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呼啦圈》
作者:闵旭峰
朗诵:大梅

过了六十岁,睡眠质量有了问题,常常躺在床上睡不着,夜漫漫,愁且长……
一觉睡醒,夜半钟声,有时零点,有时两点,最迟四点,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蜗居在床,不能有声响,不能有灯光……只能坐起翻看手机,转转微信呼啦圈。
自从去年,关注了“网迷部落”公众号,圈子加了一圈又一圈。每日转圈,志在必得。徜徉高邮“大运河”,畅游兴化“串场河”,闲逛家乡“卢沟河”,流连龙虬“澄子河”,轻渡临泽“菱川河”……从“汪迷部落”到“网迷之家”拜访“今日作家”,“点击文化在线”;从盂城“东大街”走到扬州“东关街”,再到泰州“坡子街”;“古镇临泽”风土人情,“红色周山”绿色亮点;登“文游台”,驻“盂城驿”,访“高邮州署”……“一段风雨墙,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转圈是一种打发,一种消闲,一种享受……
转圈可以吃,可以喝,可以玩,可以乐……
有美食。早上,我可以到东大街,买黄烧饼、油条、麻油馓子……泡浆汤,可以到北门大街享受“皮包水”,到陈小五馄饨店品尝“馄饨面”,与周荣池先生做一比较……晚上,我可以买王二的蒲包肉、猪头脸子,外加二两花生米,几片五香干子,喝二两“高邮粮食白”。我可以去真州到阚立青先生的城中小菜园,采摘几颗新鲜柔嫩的小青菜,做一道自制的青菜下面条;我可以随孙宜峰先生去一趟老周巷,拜会老镇上“豆腐奶奶”,来一碗周巷“汪豆腐”;我可以上祺菜馆,烧一道“慈姑红烧肉”,煮一碗界首陈西楼干丝……

有美酒。和逸翼先生在翟河老屋论酒。酒似知己,似友人,似爱人,似情人,似仙人……自杜康酿酒,酒占据人之灵魂,才子佳人与酒结缘。曹孟德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慨叹,诗仙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仙态,唐寅有“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洒脱,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愁思,秦观有“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的怜悯……高度酒,性烈,刚烈女子;低度酒,性温,羞涩女子。酒品如人品。大大咧咧之人,喝酒痛快,不藏着掖着;精于算计之人,喝酒忸怩,费了口舌也不见几口下肚。豪爽之人喝酒,杯起酒空;内敛的人,慢饮细酌。忧愁之人,“举杯消愁愁更愁”;缜密之人,则浅尝辄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已蕴藏在人们的灵魂中,人酒合一了。偶与朋友,三杯两盏,迎驾、国缘,觉缘缘绵长……

有美景。我独自越过二桥,临湖远眺,将湖光山色的美景尽收眼底。高邮湖,我家乡的湖。风光绮丽,晨光暮色,美轮美奂,诗情画意;她水面宽广、物产丰富、生态优美、风光秀丽、西湖夕照,渔舟唱晚,珠湖雪浪,邗沟烟柳,成全了秦邮八景。她犹如一位多情的少女,婀娜多姿、楚楚动人、雍容华贵、落落大方……我也可约袁正华先生去兴化串场河畔,看一看,扁豆花紫藤萝花,哪个鲜艳?我亦去五里南荡,和陈石奇老师同孩子们一道赏芦花,听少儿诗诵读;我也随史德元先生,参观董潭古村落,拍水乡美景,听红色革命故事……

有美事。转圈转到天津,能去梅园之音聆听梅兰菊竹四姐妹声情并茂的诵读,能去东乡南苑寻访,领略中华中医之微妙;去兴化西门,观赏中医之后李爱明绘画赋诗;去秦少游故里,读秦少游藏书馆图书;去护国龙王寺庙烧三柱香,祈求高邮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去东大街享德利钟表店,看华哥传承中华传统之技艺;去扬州扬子江种业实验田,和文友一道采风;去周山联合老马饮塘(蛮野荡),和赵旭东先生一起打棕箬去吴堡老集市上呦喝……
生命不息,转圈不止。悠哉悠哉,乐趣无穷。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