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评诗】第6期
执行主编:高建明
编 审:王娥嫚
本期点评嘉宾
赵玉华 、张金英、王十二、 王 靖、彭诗云、王聪颖、王惠维、 陈自如、王跃东、王伟、孙继革、八重樱花

浅谈学习郭培友《格律诗不避重字的八种情况》心得体会
赵玉华(辽宁)
今天品读郭培友《格律诗不避重字的八种情况》,我受益匪浅,由衷点赞。
郭老师又给广大的诗词爱好者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诗词讲座课。多少年来有些所谓的诗词老学究关于诗中重字都认为是病。尤其是目前有些平台诗刊编辑审稿时,不看诗的意境如何,只要诗中有重字就被认为是诗病。 让众多诗者感到困惑,同时更感到无奈。去年有个平台向我约稿:我投了一首《七绝.清明.祭母亲》
纸灰旋转我撕心,跪在坟前欲断魂。
世上无娘春不暖,万千心事对风吟。
投稿后被告知“心”字重复了,需要修改后可用。面对如此编审我无语了。
郭老师呕心沥血为弘扬国粹高屋建瓴,以诗词事业为己任,潜心研究为诗词创作引领方向。
郭老师匠心独具,从前人的创作实践中列举名家、名篇、名句来阐明格律诗不避重字的八种情况,条理分明,说理通透。为诗作者解惑答疑,实实在在是雪中送炭。
我坚信真正让大众喜欢的作品一定是意境美。文字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好的诗作与技巧无关。为求意境美该重复的字不要回避。
有幸读到此文的诗词爱好者一定会茅塞顿开。一定会对未来诗词创作大有裨益。
郭老师这篇文章如同给旱地下了场及时雨,正本清源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学习转发!
七律·暮过小学
李俊儒
空坪小室忆前游,墙外车声过不休。
乱绪忽携风雨至,昏灯静阅岁华流。
十年人对千秋树,老巷群成烂尾楼。
摊贩报亭皆故事,一时无地足消忧。
张金英点评:作者暮过小学,不禁触景生情,然并没有完全停留在记忆中的校园生活,而是善以景语含蓄地表现小学校园的变化。颔联虚实相生,上联以实写虚,通过风雨突出乱绪;下联以虚衬实,抓住灯光流泻与岁月流逝的相似度,表现读书的时光流逝在岁月里。颈联以“三一三”句式道出人事的变化,引人感慨。一方面是学生的成长,一方面是周遭事物的衰落,两相对比,不甚唏嘘。看那摊贩报亭尽是曾经的故事,竟“一时无地足消忧”矣,内心惶惶而不知所以也。全诗重在表现自我对此地变化的认知与感慨,语式错落,字里含情。
古风•自白歌(通韵)
张华兴(山西)
老来回首感慨多,六十人生一首歌。
文章情怀风雨路,平昔得失有几何。
一院几户大家族,老槐树下住老屋。
辘轳井里甘涩水,酸菜土豆难裹腹。
犹记读书破庙中,开门办学小英雄。
粗布生涯田园曲,腹少诗书心似红。
欣逢十月秋风劲,社办高中名争盛。
转学县中高考拼,跳出农门自改命。
一入长治眼顿新,东华门里焕新春。
二年会校好交账,青涩年华更精神。
工作分配到师专,酸甜苦辣二十年。
大学濡染青春度,读书记帐又管钱。
蓝缕筚路创基业,论文频奖会群贤。
不是老师师名在,共与大师乱比肩。
一朝公选去从政,重打锣鼓得新令。
当官多为民生歌,如牛躬耕更有劲。
太行山水万象收,古黎十载写春秋。
黄崖洞上风云烈,群峰环翠说乐忧。
辛卯奉调赴襄垣,三农牵心谏良言。
重教兴医苦心呕,漳河滔滔自得源。
换届丙申至政协,喜在老枝发新叶。
城区二载潞州归,建言献策薪火接。
愈老生活愈情热,五味杂陈自家说。
眼中有美心有歌,诗意画色翻朴拙。
君不见不尽山水雄笔裁,诗情万丈入我怀。
老虎沟畔春色醉,乡愁依依说古槐。
羊头岭,猪头山。漳河水,壶口关。
为君歌一曲,多少风情自休闲。
道是花甲添新色,借取春风好养德。
可怜诗情天地遥,直在心头说平仄。
不以物喜心自宽,不以己悲人自得。
老来淡泊情悠悠,万里江山画里识。
王十二点评:此篇古风以七言句为主,押当代韵,四句一换。整体气韵流动,下笔不俗,把诗人的人生、襟怀、器识、抱负和感慨融为一体,内容翔实,议论生动。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名句,个别字词亦未避熟,若精简一番,更进一步。
