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旬刊》2024年第13期
● 文艺理念
网络文艺的新引擎:从数据激发创作力
● 诗歌人生
《夜光曲(外一首)》:三月雪(河北)
《情深不扰:只因相思很浓》:白 蕊(四川)
● 诗词鉴赏
《七绝·世界卫生日小诗(外二首)〉:陈 宏(四川)
《印象博鳌(四首)》:韦诗赋(海南)
《春在农家》:薛金凯(陕西)
● 散文随笔
《夜 雨》:王海宁(安徽)
● 诗意中国

网络文艺的新引擎:从数据激发创作力
· 黄司祺
大数据打破了文艺市场反馈慢热、缺乏热点抓手的壁垒。如果一部作品有生命周期,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划分为“创作—传播—反馈”这样一个闭环。在以往传统的线下演出和纸媒评论为主的时代,该生命周期中每一个阶段都相对漫长,创作者很难及时、实时地掌握广大观众的真实评论与评价。而在当下5G时代,以及新兴互联网业态背景下,这个生命周期的齿轮已经快速地转动起来。
—— 摘自《文艺报》
夜光曲(外一首) · 三月雪(河北)

灯光跌落地上,摔成五彩的虹
被雨珠敲打出闪烁的音符
行人撑伞踩着节拍走过
黑色的幕布被脚步缓缓拉开
那些跃动的光影
一层一层,起落如波
像极了情侣跳动的心
一些热情被春天包裹,在夜里绽放
誓言总是在光里被点亮
丝滑的舞衣顺着手指流淌
没有干涉条纹,没有虚幻的镜像
此刻的目光无比真实,脚步无比坚定
夜,如此静寂
有多少人身披光影,擦肩而过
有多少人举伞相约,携手同行
我只看见这一路的光,直奔黎明的方向
垃圾桶里的玫瑰
是谁?这么快就埋葬了爱情
这枝玫瑰有些孤单有些苍老
这一刻,情人节的余温犹在
即便玫瑰上的吻痕已然干涸
春寒料峭,爱的火苗被点燃
卷曲的花瓣,依旧鲜艳如火
原来,垃圾桶不只收容垃圾
爱情的保鲜期不及一枝玫瑰
夜放千花,有多少玫瑰怒放
天亮了,又有多少玫瑰凋零
无意探讨玫瑰花背后的故事
垃圾的归宿终是玫瑰的墓场
走过不如久伴,共春风杨柳
有多少人,怀念手里的余香


情深不扰:只因相思很浓
白 蕊(四川)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只因相思很浓
深入骨髓
却不能告诉你
为你描绘的那一幅
动人心魄的画像
是我思念到老的痴缠
于是执笔写心
把你写成心动的柔情
颤动的手敲触记忆
在孤寂的心泛起涟漪
即使远隔天涯海角
纵然难以相濡以沫
那深深缠绕我的情丝
是我无法抗拒的羁绊
想你的心泛滥成海
我将思念抛给风
让风将我的祝福
吹到遥远的天际之外
从此我的一颗心
淡泊红尘情事
情深不扰
阳光知道我的等待
明月知道我的表白
我心里有一片花海
曾为你繁花盛开
我将牵挂寄存在胸怀
心随你走
再随云彩飘向天之外
岁月绵长
缱绻如水的深情
写不尽馨香如兰的心事
笔尖流光溢彩
美丽的爱人在文画里
染忆了我那柔美的时光
淡淡人生路
只为你温柔旋转
你的温暖永不消褪
斗转星移刻骨铭心

七绝·世界卫生日小诗(外二首)
陈 宏(四川)

正气充盈天地内,身心悦逸自然春。
人生岁月尤潇洒,把握安康问道循。
七绝·春韵
品赏朝霞送馥香,百花吐蕊竞芬芳。
春风咏唱传千里,韵味悠悠话海棠。
七绝·又清明
又到清明风著雨,阡畴畛陌绿参差。
游人莫问春多少,月落乌啼总是诗。

印象博鳌(四首)
韦诗赋(海南)

