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志会
我被鲍老师退休之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
晚年的幸福,因为执着而长久!
——题记
波澜壮阔的海,在我面前展示出迷人的风姿。平水桥公园的望龟亭前,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闯进了视野中。
望龟亭,坐落于北戴河海滨平水桥公园的中段,地势较高,离岸边有几十米的距离,与海平面行成一个二十多米的落差,景色极为漂亮,日落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在这里,拍摄日落晚霞。
一位身着朴素衣衫,年过七旬的老人,手里拿着塑料袋,里面装着海鸥喜欢的食物,他抓起一把向前面抛去,高喊一声:鸥——子——
海鸥听到喊声,便从岸边陆续飞了过来,几十只,上百只,上下翻飞。
蓝天,白云,海鸥,大海,场面恢弘壮观,美丽动人。
海鸥们激动地叫着,好像在招呼着自己的同伴:快来呀,海鸥爷爷来了——
飘在空中的食物还没落地,就被它们衔走了,海鸥们,好像是技艺娴熟的杂技演员,倾情展示自己的绝技,来感谢海鸥爷爷和那些伸手喂食海鸥的游客们。
海鸥爷爷和赏鸥的人们欢笑嬉戏,那场景,和谐、温馨而又美丽。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争相拍下迷人的瞬间。
我与海鸥爷爷,因海鸥而相识,也是因海鸥而成为挚友。
海鸥爷爷,可是秦皇岛的名人,如果你在百度上,打上海鸥爷爷几个字,鲍老师与海鸥的故事,就会跃然与屏幕上。老人家每天喂食海鸥,与海鸥为友,人们尊称他海鸥爷爷。
海鸥爷爷,姓鲍,退休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鲍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每天坚持给海鸥喂食,成为爱鸟协会的一员,不论风霜雨雪,从未间断过一天。
早已年过花甲的我越来越发现,每天在这条路上走一趟,总会有不同的感悟。
公园里面的沙滩上,被一波潮水抹的溜平,一个脚印都没有,有的却是:“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的场景。这里,成了海鸥独享的天国乐园。
海鸥的叫声,海浪拍岸的婆娑,是这里唯一的喧嚣。
空气清新,绿草荫萌,小桥流水。绿植花卉、苍松翠柏随处可见,香气诱人,蝴蝶和蜜蜂也常来分享这份清香与甜蜜。我站在公园围栏外的木栈道上,双手合十,静静的为自己许下一个美丽的心愿。然后,一个人继续向前走去。
一对情侣身穿靓丽的婚纱,在草坪上拍照,把一生最幸福的瞬间,定格在美丽的平水桥边。一组照片拍过,男友立刻把自己外衣,披在女孩的身上。温馨的甜蜜,让女孩忘记了这是乍暖还寒季节。
看见海鸥的飞翔,突然想去望龟亭,看一下好友鲍老师,他是不是又来喂他的鸥子呢?
有些日子没见到他了。有时候我来了,他却没在,他来的时候,我又不在。过了路口,远远的,看见望龟亭的海鸥,在不停的舞动羽翅,上下翻飞。我突然想起古人一句很著名的诗句:“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
我知道,鲍老师来了,在与他的鸥子们亲密互动。
秋冬季节,海潮退去,海岸线向后退去了一百多米,下面一片金色的黄沙,落满成百上千只的海鸥,有的海鸥把它的小脑袋埋在自己的翅膀下小憩,有的在寻找可以饱腹的小鱼小虾,有的却在海面上低飞盘旋。
远远望去,密密麻麻的海鸥,像散落岸边的珍珠。又好像飞舞的白莲花,娇艳夺目,十分的可爱。每当日落前,有很多的摄影爱好者,也会来到这里,拍下黃昏前最美的风景——橙色的夕阳,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金色的海岸,雪白的海鸥。一股脑儿装进了摄影师的镜头里……
我向望龟亭走去,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和他的老伴, 还有几个赏鸥的年轻人, 进入了我的视野中——那就是鲍老师!岁月的沧桑,写在他的脸上,头发变得花白而稀疏,被海风吹的有些凌乱,但并没有影响他此时的心情。只见他一脸的微笑,一只手提着装满食物的塑料袋,另一只手从里面抓起一把食物,向前面抛去,高喊一声:“鸥子——”
海鸥听到喊声,从岸边陆续飞了过来,几十只,上百只,舞动着宽大有力的翅膀,上下翻飞。海鸥不停的招乎自己的同伴:“快来呀,海鸥爷爷来了——”
来到望龟亭,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我顺手接过鲍老师手中的食品袋,从里面抓一把食物,学着鲍老师的样子,喊了一声:“鸥子——”然后把手中的食物顺着风势,抛向前方。海鸥爷爷和游客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海鸥与蓝天大海浑然一体,蔚为壮观。既有海的波澜壮阔,又有人和海鸥的多情、柔美——好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鲍老师的老伴,拿起手机,拍下迷人的场景。
有一次,我问鲍老师,每天喂海鸥是不是很辛苦的?
