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建华教授《咏海棠花》赏析
张荣才

《咏海棠花》,是山东大学耿建华教授最近流行于诗界的一首新作,好评如潮,读后令人赞不绝口。海棠花是名花,也是众多文人墨客笔下常客,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海棠花姿约绰,五彩缤纷,常与玉兰、牡丹、桂花同苑共生,争奇斗艳,相互辉映。
耿建华教授的海棠诗,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意涵吸引了不少读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寓情于景,情文并茂,结合自已的体会,探究其诗中的意境与美感以共乐之,同时也期盼有更多的好诗点燃春色、装扮世界。
首句“国艳引眸亮,春临绽丽葩”。海棠,被誊为“国艳”,是说海棠花确实美丽、高贵、典雅、华美,因为她本身就是花中神仙,当得此荣誊,同时也展现了海棠花的天香之美,有和牡丹一样的桂冠,于联想中有相得益彰之妙。而“引眸亮”,的引字,从汉字的角度来看,“引”字含吸引、牵引、引导、延长的意思。作者于不经意间看到盛开的海棠,其翩若惊鸿之态,一下子吸引了作者,不但入目,而且入心、入情,行人过此,也无不眼前一亮,这目光,含情脉脉,几多爱慕,几多赞许,几多心仪都在不言之中。她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在春天里,绽放在人们的双瞳里,绽放在心目中……不得不说,生花妙笔给读者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风来凋玉瓣”描述了风吹花落,海棠花瓣如玉片一样纷纷飘落,一个“玉”字尽显其花之高贵。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咏海棠有两句“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个“魂”字是否比“玉”还要夸张?用的恰到好处,顿生异曲同工之妙。
“人谓断肠花”,诗人一语双关,断肠花既是海棠的雅称,其中不乏美丽的传说。又表达了海棠的凋谢带给人们的痛惜和伤感之情,足以令人断肠,将海棠花的色、形、香之美,建立在以世情状物、以事物拟人、以物态言情之中,其高明之处,在不经意间灵光一现,回味悠长。
“落地香存袖”:“香”:直接描述了海棠的香气,虽然花瓣落地,但淡淡的香气却留在衣袖中,挥洒之间,萦绕飘散,表现了海棠花的芬芳和对人的深深依恋。“飞空色若霞”:描述了某物在空中飞舞时,其颜色如同晚霞般绚烂,展现了其美丽和动人的姿态,“飞空”:描述了物体的动态,它在空中飞舞,给人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感觉。“色若霞”:通过比喻,将物体的颜色比之晚霞,既展现了其色彩的华丽,也让人联想到夕阳下的壮美景色。这二句诗通过对海棠香气和颜色的描述,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惜伊匆萎谢,撷秀入清茶”最后一句“惜伊匆萎谢”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短暂绽放的惋惜之意。而“撷秀入清茶”句,这么名贵的鲜花,与其随风飘零,莫若撷秀入壶,将海棠花的美丽与芬芳融入清茶中,以此永远留清气在人间。
《咏海棠花》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花谢和诗人对其的深厚感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崇高的生活境界。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植物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另外,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在淋漓尽致中展现海棠花的美丽与高洁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声。
通过对耿建华教授《咏海棠花》的分析,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才华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艺术特色也使得这首诗必将成为了一首哙至人口的文学经典……
附:耿建华教授:《咏海棠花》
国艳引眸亮,春临绽丽葩。
风来凋玉瓣,人谓断肠花。
落地香存袖,飞空色若霞。
惜伊匆萎谢,撷秀入清茶。
附作者并二月梅先生唱和诗:
依韵和耿建华先生《咏海棠花》
二月梅
西府辉天亮,春来放彩葩。
嫩彤肥硕瓣,深粉媚娇花。
敛馥入襟袖,观芳共霭霞。
恨悠风损谢,拾絮煮胭茶。
次韵和耿教授咏海棠花
张荣才
绛红开眼亮,蜀客绽奇葩。
夜露栖丛瓣,晴岚映重花。
浓香凝白首,清影动丹霞。
还共春风谢,嘘英煎早茶。
(平水韵)
注:【耿建华】山东寿光人,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新闻系主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顾问、诗词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