——图为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中新社发 刘国兴 2024年2月摄
闻到万泉故事多,观音龙女斗鳌歌。
二河一水斜阳下,归棹渔家荡碧波。
风筝吟
清奇黄竹巧工连,片纸糊成雪白颜。
奋翮冲霄增日彩,摇头摆尾逐风旅。
生机一线危言测,失势迟回血泪斑。
牛背童笙与汝叹,枉怜骨肉遍荒山。
江城子·清明节忆慈严
先人长逝甚心伤,不思量,又思量。远眺绿青青、夕照斜阳。野鹤悲声蒙雨暮,焚冥纸,视端详。
追思严父拉家常,坐身旁,沐恩光。明晓岂能绞断子孙肠,惟有清明时节到,丘坟地,奠琼浆。
望海潮·游东坡书院怀苏翁
儋崖浓绿,文园亭榭,东坡书院名驰。幽雅义彰,骚人景显,坡翁荷藕瑰奇。庑下座东西。载酒堂风韵,古井斜晖。诗韵盈饶,寻佳境饱览青漪。
共呜坡老书诗。汝奇才可数,雄略遭围。平素百忧,前程险阻,常谈善策邪非,政界不逢时。赍平新功业,惠及群黎。旷世诗文巨子,豪气永名垂。


春在农家
薛金凯(陕西)
塬上春光好,小麦青绿早。
母羊产羊犊,不愁没青草。
桃杏花兢艳,鸟鸣不知倦!
天蓝白云淡,雁去又回燕。

夜 雨
王海宁(安徽)

