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杂谈《遇见音乐情思》
作者/侃珂
诵读/泰山
无论你与我,还是他或她,天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在遇见音乐的旅途中,聆听民乐、声乐;欣赏室内乐、交响乐或歌剧;都会发现音乐旋律之美。它可以令欣赏者在跳跃的音符中,寻觅心情愉悦的知音,共享诗情画意的中外经典名歌或名曲的难忘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养心更养生的无穷魅力,成为你与我、他或她人生旅途之中,相依相伴的兴趣爱好。它是鼓舞实现梦想的冲锋号,它是寻觅诗情画意的启明星,它是打开解除烦恼和抑郁心锁的钥匙,它是寄托情感的一叶风帆。

学会欣赏音乐的美妙旋律,有利于你与我、他或她的修身养性,是启迪心灵,净化心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化解无味的烦躁,使人心情放松和愉悦;还可以随着翩翩而来的音乐之声进入心境,逐渐地缓解人的情绪压力及焦虑。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生理振动相吻合时,就会产生心理的共振或共鸣,达到调理情绪,舒神静性、颐养身心的效果。
学会利用音乐养心,可以使你与我、他或她的心境平和;这是因为音乐是一种调和情志、畅达心绪、开发智力、协调人际关系、沟通信息等情绪的调理活动。人们的喜、怒、哀、乐等丰富情感,人们的所思所感,较之语言,更容易寄托于音乐。而轻音乐《紫竹调》就有利于降燥祛火,使心脏的功能平静运转。因此,最好的养心方法就是利用音乐催眠。当你与我、他或她在睡前聆听一些《流星雨》、《高山流水》、《月儿高》、《秋天的落叶》、《感觉完美》和《梁祝》等轻松、舒缓的催眠音乐,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减轻交感神经的张力,减轻焦虑,降低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慢慢地放松肌张力和消除杂乱的思绪,使心入境,逐渐地进入镇静、放松,安然入睡的状态。
学会利用音乐疗法养生。这也是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比较流行且接地气的音乐疗法,对于疏导抑郁、悲伤等心理疾病的人,有较好地治疗作用。由音乐治疗师根据病因,诱导病人进入心理放松状态,在特别编制的音乐背景下,引导病人诉说产生的想像,并一起讨论想像内容的意义,使音乐旋律与情绪同音共振。若他或她处于强烈的悲痛情绪之时,要注意选听《悲怆交响乐》或民乐《江河水》等乐曲,以宣泄和化解悲痛之情,使他或她心境逐渐地放松后;再聆听平静舒缓的乐曲,待经过一段调整,使情绪有所转换后,才能逐步地聆听较为轻快的乐曲。音乐就是通过不同韵律或歌声的熏陶及感染,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令人陶醉于美妙的旋律之中,达到促进人体脏腑气血的有序流动,有益于心理平静,脾胃运化,肾水固摄等作用,成为防病祛病的养生途径。聆听音乐不仅可以帮助你与我、他或她改善情绪,减轻抑郁;改善肠胃消化功能,令人胃口大开。还可以改善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有效地消除运动疲劳;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觉感受和紧张情绪。
学会享受音乐生活,是一种养心更养生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改变你与我、他或她的心境,使人精神愉悦;还可以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降烦祛燥,舒缓压力,降低血压,有利于提高升免疫力,预防疾病。你与我、他或她不妨尝试依据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聆听不同的音乐。一首抒情、柔和、优美的音乐或歌曲,能使人的身心平静和舒畅。欣赏《春天来了》、《蓝色的多瑙河》、《喜洋洋》等欢快的乐曲,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聆听《二泉映月》、《烛影摇红》、《月夜》、《梦之桥》和《摇篮曲》等催眠乐曲,有助于降低血压指标,促进睡眠。利用音乐的冥想功能,选择聆听《紫竹调》或《如此美妙》等不同乐曲进行冥想,也会有助于调节人的情绪和起居生活,使身心达到深度放松。
由此可见,音乐知识博大精深,能够对人体进行多方面的调节,使人们的身心处于和谐的状态。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传达信息,用音乐鼓舞斗志,用音乐愉悦生活。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他或她在探索音乐人生之中,忘我地活好生命的宽度和长度,为人类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佳作,成为你与我、他或她延年益寿的良好音乐推力,或许会使更多的人,在聆听音乐的五音六律之中获取怡乐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