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半乱风凌苑间,落红点点满庭欢 1111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夜半乱风凌苑间
落红点点满庭欢
别情花谢怀忧色
慕春仙过自流连
君逝无踪泪里翩
草饶萤火旧书翻
无奈相逢恨日短
小轩望断尽云烟
“别路云初见,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夜风凌苑,落红点点,君去无踪,望断云烟。诸葛先生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云浅故能高瞩,鸟轻故以翩跹,人生如履,我们常常追求没有生命价值的余赘,背负太多的额外包袱,人生不是索取的过程,而是学会选择与放下的过程。河过弃船,世间用之本为贬义,在灵魂修炼却为不可或缺之手段。名利人生需要加法,以蓄其财,而灵魂历练需做减负,以志千里,拆桥弃船则是人生境界提升之必然。宇宙万物自有其律,以外强之力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大千世界,日月运行,潮起潮落,四季走过,留下春夏秋冬的繁华和萧条,但一切现象变化却自然而然地放弃身外之物,白云扔掉雨露,方以长空为家,江河丢掉沙石,方能轻装向海。人生应当效法自然,存志于行,成己达人,自己过江,便把渡船弃下,是为了走的坚定自信,自己过河,便将桥梁拆除,是为了志行无牵,让生命不再回头。
“把酒留君听琴,那堪岁暮离心…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人生需要升华,这就需要放下过去,走向未来。不论您同意与否?人生其实是个不知不觉的不断修炼弃旧求新的过程,这种觉醒有时来自于出格后的碰壁血流与硬性回归。《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修炼“君子终日乾乾”。乾乾君子应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乾乾君子当以自强不息要求自我不断追求、进取、意志坚定。只有通过艰苦努力练就了超凡脱俗的济世才能,反哺人类,我们才算彻底地回报天地生养之恩,亲朋扶携之恩等等。人不能沉浸在某个感恩的对象中,而盘桓不前,世界很大,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去奉献给不特定的对象,本身也是一种感恩,是一种胸怀更加宽广的感恩。

“琴韵归流水,诗情寄白云”。当然过河弃船需要对境界层级有个正确的把握。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高度与宽度,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广大深远。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人从赤子逐渐由简单走向复杂,人近天命之命,又必须从复杂回归简单,这也是物极则返的规律!孔子告诫后人,老年血气已衰,戒之在得,其实这就是让人学会放下。人生的境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阅历中放下负担升化灵魂的,每一次的升华都是一种对过去旧观念的彻底放弃。《国语》曰:“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放下的过程其实也是将物质包袱化为无形之德的过程,厚德载物,需要雅量容人,更需要智慧与胸怀。过河弃船,需要勇气和胆魄,未来的前景之中,面对江河大川,我们自信一定会打造好下一艘航船,以此贯通过去、现在及未来。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循序渐进,作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都希望自己及其后具备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以便体现家族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一个人的经历和悟性以及放下的程度最终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来作为结尾。第一种境界是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乾乾君子当登高望远,俯瞰未来,找准方向。第二种境界北宋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乾乾君子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终日乾乾。第三种境界是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终生寻觅的东西其实就是永恒的本我,这就是《道德经》所言的“若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无我之我”。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金刚经》告诉我们,要不执一切万象而生其心。从物质到精神再到超越两者,人生所修之境无非是从浊身之我到神清之我再悟到“天人”皆我与万物同体合一的过程,因为自然界不过是孟子所言的一团“浩然正气”缘来缘去聚合分散而已,而永恒的自己却从未随天地老去,但这样的悟性几人认同?仅仅老庄孟列几子而已,正如《金刚经》所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看破即能放下,心不住物、心不执物、心不怀物乃是三维时空修行者的永恒课题,我们此生的使命与意义不是在唯利是图与贪得无厌中顺流落下,而是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升华自我。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八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3年12月16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