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读三本书。
第一本,首推汪曾琪的《人间草木》
一直钟爱汪老的文字,他的文如烹小鲜,不宏大繁杂,但有滋有味,一字一句都藏着人间烟火,在寒冷的冬日里狠狠温暖了我。
"一定要爱这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书中满是汪老用文字捕捉、创造、记录的人间之美,我甚至想一字一句都摘抄下来:
他写草木春秋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他写虫鱼鸟兽
有的鸟害羞,不肯轻易叫;有的鸟好胜,能不歇气地叫一个多小时!
猫念经。猫不知道为什么整天"念经",整天呜噜呜噜不停。这呜噜呜噜的声音不知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怎么发出来的。不是从喉咙里,像是从肚子里发出的。呜噜呜噜庞真是奇怪。
他写四时游记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他写人生往事
我在西南联大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常不上课,但是乱七八糟看了不少书。有一个时期每天晚上到系图书馆去看书。有时只我一个人。
在汪老的笔下,草木、鸟兽、人生……都变得趣味无穷,充满着温暖与热闹,汪老会生活更懂生活,他总是擅长将复杂的生活过得简单,又把简单的生活过得丰富,让生活充满鲜活,这便是我们都想得到的生活智慧。
生活 emo 时,去读读汪老吧,你会发现,原来人生活的乐趣原来全都隐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里。

第二本,史铁生的《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数据和未知的道理。
这已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而是一部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
凡是个体生命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史铁生都没有回避和闪躲,而是调动了生命的全部激情与智慧给予一一解答,,从而让读者不时产生心灵的强烈共鸣。
一些喜欢的句子嘟
"所以爱是一种心愿,不在街上和衣兜里,也不在储蓄所。"
"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战栗,仍有未熄的对沟通的渴盼。"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舍,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
你要爱就要像一个痴情的恋人那样去爱,像一个忘死的梦者那样去爱,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

第三本,《第七天》
作者 :余华
作者用荒诞和意象的笔触,用 死后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杨飞在 死后寻得安宁的七天旅程,不仅仅是这个男人与他一生中爱过的人的笑与泪,也有太多平凡的人的人生切面。
有人在强拆中被自家房梁砸 死 ,有人因买不起 iphone 和恋人吵架,有人跳楼,有人被刑讯逼供,有人被莫名其妙的车祸害 si ,有人被突如其来的火灾烧 si 。有些人,还没来得及出生就被引产被当做 yi 疗垃圾丢弃….
这些故事以各式各样的 死 亡为契机,不仅讽刺现实中的攀比和不公,社会现实的残酷和荒诞,还平行延伸,折射了小人物身上真诚可贵的温情,父爱,母爱,爱情等等,这些对美好世界的想象,汇流成一汪属于 死 去之人的聚集之地,也是, 死无葬身之地。
3小时,一口气读完,书腰上写着比《活着》更绝望,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感受并不是绝望,相反的是一种希望,一种现实中稀缺的温暖。
悲伤又美好。
常有人说,人生而平等, 死 而平等。而余华为我们描绘的,是一群 死 不平等的人, 死 无葬身寻求安宁的故事。
故事最后杨飞与自己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再次相遇了。"鼠妹"去了男朋友舍命为她"创造"的墓地,面馆老板虽然不幸去世了,但是他和家人在一起,依旧经营着面馆店,而且这一次再也没有各种"收费""欠费"的情况了……
在荒诞的社会现实面前,在世界尽头,他为我们造了一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没有贫 jian 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 死 而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