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实文学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作家诗人/ 孟永怀

上世纪50、60年代,仁寿县林木遭到严重破坏,人们见到的大都是荒山荒坡,森林覆盖率仅为4.7%,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9.3%。

1989年5月,县委、县政府贯彻《四川省绿化条例》,作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林业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实行一年一次运动战,为“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仁寿”而奋斗,并与长江防护林工程结合起来,按照“先改造荒山,后改造灌木林”方案,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的“长防林工程指挥部,实行“统一规划、封山育林、林权不变、专人管理、报酬分摊”管理,并决定,到1991年,每年3个月集中力量植树造林,争取在3年内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这是仁寿百万人民继修建黑龙滩水库之后所作出的又一件撼天动地的大事。在秋季造林会战中,县委、县政府抽调166名干部组成造林绿化工作团,下乡指导造林工作,各区乡镇派出近万名干部下乡抓造林工作。并严格纪律,要求所有到农村参加造林工作的干部不抽“招待烟”,不喝“招待酒”,不吃“招待饭。”下派干部用五十年代的作风、六十年代的干劲,九十年代的科学方法,参加植树造林大会战。县上集中人力、时间和财力在城区附近的骑龙坳打凼栽树,搞大会战,树立典型。三、四月间,县级领导、机关干部职工两三百人自带工具,吃大锅饭,利用周五等时间奋战一个月,打出上万个树凼。县级各单位到各自联系乡镇,规定时间任务,把植树造林摆在重要位置。县委书记尹志君带着粗碗,和部伤下属走遍二峨山、荣威山,和乡镇村干部一起植树造林,同吃同劳动,磨破了鞋也无怨言。在龙正当分团长的县委副书拉肚子,吃药打针输液,第二天开全区社长以上干部参加的动员会前,拔掉输液管就到会上作动员,要求所有干部按照县上规定,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他亲自动员,亲历亲为,走到哪里,把“大办林业、人人参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口号喊到哪里,落实到哪里,在龙正的每一个乡镇、大山深处、大小公路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影响和带动了全民植树造林。在洪峰大山深处打树凼时,下起了毛毛细雨,看到县、区、乡镇领导带头干,感动了许多人,有很多群众自愿加入,包括腿缺、失明者纷纷上山打凼栽树。当年,全县秋季造林6万亩,四旁植树580万株。至今,龙正的大小山、公路两旁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超过其他乡镇。

为办好仁寿林业,得到了上级的关心支持。1989至1992年间,四川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会副主席曾平江奉命指导仁寿林业发展,重点指导清水区8个乡镇和邻近府君乡的林业工作。他随县、区、乡镇领导,踏遍了龙泉、荣威山脉仁寿段的山山水水,特别是清水区234平方公里的土地布满了他的足迹。时任清水区委书记朱义贵说:“曾平江先生那么大的知识分子,一点架子也没有,和群众很随和,大家信得过,把他当作农民和老师看待。”他和他的同事背着干粮、水壶徒步登山涉水,和植树的群众滚在一起,汗流在一起。渴了,喝自带水,自带水喝没有了,就府下身去捧沟里的清泉解解渴;饿了,就肯自带的冷冰冰的馒头或饼干,或掏钱向附近农民买饭或面包,乃至买包谷棒架着柴火烧熟了吃,或买生红薯啃;困了,就躺在山坡上凉棚里打个盹,或在放假的学校里,将课作拼起来睡一会儿。不管是严冬,还是盛夏,他都在山上、在群众中。当群众知道他是来仁寿指导林业工作的专家后,都围上去向他讨教问长问短,还捧上香喷可口的饭菜招待他。他总是耐心地向群众传授树木种植培养技术,吃了群众的饭菜,他总是要掏钱付费或回赠礼物。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廉政建设的实效。

仁寿有很多粗砂红石骨,栽的树,种的草,大水一来便冲个精光。怎样固土保水、种草、植树,是索饶在曾平江脑海里的一件大事。他拜访群众,与同事商量,反复琢磨,碾转难眠。经过调研,终于找到了在红石骨上扎根的马桑和杨槐树可固土的办法。他用这办法指导干部群众顺山开梯,按“品”字形植播,终于在团结乡小峰子岭成功,在全县推广。

曾平江是广安人。1993年,他再次当选为省政协副主席后,几次到仁寿了解林业情况,将仁寿视为第二故乡,把他母亲的骨灰也葬在傍依黑龙滩水库的省林业示范场的青龙嘴。时任县委书记的尹志君、县长吴子明和已离任到雅安任地委书记的杨水源都称赞说:“仁寿消灭荒山,绿满仁寿,曾平江先生是立了大功的。”至当年,全年完成成片造林26.5万亩,零星植树5000余万株。基本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消灭荒山”目标,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林业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1996年,全县建立经济林基地5个、150亩。在文宫区二峨山段的5个村、35个社搞林业开发样板,种植枇杷、优质桃等经济林190公顷。在汪洋林场植湿地松81公顷。1999年,政府把长防林后期工程作为兴县富民工程,加快发展经济林。在光相、古建、金凤搞样板,造椪娜水果林45.8公顷,带动全县经济林样板乡20个,种植优质水果304公顷。组织112万人次义务植树302万株,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造枇杷、金花梨、桃、李等经济林320公顷。到2002年,全县森林复盖率由1982年的4.7%增至20.8%,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抵御自然灾害之功能逐渐显现。

正是有许评多多老前辈们用心血和汗水战天斗地,改变不毛之地,浇灌出陵州大地的青山綠水,让春天的梨花、桃花、樱花、枇杷花等开满神州大地,成为特色产业。文宫“中国枇杷之乡”、曹家梨、新店的“青见”、曲江曲水流香的樱花、中岗的桃花、吊庆村樱桃等响誉全川、全国。到2020年,仁寿县森林复盖率达39%,林木蓄积达310万立方米。到2023年,全县先后建成和打造出黑龙滩森林公园、黑龙滩风景名胜区(AAAA)、黑龙滩国家级湿地公园(AAAA)、仁寿城市湿地公园(AAAA)和天仁公园、飞泉山公园、中央水体公园、包家河湿地公园、响水六坊、五龙山公园、天府茶灵谷等14个公园,2020年荣登“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榜首。

【作者简介】
孟永怀,笔名“劲超”、“孺子牛”,四川省仁寿县人,生于1949年,1970年入伍,1972年入党,在黑龙江省边防部队中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队指导员、机关干事。1986年转业回仁寿县城,先后在县外贸公司、县广电局、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任干部。2004年被县政府聘为续修《仁寿县志》(1986—2002年)副主编。2009年退休。著作有《劲超作品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