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朋友的旧作,情深深,穿岁月,细腻且真诚,解放军现役上将蔡英挺为文留评!
坟 茔(三首)
原创 | 张建民

张建民,高级编辑,部队服役14年,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原总编室主任,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执委,爱好诗文写作及朗诵、摄影等。
【 题 记 】
记忆中我家的自留地曾换过好几处,然每一处都有坟包相随。懵懂的童年岁月里,缺粮、缺肉、缺水果,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胆量。
自留地上高耸的坟包,是我练习攀登的理想之处,更能居高临下眺望,这或许就是我从军后练攀登战术时得心应手的原因。而在坟边睡着、着凉、发烧的一幕,至今记得,或恐是我大脑最早的记忆!
除了坟下自家的小麦、蚕豆、豌豆、红薯等庄稼,作为公私分割线的篱笆之外,便是生产队的成片桑园。登坟远望,西高东低的小径上,总有各色人等匆匆行走,他们在桑叶尖上时隐时现,而最远的视距,就是后来我上的小学。再远,就是炊烟和飞翔的鸟了……
清明时节构思的诗,一直无暇拾掇,现推送,是对父母的缅怀,也是回忆童年!
2021、4、28

一、酣 睡
两座毗邻的坟茔高耸
摁住我家自留地的麦芒
母亲在坟边开镰
我稚幼的眼眸,随风
划过阵阵寒凉
茅草,居高临下的桀骜
架不住风的摇曳,顿显心慌
我的倦怠暗合夕阳逆光
镰声喀嚓,与催眠节奏契合
母亲身影在模糊中摇晃 ……
蓦然下坠,耳畔风声急遽 ……
群狼奔突,为何都扭头看我
蝙蝠飞窜,剪碎夜的微茫
逃逸的双脚迈不开步,好在我
大声喊出了梦的惊惶
—— 是谁摸我额头?
夕光中,我瞥见了母亲
焦急的脸庞。坟边酣睡又发烧
的一幕,成为儿时最早记忆
惊慌又温馨,清晰难忘
如今坟头,芳草萋萋
麦子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流年往事已回不去了
只有梦里才有我童年的额头
还有疼我的亲娘
二、登 高
自留地优势得天独厚
可在两座坟顶登高远望
庄稼塑造了青黄交替的地貌
却难掩坟前苍凉
坟边,母亲曾挥舞双手
涂抹春的翠绿,裁剪秋的金黄
套种,庄稼错落有致
集结强大的丰收阵仗
向我据守的土丘蜂拥而上
凭高设防,手指圈成的
望远镜,搜索我眼中的迢遥边疆
几只诡谲的麻雀被几度锁定
可惜我射出的石子
都迷失了方向
清晨市声总溢满桑园
赶集人手拎肩扛,笑脸在桑尖
隐现。荷锄的青年男女
打情骂俏,模糊了制高点上
我莫名的张望
几年后登高,不知彷徨
夕阳瞪大眼,也难觅炊烟
联民小学,有书声朗朗
迷惘中瞥见雁群正掠过田畴
我也顺势追向了远方
三、鹊 巢
父亲一年二度的探亲
最爱衣冠笔挺来坟边帮忙
豌豆架前,母亲鱼尾纹才绽成花
鲜嫩的豆角已摘满一筐
我负责疯玩
不在坟头,就在父亲背上
南瓜藤还缠在坟头,父亲探亲假
已期满,他离家回沪
我懵懂的童心,也莫名惆怅
如今,父母在坟地聚首
庄稼依旧葳蕤,坟前已有新柏
曾经的攀坟少年,也荷枪策马
海边履职,十余载戮力国防
今年清明日,麦浪依依掩清香
祭祖犹感伤,坟顶小草旧节奏微晃
惟有电线杆上新筑了鹊巢
我瞬间顿悟:鸟飞千里
高处仍有目光眺望
2020.4.4
蔡英挺上将留言:@张建民 《坟茔(三首)》读了。诗歌、笔触、感情都是极细腻的。所有的思绪和语言,汇聚成对父母深沉的挚爱、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对家乡永远的依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