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 桥 头
文/王昌宁
南桥头,是一个地名。源于上世纪公元1997年12月20日,重庆江津第一座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之后,人们习惯地将大桥南端一定地域叫南桥头。
上世纪初,我刚来江津,受市分管领导之托,带领单位的同志,在滨江路的0公里处,即南桥头,举行了全市森林防火民兵突击队的成立仪式。那时,滨江路基本建成,南桥头四周空旷,宽大的滨江路由西向东,两旁的树木碗口粗,还比较稀疏,江边的岸柳正茁壮成长,每天行人稀少。我们几十人在组织“突击队”成立仪式时,几乎没有围观的群众。

转眼,我来江津已20多年的时间,住家也由南安门搬来西门农贸市场附近快10年了。这里,下楼几步路就可到长江边,离南桥头不远,我每天清晨,都会到南桥头逛逛、走走、看看。殊不知,南桥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经过修建完善,两座公园拔地而起。
体育公园基本建成。沿滨江路由东向西,从金桥港湾小区正门旁入口,顺江边进入体育公园。最先看到的是,公园内的三棵有点名气的“三角梅”花树,说它有点名气,是因为每年初夏季节,它都会盛开茂密的花朵,一棵是红色,另两棵是紫色,花期较长,姹紫嫣红,鲜艳夺目,傲立大江边上,引来无数游客。特别是去年,它成了“网红”打卡点,每天游客络绎不绝,有的从重庆等地慕名而来,摆出各种美姿,留下倩影。

离开“三角梅”,顺江边向上走几步,便是一大片露天健身场地,大约有1000多平方米,绿树掩映下,单杠、双杠、高低单杠组合、路径伸腰架、双人漫步机、双人大滑轮、双人摇摆、双人肩关节训练器、健骑机、腿部按摩器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训练器安放有序。每天从早上到晚上,来这里锻炼的人不少。我每天路过看见,单杠下面聚集了一群人,中老年纪,也有年轻人和小孩,有的打着赤膊,显露发达的胸肌。我驻足观望,是因为我青少年时期热爱单杠,我们那时不像现在,小区内外的公共场所,随处都能见到单杠,锻炼很方便。我读初中时,几百人的学校仅有两幅单杠,放学后,吃了晚饭,我要过一条河,走很远到同学家附近练单杠。年轻时,我身材修长,胸肌、腹肌发达,目前,这把年纪赘肉不多,也许与那时常练单杠有关。真羡慕现在的青少年,国家为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健身条件,如果不好好珍惜、利用,整天只玩手机的话,真是有点对不住国家哟。

离单杠不远处,有一块不大的空地,专供一群中老年人跳舞。老远就能听到舞曲的优美,大多都是一些80年代的经典曲目,中听悦耳。中老年人根据曲目,三步、四步,有的跳双人,有的跳群舞,不快不慢,步步都踩在点子上,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享受舞曲带来的快乐!享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一名熟识的老者,与我打招呼并愉快地说。值得一提的是,这群舞者中,有一位90多岁的老者,我见他每天从东段赶公共汽车来到舞场,既自己带比他年轻很多的女伴翩翩起舞,还为排着轮子新学舞伴当教练。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这群舞者的头目,由于锻炼保养得好,看上去和70多岁的人差不多。

告别舞者,经过一片花卉植物园地,即来到一处军用码头,入口处立有一花岗岩石碑,仿宋体“军事管理区”字样,黑石白字十分醒目。过去,这里是驻军停靠军驳、船只和开展水上军事训练的地方,三天两头就有一队队军人全副武装从这里下到长江,进行武装泅渡训练,成为南桥头的一道风景,蔚为壮观。如今,驻军换防人去港闲。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地方却成了冬泳爱好者的集结地,时常有游泳爱好者从这里下水,有时还会遇见一大群打着旗子,拉着横幅,挎着像机的游泳队伍,声势浩大地在这里举行下水仪式。
军用码头旁边,有一座公园式的小园亭。每天都坐了不少的人在里面聊天。有时,亭内亭外站满了人,且周围停放不少的自行车,这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搞活动,在这里集结,从此处启程。平时,站在小园亭内打望,特别是这个季节,可看见长江清悠悠的江水和露出水面的大小礁石,有时,还能观赏到“鱼翔浅底”的情景。夜晚,长江大桥霓虹灯闪烁,江水波光粼粼,小园亭内坐着一对情侣,选一个最佳位置,把长江大桥、江水、小园亭拉进自己的视线远眺,真是一幅美景美图。

体育公园的核心地带在公路的南侧,去年,修建完善体育场馆时,在相对中间地段,立起一大块“浅山”造型花岗岩石艺术石碑,“江津区滨江体育公园”几个红色楷体大字镌刻在浅灰色的花岗岩石上面,鲜艳夺目。面对石碑两侧,是由合金钢材构建的大型房屋,左侧是室内网球场,足球场;右侧是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每天都有不少的人步行、自驾、乘坐“207”“302”公交车来这里锻炼身体。值得一提的是,各类运动项目时有赛事,特别是门球项目,市、省、全国性的比赛都曾在此举办,使南桥头不仅热闹不已,而且,名扬千里,成为江津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缩影。
桥南公园的入口,在滨江路的0公里处。走进公园,几步之遥,即可抵达到鼎山脚下和长江大桥下面。公园内香樟树、黄葛树、美人蕉等花卉草木较多,像一座小森林。有两株夜来香很茂盛,夜晚,整个公园都散发出浓郁的、醉人的香味,引来对对情侣坐在条石凳上依偎私语。白天,一群中老年人在此练太极,一招一式,与景媲美。

桥南公园内,有两个出口,从出口可上到南桥头桥面;另一出口可进入一条靠山体半坡的蜿蜒便道,护栏用白色合金钢材建成,美观牢实,安全可靠,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系挂在“鼎山”山体之上,寓意吉祥。便道途中有观景台、儿童游乐场、廊道、方亭等供儿童游玩和游人休息的设施设备。便道出口是南桥头公交车站,出口处,是一幅青色花岗岩石的卧屏,长有9米,高约3米,呈斜面,上镌“江津区滨江公园”行楷黄色字样。
时光荏苒,又一个春天来到,公园里的植物和江边的杨柳,吐露新芽,满是嫩绿,鲜花绽放,穿着五颜六色的运动健身者,来来往往,气势高涨,一派生机。南桥头今非昔比,它不仅是人们健身游玩的胜地,更是新时代一座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王昌宁,四川雅安人。重庆江津作家协会、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南京头条编委会精英团队
顾问:风鸽
编委:王明生/翁德云
审稿:陈其昌/赵贤龙/万俊卿/燕儿/思羽/单色梦/毕绪金/高鑫/萧瑟秋风今又是/翁德云
主编:无言独上西楼
主播:桃子/林海/阿红/小舟/傲荷/蓝天/大壮奶奶/良友/美丽阳光/美美/铿锵玫瑰/蒙古人·大生/素心如雪/晴耕雨读/芳草青青/依然/雯萱/燕子/凝若冰澜/紫氣東來·木蝴蝶/爱莲/室静兰香/可贵/沙漠玫瑰/海丹/憧憬/新心民敏/淡淡的茶香
关于赞赏:阅读量达到4万人以上,点赞人数达到20人以上,留言人数达到20人以上,返实际到帐金额的60%,3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返赞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