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义麻溪呼唤文明新风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万亩泥鳅畈,幸福“稻”麻溪,平安洄龙塔,忠义传古今。
在江西东乡区东南方向,有一个叫麻溪村的地方,始发于南宋乾道年间,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里也是明朝著名忠义之士、抗缅英雄陈信将军的故里。“不管信不信,麻溪出陈信”这一民谚在当地方圆数十里,都是妇儒老少皆知的事。近年来,麻溪村以古人之精神,开时代之生面,各方协同,结合“忠义麻溪”整体定位,奋力绘就现代化新麻溪的文明画卷。

与此同时,该村还通过“忠义评议会”评选“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正确引导村民,积极弘扬忠义传承,大树文明新风,勇做新时代的文明人。2022年麻溪村罗井组村民周秀梅,因事迹感人有特点,荣登“抚州市最美家庭”光荣榜。
麻溪村人多地广,种粮大户较多,他们种植的香稻品质高,稻、鳅、蛙种养模式运行得当。走进麻溪村,稻田成片相连,与蔚蓝天空交相辉映,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时节,但见成片的翠绿秧苗,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远处,稻鳅蛙种养基地,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快的蛙鸣声,好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景,印在了麻溪乡村振兴的大图景上。

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麻溪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农家书屋等文明阵地,先后组织“学党史”
文艺汇演,“抵制高价彩礼”移风易俗小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传等活动。“忠义”二字在新时代呈现出“对党忠诚,对民有义”的深厚寓意。
在文明乡村、振兴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一个新时代的“忠义麻溪”正呼之欲出。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