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
常言说,春日踏青,不负春光。在一个春和景明的四月天,我应朋友之邀,结伴前往一处籍籍未闻的乡间园林踏青观光。这个要去的打卡之地位于市郊的一处濒临白河之畔的私家农居。起初,在我的脑际里浮现出的,无非是千篇一律的街区公园或是遍野绿禾的田园风光而已。因此,毫无怦然心动雀跃欢快的悸动心境。
随着我们乘坐的轿车驶离喧嚣寻常的城市,沿着一条曲曲弯弯的乡间小道,几番辗转,终于来到了今日要专程寻芳的目的地——沙岗村。当我们走下车步入私家农居时,顿时被眼前的气势恢宏的独特场景震撼到了,禁不住提振起原本无精打采的松弛精神,满怀好奇地四顾张望起来。首先呈现于眼帘的是,茂林繁花、修竹青葱,阡陌通幽,鸟啼寂静的园林景色,然后,随着我们徜徉的徙步不断深入,极目远眺,便是宽阔绿茵的田园风光,这里有着片片纵横交织的泛青田畦,连绵至银光闪烁的汤汤白水;还有着一座白色透明的具有现代化气派的温室大棚,里面生长着品种繁多的反季蔬菜,有的正在开着艳花,有的已经结出硕果;更有几座建筑各异的房舍,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树绿花红之中……这里就是一座集田园风光与人文景致于一身的缩影景观区,走进这里,似乎有着一种不出国门,便能领略到独特的西方异国风情之美。可是,在我的眼里,更是感受到苏轼笔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叶绍翁笔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和欧阳修笔下“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诗情画意;更加体悟到朱熹笔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光景之新和寻芳所得。

每当人们兴致盎然心旷神怡之时,眼眸所及之处皆为靓丽风景,禁不住要敞开博大胸怀与自然造化来一个深情的拥抱,抒发满腔炽热的燃烧激情。在这里,由远及近地飘逸着爱乐合唱团的朋友们伫立水畔的引吭高歌,这群淡抹艳装的迟暮美人在赵艺老师的带领下,除了用甜美歌声与天地喃呢对话,还要亲自动手制作美味佳肴和大自然把酒言欢。 我和苗欣然和刘云堂两位老师选择了另一种欢乐方式,表达我们对天人合一的切身感悟,三人先后来到了繁花满枝的樱花树下,高架低垂的紫藤花下,青翠修竹掩映的影壁前以照为据,为自己留下了永久的人生记忆。诗兴浓烈的苗老师还在自己事后制作的《美篇》中赋诗言情:
樱花烂漫蕴春景,飞燕归时柳钓风。
蜂蝶恋花翩翩舞,画意诗情鸟语中。
樱花依旧他年艳,花瓣落地添岁声。
相逢何须曾相识,徙倚花丛阡陌行。
我禁不住也为他附上一首小作,以此点缀一下:
阳春岁月,繁花似锦,风流才子,赋诗吟诵!

后来,听到朋友介绍了这座乡间园林的由来。这里的主人是一个早年经商的成功人士,在十几年前慧眼识珠,把自己的后半生归宿寄托在了这片原本荒芜之地上,不惜花费毕生积蓄耗时数年之久,按照自己的人生夙愿,终于打造出了一个令人艳羡的风水宝地。自它诞生之日起,这里一直都披着神秘的外衣低调的存在着,从不对外开放玷污一丁点铜臭气,只作为招徕亲朋好友即兴雅集的难得胜地,保持它原本低调、幽静、闲适的独特风雅。
闻讯后,我心中感到十分惊讶,不仅是对这里的别致布局的艺术造诣感到由衷欣喜,而更是对这位深藏不露的神秘人物产生出崇高的敬佩之情,他不仅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味,而且还有着超凡脱俗的思想觉悟和生活情趣,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下,这样的做人之道真的难能可贵啊!此时,我才真正感悟到这个犹如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才是一处最美的人间风景!


作者简介:李云,网名:宏升、沧海起云帆,祖籍山东省海阳市。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80年代初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长期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工作,积淀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力。自学生时代酷爱文学艺术,读书和习作一直伴随着心路历程同行。2017年在《河南人民岀版社》岀版了原创文学作品《岁月的印记》小说集,2021年11月在《纵横小说》网站发表连载长篇小说《生命礼赞之岁月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