御术,唯有中国文化能胜任之。未来中国将以文化软实力统领世界而不是以军事经济硬实力霸权世界,这是东方王道文化与西方帝国文化的显著差异之处。
一旦中华文化统领世界,就会“文以载道,大化天下”,而“道”本来就是人类应当遵循的自然及社会规律。故而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文化软实力化解之外解决人类矛盾最终依靠会战争,东方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以兵止战为之武,即以战止战。然而自鸦片战争至今的一百七十余年,中国参与的几乎所有战争都是在国门边缘被迫反击的,当奥巴马总统逐渐将欧洲及中东的军事力量以亚洲再平衡的名义“移师东进”布置在中国家门口时,当西方世界力图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结盟、技术封锁、文化入侵“和平演变”中国时,没有人考虑到“弹性包容”的中国文化因素,因为中国文化具备很强的“和平演变”其它文化的能力,中国历史上“五胡入中原”后被中原文化同化的事例比比皆是!只有二百余年建国历史的美国文化又能奈我之何?也许文化斗争是我们在战略竞争压垮美国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子云:兵贵胜,不贵久。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及亚太围堵中国早已犯下兵家大忌!“穷兵黩武”而国力久盛者自古无有之!在中国以逸待劳的情况下美国劳师远征本身也是兵家大忌,中美之间的第一次战略碰撞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第二次战略碰撞发生在越南战场上,第三次战略碰撞却发生在中国南海,在美国国力逐渐衰弱而中国如日兴盛之际,双方战略总量对比早已今非昔比了!老子在《道德经》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治天下。世界乱象正在兴起,几百年来西方列强皆上“马上”打天下又以“马上”治天下,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到法兰西及大英帝国,从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又到今日大美帝国,其霸权方式及宣传口号虽然有异,其掠取世界财富的手段与工具可能有异,但西方帝国以军事或金融去殖民世界的野心以及维持帝国“国家私利”的目标是共同的!中国早已走出任人宰割的潜龙时代,民族复兴及领衔世界的重任正在“舍我其谁”的“终日乾乾”途中,而世界领衔力量的新旧交替也是历史规律使然,“飞龙在天”只是时间问题。
道德经云:“不欲以静,天下自正”。但今日中国周边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未来中国能否带领人类社会从“霸权主义”走向“法治主义”,然而从“法治主义”走向“道德主义”,时间会给出答案。自古军事强权都会走向灭亡,自古法律无论多么完备都是为社会服务的权术工具,人类除个法律、人律、他律之外更需要自律!自律就是道德之律,人类道德源于文化修养,德由道生,文以载道!道之规则运行要求“无为而治”,即上层建筑应减少对经济社会等基础领域活动的干预,让自然及社会规律(道)重新支配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还德于民间,还政于民权,还财于民生,真正让世界做到藏富于民,藏文于民,藏权于民,此乃文化大同下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