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文化名人之三十:
古今雅韵入歌吟
——走近诗人滕宝东
2019年,滕宝东以一首《黄鹤楼》获得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光明网、光明日报文艺部承办的“美丽中国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征集活动”一等奖而名传文坛。这首诗全文如下:
谁能凭眺立荆州,阅尽千年万里秋。雾锁庐衡连楚越,云托轸翼聚王侯。
人因鹤去随烟散,诗为楼题并世留。劫难沧桑还有梦,今朝更看大江流。
在《获奖作品集》序中,李文朝将军点评说,“古往今来,咏唱黄鹤楼的诗词歌赋难以尽数。特别是有了崔颢的诗和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咏叹,更使不少文人墨客望而却步。而这首入选作品七律《黄鹤楼》,冒着为崔颢诗“续貂”的风险,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抒发自己的新情感、新感悟,均有许多独到之处。特别颈联“人因鹤去随烟散,诗为楼题并世留”,堪称生花之笔”。 滕宝东,笔名济之,吉林省大安市人, 1984年毕业于白城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现居住吉林省双辽市,现为双辽市围棋协会主席。2003年开始诗词创作,2005年出版个人诗集《万木集》。作品先后取得第二十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奖赛金奖并授予“中国德艺双馨诗人”称号、第二届中华诗词百花奖并荣获“中国百名卓越诗词艺术家”称号、第四届星光杯中华诗词大奖赛最佳创新奖并授予“国际杰出诗词百人”称号、《中国十二生肖文化与艺术家大典》金鼠奖、2008年中华诗词复兴奖金奖并授予“中华诗词复兴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8年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活动一等奖、2008年中华诗词学会年度“金爵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滕宝东的诗词取材广泛,即有对宇宙的探索、人生的感悟,更有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家乡的热爱。在他的诗里家乡的一草一木让他动情,广袤的宇宙、远古的神话也引他遐思。他的诗词不论歌吟风物,还是抒发情怀,都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旷美的意境,表现出较高的艺术素养。例如他的《家乡月亮湖》:
天帝谪娥月,抛来翡翠盆。
风拂波灿灿,光耀水粼粼。
河尾连青甸,江头枕大屯。
元瓷盛玉液,辽帅煮金鳞。
酒烈微醺面,鱼香早入云。
苇摇皆鲤韵,鲢动满湖春。
难忘冰冬捕,更怀钩夏抡。
年年虽梦远,还是故乡津。
旧体诗词注重意境,也是旧体诗词的审美追求。滕宝东的诗词,手法独特,视野开阔,于气势雄放中见襟怀、见风姿。言近旨远,气势奔放、意境悠远,想象力丰富而生动,耐人寻味。下面二首诗词,可见一斑:
其一《赴京前门领奖感赋》:
秋色秋光自不哀,皇门耀甲撞金开。不求天马腾空去,但愿熏风拂面来。
几度芭蕉听夜雨,多年霜露化云台。
其二《双辽七星塔》:
北斗星河幢塔穹,七山飞落竟横空。
云邀紫气呈祥雨,刹聚天光载惠风。月朗青莲皆色翠,灯辉伞盖满湖红。
释怀常把心经诵,到此登高雁与鸿。
古风入诗,以气胜,气不畅,其余不足观。滕宝东的《梦哭李贺》吟三十句,飞湍直泻,浑然适体,得力于篇中借梦幻哭诉,为李贺暂短悲凉的人生鸣不平:
天河不忍悲,一夜梦里飞。
欲捞铅水泪,赤骥伴龙追。
天降诗鬼何必诡,嫉妒英才谗名讳。 生不逢时虽命蹇,还有离骚决霄汉。
幽幻神奇出,漂渺无端乱。
瑰彩天晶玻璃声,峭拔峰抵星河转。广漠无垠蓄意多,迷离恍惝层层灿。
孤高总现性情真,晦涩难藏意境远。神弦残曲梁台愁,梦天浩歌苦昼短。
秦王饮酒雁门摧,老夫采玉秋来暗。美人梳头铜驼悲,辞汉歌序紫石砚。
子夜荧荧骨血身,萧斋瑟瑟冰霜脸。人中之龙屈虫蛇,垂翅冥鸿不得展。
渭水寒光终难留,赤虬驮去白玉楼。鬼手天歌唱碧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一气呵成,气贯神随,其意象情韵也顺势而出。
天象入诗,恣肆汪洋,则是他另一看点。且看《星宇》,
其一
太阳神驾六龙飞,五日巡冥半五回。原等戍边十卫将,只因忽报有金催。
其二
星河肉眼五行光,天海深深道力降。九远幽幽冥鬼火,十垂太系不知详。
其三
渺渺星光宙宇驰,不分黑夜不分时。 急飞五万八千岁,才见盘边雾里螭。
其四
电磁交互渺波空,粒子极分探未穷。 遥望星河添远怅,几人千古道深通。
这些佳句,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还要具备广泛的天文知识。
律诗讲究对仗,滕宝东的诗在这方面很下工夫,即有哲理警句又有丰富的想象。如《题书斋》:“芸香四壁陈黄卷,锦绣文章印玉泥。案上三更灯火渴,床头五尺史书饥。”《赠李龙教授以勉》:“无心竹子偏生节,有孔莲根不染泥。善水如蓝方海阔,高山若谷自天齐”。《庚寅夏日孤居》“气沾灵玉三分紫,运借佛堂一炷香。”《纹枰论道》:“冥思聚慧一心对,静气提神二指求。妙手大龙中腹渡,巧飞官子两边收。”《山海关怀古》:“风裂旌旗摧鼓角,雷劈血雨洗征衣。 将军愧洒城头泪,战士忠捐大地躯。”《雾凇》“寒天腾雾气,玉树结琼花。”《淡泊》“吟诗怀仄韵,处世抱平心。”《双辽大帅府》“香住于家女,风留吴府云。”《初秋赏景于水上公园》“菊落黄莺乱,荷翻白鹭惊。”这些对句均新巧而自然,富有美感,令人遐想。
结束此文,还是用他的一首《归田思》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常推太白觥,今又对渊明。
良友来三径,浊烧煮二更。
凡心同水净,富贵与云轻。
五柳南山月,归田可照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