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纪实性长篇小说)

【 27 】
九二〇一四工程分指挥部的油库设在机场的东边。
守油库的是一个四十七、八岁的,人称“刘老头”的铁建民兵。
按理说,刘老头来修铁路是年纪大了点。
可他当过兵,先当国民党兵,后来又当解放军。而且后来又去了朝鲜,是立过战功的人。
他还有一个老乡在分指交通运输组当领导,这样他就有充分的理由从普通施工的民兵连队抽调上来,来担任油料员这样重要的工作。
由于离分指机关比较远,油库又不能离人,他就自己做饭吃。
他炒了一个小菜,然后把做饭的柴火仔细地弄灭。
刚坐下来倒了一杯米酒,就听到外面响了两声沙哑的汽车喇叭。
刘老头赶紧出门,见嘎斯车上跳下来一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
刘老头一怔:“小马,怎么是你开车?你爹老子呢?”
小马说:“少罗嗦,快加油,油箱加满!“
他大摇大摆走进屋里,端起小方凳上的玻璃杯,闻了闻,尝了一小口,干脆一仰脖干了。
刘老头气愤地说::“好啊马建忠,你一个修理工就敢单独驾车。还敢喝酒!”

马建忠说:“那你呢、你呢,明知油料员不准喝酒,你还敢偷着喝!让老艾知道了马上把你开除回去!”
老艾就是那个交运组的领导,刘老头的老乡。
但人挺厉害,有时候六亲不认。
刘老头不敢吱声了,老老实实地去加油。
过一会儿,他擦擦手,翻开一个本子说:“签字!”
小马说:“签个屌!我爹老子在分指加油从来不签字!”
刘老头跟他父亲也很熟。
老马一个星期要往芷江跑好几趟,雪峰天险在他的车轮下如履平地。有时候他来加油的时候也顺便送一瓶酒给老刘。
别的司机一般不喝酒,可老马离了酒就开不了车。
他的驾驶室里总挂着一个军用水壶,可从来就不装水只装酒。
水壶里的白酒也总是满的,不管喝了多少总会及时灌满。
老马能喝,所以小马也很能喝。
在老爹恶作剧的调教下,小马差不多在吃奶的时候就学会了喝酒。
吃饭的时候,老马常拿筷子蘸着烈性白酒往小马的嘴巴里送。
看见小马被辣得龇牙咧嘴,他就哈哈大笑。
马建忠在铁建民兵中算是个比较走运的。
在民兵连队没干几天,团部调来了一台“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没人开。
团部领导打听到小马会开汽车,就把他抽调到团部开拖拉机。
又没干几天,团部又从市里调来了一个专业司机。正巧分指汽车队急需懂技术的人。团部一推荐,他就被调到分指来了。

有人分析小马为什么这么走运的原因,说是他曾经在金润段干过,而且干得不错,领导对他的印象很好;也许是他会开车。但会开车的也不止他一个人;可能是他父亲经常跑分指,给分指送好吃好喝的,所以跟分指的领导们很熟。
不知道那种原因是主要的,或许是三种原因兼而有之。
简易工棚内有一张用包装板钉的小桌,桌上放着一个擦得铮亮的黄铜炮弹壳,底壳上有U.S.A字样。
小马拿过来把玩了一会,有点爱不释手了。
他问:“这玩意儿,那来的?”
老刘说:“外面野地里捡的。我捡了十几个呢,都被别人要走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子弹壳不像子弹壳,炮弹壳不像炮弹壳。”
“听说是美国飞机上的机关炮的炮弹壳。”
小马说:“美国飞机的炮弹壳?那这个,归我了!”
老刘说:“马建忠,不要看见什么好的都想要。世界上那么多好东西,你要得完吗?”
马建忠不说话,跑到汽车上拿出那壶酒,往刘老头的酒瓶里灌了大半斤,又咕咚咕咚灌了自己一大口,拿起那个弹壳抛了抛,往自己工装的上衣袋里一插,说:“上车吧!”

老刘说:“好哇,要得、要得,马崽崽,看我不告诉你老爹听!”
小马不理他,一脚踢开门,扬长而去。
他走到一个坑边,站在那里撒尿。
尿冲开了土层,露出了一点白白的东西。他拿树枝拨了拨,看见一个人的头盖骨。
他吓了一跳,大叫:“老刘、老刘,快来呀死老头子!”
老刘跑过来看了看,说:“你喊死啊。这有什么奇怪,这里满坑都是死人骨头。原来他们想在这里埋油罐,挖开一看,我的天!这里是个万人坑!他们说,都是国民党政府干的坏事。”
小马毛骨悚然地盯着老刘:“你、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夜里不害怕?”
老刘说:“开始有一点,后来慢慢习惯了,无所谓了。哎,听说国民党修这个机场是秘密的。为了保密,就把修机场的民工都杀了。”
刘老头没文化,也不懂历史,把死人的罪责都算在国民党头上,远在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背了黑锅也是有口难言。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日军封锁了出海口和所有的通道。已退至最后防线云贵川的国民政府几乎被扼杀。
为了获取盟军的援助,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修建了滇缅公路、印缅公路。在国内则修建了川滇、川黔、川湘、川陕几条公路。还修建了几个野战机场。

由于青壮男性都从军了,修路的主力军是妇女、老人和儿童。
当时,劳累、疾病的折磨,加上敌机的轰炸,使大批大批的老人儿童和妇女悲惨地死去。
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的命运,竟是担在一些如此弱势的人群的瘦弱的肩上的!
芷江机场的修建也和滇缅公路的修建差不多,艰苦到了极点。所以,这笔帐怎么算也该算在日本人的头上。
马建忠当然也不清楚这段历史,他骂骂咧咧跳上车,发动了引擎。
老刘追过去,告诉他自己快断粮了,让食堂赶快送米来。又告诉他听说自己原来的连队有一个会打铁的民兵调进分指汽车队了,这个人姓魏。听说把他的儿子也带来了,因为儿子是他打铁的帮手。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让老魏赶快打一把火钳给他送过来。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