夜,深夜。
熟睡中被滴滴嗒嗒声敲醒。迷迷糊糊睁开眼,下雨了,是夜雨落在阳光房玻璃顶的滴嗒声扰我清梦。
都说夜雨助人入眠,可我在夜雨声中睡意全无。思绪透过丝丝夜雨,飘向那无边无尽的黑夜。
夜雨充满神秘的诱惑,給人遐想,给人灵感,是文人墨客的最爱。我读书少,记不了多少描写夜雨的经典词句,可也知道:“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也能想起:“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好像还在哪看过有人这么说夜雨:想要倾听雨声,想要寻找记忆中的记忆,想要倾听雨声,想要拨开记忆中的一层尘埃。
昏暗的夜灯微光布满卧室,我静静的躺着,让尘封的记忆浮起。
我不喜欢下雨,更不喜欢夜雨。夜雨曾让我处于无穷恐惧中。
八十年代初,我去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拍摄电视记录片。我们一行三人,加上九华山管理局一位配合拍片的宣传干部陈干事,四人每天奔波在各个寺庙之间。那时电视刚展露风彩,还是很稀罕的。我们每次拍完,都要用5吋的彩色监视器回放检查录像效果。此时最热闹,年轻的和尚尼姑放下出家人的矜持,围挤在我们身后,眼也不眨的盯着5吋彩色屏幕里的图像。不时响起阵阵惊叹声和快乐的笑声,给庄严的寺庙殿堂增添了一点尘世活力。
拍完九华街庙宇,我们进山去拍九华山景风光。山峦起伏叠嶂,满目苍松翠柏。镜头里的秀丽美景让我们激动惊喜,不断寻找更美的场景,更美的角度,要让我们的记录片大放异彩。在一间小庙解决晚餐后,决定再取景夜色九华后收工。
我们在九华山里越走越远,当录像机电池耗尽准备返程时才惊恐发现,天巳黑,而我们不知不觉中已进山太深,居然找不到来路,我们迷路了。
陈干事并非山村居民,他也找不到路。我们四人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随着夜幕越来越沉,每人心中都无比惊慌。到午夜,我们已在山里转了几个小时,高一脚低一脚,又累又饿又渴。更糟糕的是飘起了丝丝小雨。此时哪有半毫欣赏夜雨的浪漫,只盼早点出山。
走着走着,发现脚下不对劲了。不是土地也不是山石,感觉是踩在树枝上。陈干事用颤抖的声音问我们辅助拍摄的照明灯还有没有电。录像师开机见还有点电,于是一开灯,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我们竟窜到悬崖上树枝缠绕的山路,往右一点便是悬崖边缘,强烈的灯光下黑黝黝深不见底,仿佛张开大口的巨兽要把我们吞噬。这山路大约是当地山民所开,作为进山通道,寻常人哪敢行走。看罢,直让人头皮发麻。四十多岁的陈干事毕竟在管理局工作多年,深知前行危险,坚决要求原地不动等待天明。
夜雨依旧,山风凛冽。我们携带的日立小型摄像机和索尼背包录像机,当时在台里还是很贵重的设备。为防淋雨,我脱下外套裹住机器。录像师也脱下衣服包住录像机。我们顶着细雨,靠山壁蹲下,无一人吭声。想到脚下是悬崖绝壁,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身上愈湿愈冷,心中恐慌不巳 。埋怨都找不到对象,后悔万分。
战战兢兢中又煎熬了几个小时,夜雨已停,遥望天边泛白,渐渐能看清脚下山路。此刻哪顾上身疲腿麻,连滚带爬退出这险峻山路。跌跌撞撞中又是两个小时,终于在树稍上看到露出的寺庙屋檐,这才把心放回肚里。
深山夜雨留给我的是恐惧,是埋在心底的恐惧。每次回想夜雨中悬崖上的等待都不寒而栗。
世间经历总是那样矛盾。记忆中另一场夜雨却又给我留下甜蜜的回忆。
也是拍片,也是拍山。
那年,省电视台拍摄《歌声中的黄山》电视记录片。我担任记录片摄影师。
省市文艺团体二男三女五位演员配合拍片。我们这个小型剧组奔赴黄山,拍摄大本营驻扎在黄山宾馆。
是我第一次来黄山。一下车便被美不胜收的黄山风景深深吸引。奇松怪石,瀑布云海直叫人如醉如痴。山峦起伏重叠,翻滚的白云中露出挺拔的险峰让人荡气回肠。打开摄像机,取景框里,黄山处处是景,黄山无处不入画。
在这拍音乐风光记录片,纯粹是唯美享受。小型专业磁带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颂美黄山歌曲,演员随着美妙的音乐放声高歌。两位女舞蹈演员翩翩起舞,水袖轻摆,彩带飞扬,九天仙女般的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是日,黄山方面告知,傍晚会有雾雨,适合我们拍组歌之一《细雨濛濛》。
我们早早来到山顶,架好摄像机。演唱《细雨濛濛》的歌手也换好服装准备就绪。
雾雨如期而至。不知不觉中,丝丝细雨,淡淡云烟让一切都融入朦胧之中。歌声响起“雨濛濛,洒满天,又象雾,又象烟,……树儿隐,山儿掩,七十二峰看不见……啊,遮住你那美丽的脸……”
近景,女歌手的脸上一片深情。中景,女歌手的面容已渐模糊。远景,雨雾中的山峰,峭壁上的苍松,蜿蜒向上的云梯,歌手身上亮眼的红披肩,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丹青。
太美了!歌声应景,画面如诗,所有人深深沉醉其中。
拍摄完时天色已暗。收拾好设备,下山返回基地。此时雨大了些,雾浓了些。两个舞蹈演员不知疲倦的在下山台阶上连蹦带跳。我怕下雨路滑,小心慢行,渐渐落在尾后。女歌手佇立片刻与我并肩前行。望着身边美丽的歌手,我关心的提醒:“穿好雨衣,别淋湿了”。她抿嘴一笑:“这点小雨,没事。”近在咫尺的歌手眼里闪着喜悦。我知道她还沉浸在刚才的演唱中,于是陪她边走边聊。
雨渐渐停了。我们也像老朋友般越聊越开心。走到山脚,离宾馆不远时,她停下脚步,静静的望着我,幽幽地说:“我现在不想回去,我想看黄山的月亮”,虽知天色已晚,还是神差鬼使的答允:“好,我陪你去。”
找到一块平整的岩石,我们挨着坐下,两人都笑了,本是阴天,哪看见什么月亮。天空灰蒙蒙一片漆黑,全不见月光繁星。远远看见宾馆房间的灯光,似乎在善意的调侃。我们丢掉矜持,放开拘束,漫无天际的聊着,时光在欢声笑语中流逝。此刻又下起丝丝小雨,慢慢的在她发稍形成水滴,顺着一头长发淌下。夜雨下,聊着聊着渐渐无声无语。静默中越靠越近,-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思随着雨丝飘浮。夜雨下的浪漫尤如绽开的花朶,夜雨让两颗陌生的心灵碰撞……
我静静的躺着,耳边是淅淅沥沥的夜雨声,脑海是昔日黄山夜雨的情景记忆。
我想,夜雨会洗绿青草,夜雨会冲净柳条,也会冲刷我停在楼下爱车的灰尘。夜雨还能洗涤心灵,拨开记忆中的尘埃。黄山夜雨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夜雨中的邂逅,无需刻意去追求完美。人生历程中能有这段温馨的记忆足以慰藉遗憾。
夜雨如禅,似得道高僧在谆谆教诲:人生并不总是晴天。我们要学会在夜雨中回忆昨天,品尝今天,憧憬明天。
夜雨如师,让我们在人生的教堂上得以启迪。人生坦途崎岖伴随,我们要学会在坦途时审视,在挫折中前行。
夜雨如歌,让我们对看喜乐悲哀高吼一曲。让笑声冲破夜雨的屏障,让泪水溶入夜雨在脸上流淌。
夜雨的感悟让心境愈发趋于平静,静的象一泓无波无澜,荣辱不惊,悲喜不乱的深潭清泉水。夜雨中感受生命的美丽和生命的价值。让我们去珍惜生活,去珍惜亲人,去珍惜朋友。如今,贤妻相伴,痴儿孝顺,孙女可爱,以往的一切恩怨情仇大可轻轻放下,在平静祥和中默默走完人生旅途。
夜雨,让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写滥。可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眼里的夜雨带给我恐惧,带给我欢愉。夜雨中刻骨铭心的感受让我豁然开朗。夜雨中憾人心魄的顿悟让我日愈成熟。
夜雨总是那样神秘,夜雨总是那样难以捉摸。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一探究竟。
我静静的躺着,窗外夜雨滴嗒声依旧。我觉得我已放下,别去管他天明后是大雨滂沱还是艳阳高照,总归又是新的一天……

