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观“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皇帝典礼”活动感怀
(诗词二首)
作者:张富贵
1,七律•清明节祭黄帝陵抒怀
(仄起,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4.4.4.
黄帝陵高松树茂,古来国祭颂乾坤。
功成圆满世恭仰,始祖人文华夏根。
缅祭祖先心向善,恩情浩荡永秋存。
承前启后情无限,华夏儿孙桥地墩。
【注】末句桥地墩,指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所在地
(仄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4.4.5.
两岸同胞宗族沿,
炎黄儿女骨筋连。
台湾大陆本同运,
源远常流千万年。
九二共商谋发展,
筹谋分裂失疆田。
国家统一凯歌咏,
薪火康乾盛世延。
马英九首次实地祭拜中华人文始祖,此前多次主持“遥祭”典礼。
4月4日上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在陕西省黄陵县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敬献花篮并三鞠躬。4月1日至11日,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到广东、陕西、北京等地寻根、交流。这是马英九首次实地祭拜中华人文始祖,在此之前他已多次在台北主持“遥祭”典礼。
4月4日9时50分,公祭典礼正式开始,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代表共400余人参与。典礼包括九项仪程:全体肃立、击鼓鸣钟,唱《黄帝颂》,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龙飞中华,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种植桥山柏。
公祭典礼上,参祭人员全体肃立,现场击鼓鸣钟,表达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景仰和感恩。击鼓鸣钟后,《黄帝颂》响彻全场。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全国政协副主席蒋作君,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全国侨联副主席高峰,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等人敬献花篮。陕西省省长赵刚恭读祭文,全体人员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
在盛大乐舞告祭中,一条长56米的“金色飞龙”从祭台中心盘旋腾跃而起,表达龙腾盛世、福佑中华的美好祈愿。
随后,参祭人员依次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部分参祭人员在陵园中种植桥山柏,让巍巍轩辕殿、苍苍桥山柏见证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凝聚中华儿女奋进力量。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自汉代起,中华民族就开始祭祀黄帝的活动。关于黄帝和黄帝文化,在古代文献尤其是先秦文献中均有记载。黄帝时代结束了混沌蛮荒,开启了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先河,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桥山黄帝陵作为黄帝陵寝,自然就与黄帝联系在一起,成为黄帝文化具象化的载体。
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沧桑和历朝历代不断地祭祀、交往、认同、融合,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的民族盛典。
2024年4月4日清明节: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缅怀人文初祖,传承千年根脉,守护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岁次甲辰,节届清明。桥山毓秀,沮水钟灵。祥风惠畅,万物滋荣。谨具鲜花雅乐之仪,恭祭轩辕黄帝。辞曰:
赫奕吾祖,日角龙颜。大道至简,御世承天。止戈为武,兵弭乱戡。宾从四野,威震瀛寰。礼乐斯兴,枝叶以蕃。千秋鼎祚,万代永传。
鸿蒙初辟,斯年兆京,亘古神州沧桑变幻;新华雄立,阅岁七五,崭新时代蔚为大观。应变局,育新机,国力亿逾百万;继绝学,护瑰宝,文明历久弥鲜。筑天宫,航巨舰,重器穿云探海;扶幼老,济孤弱,欢笑情满人间。大运亚运,迎聚嘉友,八方健儿竞技华夏;一带一路,利惠遐域,战略伙伴峰会长安。港澳背依厚土,一国两制和衷共济;宝岛心系根祖,两岸一统历史必然。江南细雨,大漠孤烟,清澈之爱,只为中华锦绣;三沙浩渺, 雪域风寒,出鞘之剑,护佑无恙江山。核心坚贞卓伟,纵无我,亦不负黎庶;赤子承训尊命,启阔步,向如铁雄关。进愈难,行愈险,虽千万人不阻吾往;道不变,志不改,破九重围必达之巅!
巍巍华岳,荡荡八川;汉唐风骨,气象万千。砥砺奋进,难中求成,经济行稳致远;瞻谋新质,创原革故,产业追攀高端。惜护祖脉,澄天净宇,清水一泓永续;广增福祉,兴利除患,陕地物泰民安。领袖情系三秦,厚望潮头勇立、西部垂范;儿女备感殊荣,扬振气魄无畏、誓谱新篇!
桥山巍然是仰,沮水潺湲流长。祈愿吾祖圣德,孚佑社稷安康。备简礼以示诚,献兹文而荐觞。惟冀歆格,尚其鉴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