七律•春节寄怀
李家伟(黑龙江)
雪夜霜天月未登,苍穹四野冷风承。
楼台影曳千层雾,灯火光摇百丈冰。
诗读不知人北去,窗开已是日东升。
问君谁解桑榆晚,了却蹉跎情倍增。
王靖点评:首二联写景,为后文的抒情做好铺陈。雪夜霜天、冷风、楼台雾锁,这些景致都与春节的热闹氛围格格不入,但却是为通宵读书设下的伏笔,从而引出读者的疑问?第七句似答非答,也许是春节子女未归,或是其他原因吧?留给读者去思考。不足的地方,就是尾联的后半句没有收好。
古风·雪拥梅(通韵)
周俊英(北京)
相思一夜迎,白雪抱梅疼。
嫩草百花蹦,争先报芳名。
彭诗云点评:梅雪相恋,古已有之,自不出奇。然白雪抱梅疼,出语尖新,写出了相思之苦,拥抱之烈。可惜转结两句却与梅雪无关,离题而去了。
五绝•看直播航天员回家
李春兰
泪眼注舱门,归来三个神。
中华好儿女,真是摘星人。
王聪颖点评:"泪眼"二字见用情之深,"神"字见赞誉之切。得此铺垫,则转结十字当脱口而出,不吐不快。在同类题材中,允为佳构。
七绝•乡愁
裴龙兵(江苏)
夜间灯火尽辉煌,吾伫楼台眺远方。
身在天涯节留守,乡愁碾出泪行行。
王惠维点评:本篇好在尾句的“碾”字。首句“夜间”多余,辉煌灯火自然是夜间,不如定位于“小城灯火”。转句亦欠锤炼,与前后意重。尾句有“乡愁”,次句有“眺远方”,转句基本就是废笔,不如用一物象或比喻句,来关联尾句的“碾”字,达到水到渠成,融合一体的成效。
七绝·菜农(通韵)
张萍
未闻鸡叫便难眠,风雨阴晴总坦然。
挑菜来城无怨累,只愁汗水不值钱。
陈自如点评:这首通韵七绝《菜农》着笔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关注劳动生活,写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农民是全国所有人的衣食父母,为农民鼓与呼才是真正的正能量作品。在用字用词上,该诗也很讲究,“风雨阴晴总坦然”体现菜农的洒脱,“只愁汗水不值线”针贬了某些人不爱三农、不重农耕、不珍惜劳动汗水的时弊,可谓字字力透纸背。该诗极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新正观辽西野山冰瀑
王聪颖
睡到春初尚未醒,飞流不忍两山青。
坚冰至此悬成瀑,已借东风按暂停。
王跃东点评:好诗都不缺好的切入点和提升度,能抓住一点升华,就能事半功倍。这首诗用“尚未”“不忍”“至此”“已借”四个词把形象衔接到位,又用一个“按”字点睛,可谓所思的深刻,所写的飘逸。
忆 戍 边
丛滋虎
从来塞北起沙频,入夏时迟方度春。
千里长风吹不倦,似刀刮老戍边人。
王伟评:尾句大妙,亦赖三句之铺垫到位。二句还可再打磨推敲。
孙继革评:前三句都在积蓄力量为结句铺垫,而结句果然出彩,一个“刮”字竟如此生动,不仅“老戍边人”的形象如在眼前,而且如何成为“老戍边人”更令人回味。
五律•秋冬之交
贾成龙
凄声鸿雁去,浥露冷寒留。
桂馥迎风笑,荷残映日羞。
红枫山上舞,锦鲤水中游。
柳瘦芦飞雪,霜浓菊绽秋。
八重樱花点评:【踏雪寻梅冬入韵】中的五律•秋冬之交描写的出乎人们意料,那么五彩缤纷!笑、羞用的得体;舞、游用的动态;柳瘦、霜浓用的如定海神针。用心之作,值得欣赏。
鹧鸪天•卧龙湖冬景
(晏几道体 新韵十一庚)
王树峰(辽宁)
瑞雪飞扬塞北冬,卧龙湖面亮晶莹。雄尊高户如明月,凌架康桥似彩虹。
观捞捕,赏溜冰。秧歌炫舞更怡情。辽锅盛煮鲜汤美,醉饮锶泉福气浓。
注:高户,古时称门为户。卧龙湖景区雄伟高矗的月状大门。
康桥,桥头嵌有两条龙,成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形似彩带飞虹。
大辽第一锅是经典传承。喝其煮鲜鱼汤,尽享其乐。锶泉酒更以富含独特的微量金属元素锶而享誉省内外。
八重樱花点评:作者冬韵芬芳韵诗情中的鹧鸪天•卧龙湖冬景中的接续词塞、亮、如、似充分地把雪、湖、户、桥紧密连接在一起,下阕井继续用观、赏看到了最美风景!韵一气呵成!带有画面感—东北风!对一个南方读者来讲,看了这首诗即刻想奔往现场看大辽第一锅,看秧歌究竟的冲动…现代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