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文辉
到了极致
没有了蚊虫
也不会有野狗的足印
令人心慌的那份冰清
是那无法底达的心境
是那无法触摸的钢水
是那填写不上的巨额支票
还有深山掉落的那根松针
未曾到过的那座山
文/李文辉
雾后面的那座山
似曾梦里已到过
树想思成了一身青苔
落叶已铺成厚厚的床垫
岩洞里有天然的石凳
有点蜡烛的平台
那座迷雾深锁的山
流水映出脑海遥远的记忆
和风细雨演示人类爱的奇迹
各色的菌子开成了孩子们过家家的碗碟
老桩上的新芽是爷爷满脸沧桑的笑意
林中的鸟啼声挂在万丈的悬崖
未曾到过的那座山
风生水起、枯叶飘落
阳光普照
却不问树荫潮湿
月光蒙蒙
给了诗情
就不问画意
那座似曾到过的山
静秘,充满活力
似梦、又似海
漏雨
文/李文辉
童年
突然下暴雨
同伴家干撒的瓦
下倒豪雨
他很着急
担心雨淋湿被子
又害怕雨把仅有的米打湿
我和他赶紧用盆,用罐接雨
一杆烟时间
整个泥屋积了一层水
不多的物件几乎都被打湿
多年后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他开发了一条街
他的别墅又大又阔气
只有我俩静坐时
他总提起那场雨
那一夜他全家
在火塘边听他爷爷讲了一晚的故事
打湿的床被已无法入睡
火塘烤上了红薯和洋芋
那一夜
是那么无奈
又那么美滋滋
集体往事
(那段岁月令许多人回忆,也在渐渐的消逝)
文/李文辉
日子
如日历
翻过了
就是沉睡的往事
大集体,生产队
如二级路下的泥土
已翻不出一个个鞋印,足迹
生产队的牛羊
队房,工分本,帐本,大秤
石磙子,水磨,犁耙,黑乌乌的老算盘
会上常用来打人的技条,高帽子
还有粘在墙上,厕所的老报纸
全身披绿的邮递员
上级派来的工作队
县城国营食堂的五分汤
供销社售货员神气十足的光鲜
货柜上洋火,洋咸,锄头,锤子
修水库,修公路
交公粮
这是那一辈农民的生活
也是他们抹不去的记忆
伴着这一切的还有那美好的少年,青年时光
那时有着贫乏但真诚,友爱的人际关系
也少不了,害虫,硕鼠的残蚀
播种,除草,收割,分配
拧成了绳结的日子
没有电的农村
火塘,油灯,月光
是夜晚最浪漫的情趣
巷道成群的土狗
夜晚会叫通一个村子
哭嫁的漂亮新娘哭诉得从少女时学起
那时小学生破旧的帆布包
不是少本
就少铅笔
可文化不高的老师
那么认真
那么无私
那岁月
河流天然,干净
思想总走不出丫口
那不咸不淡的日子
如灯花,开过
又如一把把筛子
筛下的就下去
在筛里的也会倒出去
凭一丝丝记忆
我切一片放进诗行的酒坛
藏进岁月的泥土
也许会酿成美酒
也许会升华为琼浆玉液
作者:李文辉(崖泉6812),汉族,现代诗人,云南人。作品淳朴、深厚、有磁性、有穿透力。作品发表在多种刊物、得到许多媒体的推送,也深受读者的喜爱。作者从小酷爱读书,往往沉浸在古诗词的美妙境界中,也读了大量的外国现代诗,吸取了古今中外诗歌、诗词的丰富营养,又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还对文字特别敏感,甚至能感觉到文字的心跳,所以写出的诗歌作品自然、灵动。2023年获得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中国邮品研发组委会、中国集邮宣传中心网颁发的荣誉证书,优秀现代诗歌制成了《荣耀中国》限量珍藏邮册,邮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每套邮册收藏价是2880元,每套内部优惠价是500元,有需要收藏的诗友、爱好收藏的朋友,请与李文辉联系:1591221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