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荷叶作品研讨会在沪举办,朱超群,刘俊国,张春新,毛恒锅,宋长星,郑文江等到会祝贺
文:袁德礼,朱超群,刘俊国,张春新
摄影:夏梅珠

中国作家记者书画家联谊会,《文笔精华》杂志社4月6日在江南村大酒店4楼宴会厅,特为上海文艺出版社资料室编辑袁荷叶举办作品研讨会。
袁荷叶作品研讨会由报界大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袁德礼老总主持。出席会议有朱超群,丁罗蕾,刘俊国,张春新,陈柏有,白莎,毛恒锅,卫润石,韩骥,王妙瑞,袁超,宋长星,郑文江,于翔龙,夏梅珠,袁德礼等20位作家记者书画家电视台主持人。

袁荷叶这几十年时间先后写下280百万文字,受到众多读者欢迎。早年她曾退过著名作家贾平凸來稿。她和贾平凸一样大器晚成。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文笔精华》杂志社总编朱超群,军旅书画家作家刘俊国,上海铁路局老局长作家张春新,劳动报副刊主编,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宋长星,作曲家郑文江作专题发言。

《袁荷叶颂》
作者:袁德礼
荷叶才女世无双,笔耕不辍吐芬芳。
诗联散文皆精妙,论文评论更辉煌。
时装书籍巧编排,非遗文化传四方。
通俗研究担重任,筷箸文化远名扬。
日韩友邦相邀请,筷子情深情谊长。
《中日韩筷子节比较》论文发表,声誉远播四海广。
荷叶才华世所稀,文学领域独一枝。
精神矍铄心犹壮,社会活动展英姿。
荷叶女士真堪赞,才华横溢人人羡。
愿君永葆青春志,文艺繁荣谱新篇。
风华绝代袁荷叶,才情横溢映碧池。
妙笔生花歌盛世,锦绣文章传千古。
诗词歌赋皆精通,散文论文皆华章。
时装书籍展时尚,非遗文化永流芳。
日韩友邦争相邀,筷子文化情谊浓。
论文交流扬四海,声誉卓著显荣宠。
荷叶女士德艺馨,文学领域树典范。
青春永驻心不老,文艺繁荣谱华年。
愿君常伴春风里,才思泉涌永无休。
锦绣河山任君绘,文化繁荣共相守。

精美诗文荷叶秀
文:朱超群
袁荷叶加入文笔精华研究会,是袁德礼老师介绍的。他说介绍一个本家给研究会,她会写散文和诗歌,写的还很不错的。我同意,袁老师就把她推荐到文笔精华研究会群里,用的是“荷叶”两字。我原来以为荷叶是笔名,后来知道是她的名。我叫袁老师让她加入我微信,说以后发作品方便。加入研究会的人,就是需要文学交流,发微信公众号上投稿和会刊上选用作品,有联系就方便了。
我们研究会是要收年度会费的。收年度会费的目的就是作品交流,在《文笔精华》杂志上选用作品,在微信公众号《文笔精华微刊》上推荐发作品。其次,收会费,即可以控制人数。人不在多,在于和喜欢的文学爱好者在一个平台上交流。

袁老师曾经推荐过几位女士加入研究会,但几乎是不发作品的。我问女士,不发作品吃亏了,我们收费是控制人数,并有交流平台,可以有平台上发表每个人的作品。不发作品的这类人,加入协会虽然是贡献,但我们不好意思。因此,第二年就不要求她们加入了。
袁荷叶加入研究会后,她至今写作和发表过近10篇散文和几首诗歌,都是写得非常精致和优美的作品。研究一下她的名字,荷叶衬荷花,荷叶的绿,大而有特色,是挺美的。我可以说,她的这些诗文,写作的功底,都是能见报的作品。她最早发过来的作品,是邀请她参加去年11月8日在花桥研究会组织的第7次文笔精华写作知识讲座。她写了一篇《有感于文笔精华讲座——为中作协会员黄大秀喝彩》随感,文字有1600多字,写得非常流畅。在作者介绍中,我们知道她曾在崇明前哨农场做过宣传工作,后被调入上海文艺出版社进行图书整理工作。她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书籍、杂志,有诗歌、散文、论文。退休后参加社会活动,同时任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文艺创作基地主任,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宣传部主任。先后被日本、韩国邀请作筷箸文化交流,并写有论文《中日韩筷子节比较》刊于上海师范大学非遗文化研究杂志。

近日,袁荷叶发过 “日本筷子品鉴”等文章。在花桥组织的研究会和文促会年会时,她写过两首诗,一首是“贺文笔精华研究会年会”,另一首是写“题叶辛故乡文学馆”。我们的年会,就是在叶辛故乡文学馆开的。她是即兴写诗。
她写的“题叶辛故乡文学馆”一诗,很有诗意,也有特色,她把诗称为联,也行。我摘录与大家欣赏:

题叶辛故乡文学馆
卓尔不群,
未与高瓴争锋,
却胜明珠映穹宇;
不同凡响,
甘以低姿匐地,
岂知腹中藏乾坤。
注:叶辛故乡文学馆低于周边的高楼,以谦虚低调的姿态展现,故作此联。

原来,袁荷叶是能够写作即时文章和诗歌的,这很重要。有些人作品写的很好,但几乎不参与各种活动的写作。我喜欢我们研究会活动之后,多少有些人写此类文章。她参与的活动不多,倒写了几篇,令人敬佩。钱坤忠作品研讨会她参加的,她写了“钱坤忠散文选赏”一文。
袁荷叶除了写即时文章外,她还写了“儿时的姑婆家”、“我的数学老师”等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写的都不算长,但很精致,很优美,值得欣赏。
总体说,参加研究会,虽然诗文投稿不多,但都是她自己的“精品”,发一篇或一首,都是有感而发,细腻、深动,值得一读。
袁荷叶的作品,除了《文笔精华微刊》上发表外,在《文笔精华》杂志第3卷上,发过“有感于文笔精华讲座——为中作协会员黄大秀喝彩”一文,《文笔精华》杂志第4卷和《双城人文》杂志今年第1卷等,都将推荐发表她的作品。
我们希望袁荷叶能有更多的思考,在研究会这个文学团体中更活跃,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2024年4月6日
注:此文为在袁荷叶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欢迎新战友
诗:张春新
(一)
春将归去
桃花残,
文坛迎来新伙伴。
诸贤毕至庆诗文,
满湖荷花散清香。
(二)
清明时节別愁肠,
欢聚一堂议文章。
淑女出书齐庆贺,
秀丽温馨日月长。
(三)
荷叶女士初亮相,
容貌秀丽又端庄。
诗源如泉不
间断,
明星闪亮更辉煌!

《袁荷叶颂》
作者:刘俊国
荷叶才女世无双,
文艺出版尽芬芳。
诗联散文皆精彩,
论文评论更辉煌。
时装书籍编排出,
非遗文化传四方。
通俗研究担重任,
筷箸文化扬远洋。
日本韩国皆邀请,
筷子交流情谊长。
《中日韩筷子节比较》,
论文发表声誉扬。
荷叶才华世所稀,
文学领域独一枝。
精神矍铄心未老,
社会活动展英姿。
荷叶女士真堪赞,
才华横溢人人羡。
愿君永葆青春志,
文艺繁荣谱新篇。

大大(本地人称祖父)
陈柏有
祖屋谁比叶辛大?
作家谁比叶辛大?
盛筵谁比本桌大?
总结谁比铁老大?
2024.4.6戏谑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