诗 意 中 国


来源:新华社
《作家旬刊》编辑部
中国·城市狮龙文化传媒 主 办
合作伙伴:诗经故里文化传媒
《中华诗经阁》、冰心文化传媒
主 编
陈 宏
主要栏目
小说故事
格律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投稿邮箱
zuojbjb@163.com
一本致力于推广优秀作家作品的刊物
一个为作家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著名书法家、唐诗研究院高级顾问
作家王忆唐题写刊名
教育部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当代诗联名家李景宁为本刊题写楹联
——文炳千秋欣创刊;梅香万里喜怡心。
本刊顾问由封面人物、领航人物
专家学者、编辑记者
律师及嘉宾组成

征稿通知
《作家旬刊·原创版》长期征集小说、故事、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字数在5000字以内。投稿时请附作者生活照一张和200字内作者简介发送到邮箱:zuojbjb@163.com。来稿超过10个工作日未见采用,可另投它处。
稿酬标准
作品发表12小时内,自然点赞数在20以上的,稿费20元;点赞数在50以上的,稿费50元;点赞数在100以上的,稿费100元。作品发表后,请作者主动加官方微信,以便领取稿费;作品发表12小时后不领取稿费,视为支持平台建设,不再第二次发放。
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如果读者发现刊物中的错误,请致信本刊,我们将给予适当的奖励以示感谢。
签约作家
担任《作家旬刊》签约作家,须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和作品积累,并渴望提升空间的诗人和作家,详情请联系微信:china69888办理。首届签约作家证书为釉黑色烫金荣誉证书。

《作家旬刊》接受各地企业、各界人士赞助,赞助名单长期公布在“特别鸣谢”栏目。同时,欢迎业务合作,共谋发展,有意者添加官方微信:china69888(备注“赞助”)。

☞ 请点击下方“收藏”键收藏本刊
☞ 请点击下方“分享”键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