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里长城
推荐人/田国昌
长城,上溯到西周时期,从春秋战国至清朝,延续修筑2000多年,长达2万多千米。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长城修筑,"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重要经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无论是从黄河以北至大漠塞外,或起伏于山岭脊背,或以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为天然屏障,都如李白在《蜀道难》中所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历经烽烟千疮百孔,烙印于华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它广袤万里之浩大,气势磅礴之厚重,撼九州之雄姿,涅槃崛起之精神,震惊世界,彪炳史册。在它厚实的体魄与雄壮的灵魂感召下,多少文人墨客透过它的青砖石墙,写下历史巨篇,笔势更傲然,心胸也宽了。
登上长城任一处小憩,皆仿佛坐拥群山,视野极其开阔,令人无比惊叹。那山头云蒸霞蔚,远处山谷宛若在画笔润色下油画般意境。
晴可览层峦叠翠,雨可望山色空濛,令身心安然。尤其雾气渐散,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之仙境一般,更是顿感画中游,自己便是画中人

偶见石缝间青苔,如同砖瓦封藏的时光。这座万里长城,承载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没有这些修复且保护完好的烽火台、炮楼,以及城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回到司马迁著书,李白赋诗时的错觉。一砖一石都完好留存着旧时的模样,印着峥嵘岁月。倒带记忆片段,沿着时间的长河,从昨天到今天,向我们无声讲述着久远的故事。拼贴还原出一个昔日的现场,回放给我们警示,又让我们自豪。铭记历史,拥抱新时代,以生生不息的活力,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长城脚下林海生机勃勃,山山岭岭枫叶正红。从亘古走来,既气势磅礴,又傲然娇美,如诗如画。

"长城",是蜿蜒在我们心中的精神与动力。它是澎湃于波澜壮阔的渤海之滨,奔腾在滚滚黄河之彼岸,飞舞在大漠孤烟之塞外,起伏于拔地而起的山岳之巅,穿过尘土飞扬之古道的"中国龙"。那穿透九州的一声长啸,灿烂了华夏历史,在烽火硝烟中涅槃,磨砺了我们的意志,以不屈而崛起的雄姿震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