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赶木城
文/杨乐生
夹江古镇木城,遍布笔者足迹。在这里,采访过年迈的地下党员;在这里,报道过抗洪英雄刘佳;在这里,同派出所干警共同抗疫;在这里,为村民搞过戒毒宣传演出。照理说,对木城的虽有亲切感,但没有事去彼赶场,应该兴趣不大。
头几天,好友张兄邀约驱车去木城买华头豆腐干,殊不知又找到了新感觉。
可能是为了代理商利益,木城零售豆腐干价同华头一样。所以我们肯定舍远求近。
同多数乡镇一样,镇上公厕难寻。停车后虽内急难忍,但难不住我等经验丰富的耍公爷,直奔卫生院解决问题。时过中午,同县市医院不尽相当,卫生院不但药房、急诊室木有关门,各科诊断室仍开门方便患者。这样可为远道患者节省等候时间,值得县市医院学习。
下街场头那座旧庙仍然冷清,常见那位僧人在慢条慢条斯理地清扫落叶。派出所旧址铁将军把门,闲置的几大间空屋排不上用场。
街上一出租房用粉笔在门板上打出广告。顺便问了下傍边老妪,月租竟不过百,可谓真正的廉租房。
很不巧,张兄想拍照的那间有天井的老屋,主人今天外出。胡乱拍了些老窗棂、旧挑檐,打道饭馆。
饥肠辘辘,点了回锅肉、豆花、旺子,战斗打响。小乡镇的小菜总是那么可口,拿张兄的话来讲,超过了所有婚宴寿宴水平。说实话,如果不是国人顾面子讲排场的陋习作祟,高级酒店大多数会门可罗雀。
这次在木城还开了一次眼见。快放筷子时,见邻桌有一菜从未见过。一打听,曰“瓢儿菜烩葫豆”。以为是创新品种,邻桌小伙子说,“不得捏(不是的),祖祖辈辈纠住儿(就这样)吃!”想尝尝新,可菜足饭饱,只待下次。小伙子热情,见我们孤陋寡闻,说,“老辈子,如果不嫌弃,赶点及尝哈。干净呢!”
回乐后谈及此菜,乐山人均摆头说没听说过。
202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