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牵思雨
作者:潘启剑
七言排律·子推赋
护主逃亡十九年,
惊魂落魄黑如渊。
老松风骨高千丈,
冰玉情操颂万篇。
王位斗争风雨暴,
歹妃施计嗣君颠。
挖坑毒妇除王子,
顾命仁公弃祖田。
躲杀避追天突黑,
逢凶盼吉险纠缠。
数天颠沛君臣饿,
屡次求食莽汉鞭。
热脸嘻嘻怀哂谑,
寒泥块块戏饥涎。
肚肠撕裂君身倒,
股肉割烹王命还。
路路讨生山漫漫,
朝朝思救泪涓涓。
大秦剑护丢家狗,
重耳强收治国权。
流浪主公登太庙,
护拥肱股傍君肩。
凭功索奖壶叔急,
舍利轻财义士蠲。
狐偃被讥捞富禄,
之推不屑弃官缘。
侍君耿耿忠贞贵,
为国拳拳壮志坚。
王府小宵争阔利,
绵山贤辅隐峰巅。
古仙怎晓千年过,
国贼偏能世代传。
老子用权掏府库,
儿孙仗势霸仓棉。
受欺百姓生生苦,
被压苍生日日煎。
大殿君王传赏赐,
山中愚宰拒恩筵。
感恩圣主全山觅,
拒奉忠臣数岭旋。
漭漭木林封道路,
苍苍云海护旌旃。
愚臣拙计烧山驱,
昏头依法纵火燃。
烈焰焚天三昼夜,
焦躯依柳一株边。
铮铮铁骨横天立,
赤赤丹心残照宣。
得道虎狼穷窃国,
轻身豪杰不稀钱。
洁身自愿浮财弃,
重义甘心性命捐。
肺裂肠穿生悔恨,
天塌地垮念忠仙。
半截焦柳英魂竖,
百世寒食祭大贤。
注:
1.壶叔:重耳逃亡期间的五位伴护人之一。重耳回国登位成晋文公后的首位索奖者。
2.狐偃:重耳的舅父,伴护重耳逃亡,重耳登位后他也挟功勒奖。
3.之推:介子推。重耳逃亡中最重要的伴护者。一次重耳几天无食饿昏倒后,之推割下大腿一块肉同野草煮熟将其救活。他认为忠君应发自内心,索奖求封为不耻。
4.旌旃: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旌旃》:“旌者,表贤人之德。旃者,善也,以彰善人之德。”古人常以“旌旃”表大贤大善之德。
(辰龙请明作于新宁河畔)
悲重偏逢雨盖天,
清明祭路湿潺潺。
满腔情愫遭泥泡,
一夜相思被水湔。
不念煎熬年月苦,
还教再会眼前悬。
横瞪上帝无人性,
阳界阴间概不眠。
(辰龙清明作于新宁河畔)
七律·寒食祭
柳摆寒丝雨送愁,
风摇荒㙇恨难休。
今天沉念轻烟罩,
过往相思重雾收。
一夜凄怀遭雪盖,
百年诗祭付泉流。
唯瞋丘下萋萋草,
春到疯疯挤坟头。
(辰龙寒食日作于新宁河畔)
每到清明分外思,
一场缘聚贵相知。
贤淑总有温心烫,
刁野横遭火目欺。
去者今生恩德厚,
遗人来世性情痴。
为何人活迷初见,
雁塚同杯共赋诗。
(2024年4月1日作于接龙桥村)
七律·诉情
风雨无声泪自收,
寒烟冷柳倍添愁。
土中故旧魂安睡,
尘世残躯怨不休。
情重何如云彩散,
悲长咋似水波流。
年年春季堆孤㙇,
款款音容抓白头。
(2024年 4月 2日作于新宁河畔)
七律·上坟
天晴下雨概清明,
跪拜焚香泪洒荆。
塚上青草枯几度,
土中野鬼谓何卿?
只求往后福安佑,
还记当初冷目瞪?
傍晚纸灰燃未烬,
夜间麻将脆声声。
(辰龙清明前作于接龙桥上)
草菲林翠艳芳桠,
七字诗飞七岭花。
唐女秋千杨柳越,
宋儒词赋杏桃斜。
阔儿思乐寻仙境,
贫叟查春步峁洼。
天静天蓝天浩渺,
清山清水泡清茶。
(辰龙寒食日作于小平桥)
七律·山风
稚嫩身躯染土红,
永留南国伴山风。
当年战死烽烟里,
今世生存碑石丛。
谁记芳华写壮伟,
唯听老母哭儿空。
天天松吼滔难息,
夜夜孤魂抽泣中。
(2024年 3月 31日作于新宁河畔)
七律·小河
二月春光最好天,
小河轻荡柳丝帘。
飞漂白浪今还在,
戏水青鱼又入缘。
想问游鸭何代崽,
欲知霞彩哪年笺。
波清岸绿湾依旧,
黄口撒欢蹿眼前。
注:“飞漂”,指儿时跟小伙伴们在河里打水漂,抓鱼摸蟹的趣事。
(2024年 3月 30日作于新宁河畔。)
【作者简介】
潘启剑,川东大巴山人,1956年 11月生。二十三年军龄,立三等功六次。参加八里河东山轮战荣立二等战功。服役期间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任《解放军报》特约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记者数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记者。1998年因病重从正团职退役回乡静养。
著有《士兵大森林》、《大唐边塞诗名篇鉴赏》。现闲居野村,好诗词,作品散见于《寰球经典文学》、《中外诗人》、《上海头条》、《东北精华》、《文海雅情》、《当代文艺》等。闲人闲心闲笔写闲词,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