他说:“以前,我和老伴骑一台电动车,每天都来这里。现在腿脚也不如以前了,每天从海港区乘34路公交来北戴河,天天如此,要说不辛苦,那是瞎话。但还是挺开心的,因为我喜欢它们,真的很喜欢!”
我问:“有时候刮风下雨了,还有逢年过节怎么办?”
鲍老师告诉我说:“刮风下雨也照来不误,过年了,我也会来,给它们带些好吃的。我在工作的时候,经常教育我的学生们讲诚信,人与人之间需要诚信,人与动物之间也应该如此。每当海鸥听到我喊它们‘鸥子’的时候,特别的兴奋。它们认识我,还能识别我的声音。哪一天我真的不来了,它们也会记得我的,甚至为我难过。我的孩子们在外面工作,我们两个人把喂海鸥,当成我日常生活的乐趣。也为我排解了生活的寂寞,挺好的!”鲍老师是个健谈的人,他笑着说。
我为鲍老师退休之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深深的感染了。如果人人都能这样讲诚信,当代人也就不存在诚信危机了。晚年的幸福,因为执着而长久!
鲍老师把海鸥当成了自已的孩子,每天来这里给它们喂食,与它们嬉戏玩耍,此时的他,像一个天真而可爱的顽童。
有一天他对我说:“过几天我就不来了。整个的夏天,你也看不到我了。”
我惊讶地睁大眼睛:“为什么?”我以为他身体有恙,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他说:“海鸥是夏侯鸟,再过些日子它们就飞走了,一直到秋天才能回来。”他的眼神有些漠然。
我安慰他:“它们飞走了,还会回来,这些日子,全当你的鸥子们为你放个暑假。”
我问他:“海鸥回来了,你还会来吗?”
“会的,我一定会来的。因为我舍不得它们。它们也舍不得我。”他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
结识了鲍老师,我也渐渐的喜欢这些灵性的小动物。有时候,我带些海鸥喜欢的的食物,来到望龟亭,撒些食物喂给它们。我也会学海鸥爷爷的样子,大喊一声:“鸥子——”
它们飞过来,欢快的叫着,是不是也在说:“快过来呀,海鸥爷爷来了!”
它们欣然接授我的馈赠,我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油然而生。
那天,细雨绵绵,这是入春以来的第一场雨,路上的行人稀少,平水桥公园更是不见人影。
傍晚的时候,西边的太阳,从云层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投下橙色的夕阳。火烧云,映红半个天际。公园里的小草,偷偷的伸出头来,棵棵樱花,西府海棠,争奇斗艳,盛开着美丽的粉红色的花儿。清新的空气中,弥散着诱人的花香。沐浴在如此曼妙的氛围中,让人舒爽到了极至。
来到望龟亭,向海岸望去,海水退去,大片的沙滩金光灿灿的,几只喜鹊和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岸边觅食。
海鸥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早已经没有了踪迹,它们去寻觅自己新的家园,繁衍生息去了。
虽说在我的预料之中,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失落。为他们默默的离去,而淡淡的忧伤。从那一天开始,我每天数着海鸥离开的日子,希望它们早点回来。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的秋日,海鸥也同南迁的侯鸟一样,再次回到这片美丽而温馨的海鸥乐园。
平水桥边,又因此而热闹起来。海鸥爷爷的鸥子们,又回来陪伴它的海鸥爷爷,成为平水桥边靓丽的的风景。
远远的,便能听到海鸥爷爷呼唤:“鸥子——”
陈志会,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文学院签约作家,退休干部。2017年开始文学创作。2023年《人生与伴侣》杂志文学大赛获小说一等奖,先后在《北戴河文艺》《散文岸》金源文学》《燎原文学》《人生与伴侣》《三角洲》《文大荒文化》及网络媒体发表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