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 思
又一个清明节到来,我们来到父母的墓前,儿孙们为坟墓添土、压低钱、摆放祭品,内心深处默默的与父母和在这里的先辈沟通,期望后辈平安幸福,家门兴旺。父母已离开我们多年,可他们的音容笑貌却牢牢印记在心里,优良品格时时都在感染着我们。
曾经听长辈诉说,1946 年 3 月,那是一个夜黑风清的春日,睡梦中隐约听到低沉而又清脆的敲门声,父亲起身出去想看个究竟,可这一走就没回来,奶奶于天蒙蒙亮时出去寻找,在本村西庙找到了长子,那里有本村的几个青壮年,还有从西山过来的武工队(白天因南山上驻扎有国民党 208 师部队,八路军不宜公开活动)。当时父亲身上穿带很是单薄,两只手紧搂着双肩有点瑟瑟发料,他告诉老娘,武工队已经跟他们说妥,马上就随武工队人员去西山,奶奶赶快回家给他拿件挡寒的衣裳。就这样,父亲走上了革命生涯,开始是区小队,以后编为县大队,再后来扩充到了北岳军区第三分区独立营。
1947 年父亲在京西古刹大觉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革命的道路上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他所在部队在京西昌宛一带频繁活动,参加过京郊各种战役,负过 3 次伤。
全国解放前夕,父亲被改编到华北军区坦克一师步兵团无后座力炮连。由于政治进步、军事过硬,先后当过班长、排长、连队指导员。也曾在天津北郊、蓟县、南口等地工作过,以后转业到海淀区粮食局,最终在粮食局下属的苏家坨粮管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休,后改为离休。
离休后,父亲为了锻炼身体,特意购置了一个背筐,一个粪勺,只要身体允许,就到马路上捡牲口粪,这种做法并不是想挣几个钱,就是图有个营生,免得把自己闲残废了。他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可年轻时的记忆却很清晰,每天生产队上班的钟声一响,他就会第一个蹲到大槐树下, 有人一到,在生产队长没派农活之前,他就给大家讲起革命战争的老故事,有些社员听了不下十几遍,但仍不愿打断或走开,人们把尊重前辈体现在认真倾听上,这也确实让老父亲情绪高涨, 天天出来宣讲一番。
父亲获得过四枚军功章,在八十年代后期, 区老干部局姓何的同志来家探视慰问时,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展品征集了去,这给后人留下的物证也让我们全家感到自豪和骄傲。
纵观父亲一生不懈追求,半生戎马生涯,他在为推翻“三座大山”和实现中国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父亲临去世前深情的对子女们说“ :这一辈子虽然受过一些苦,但老来儿孙滿堂,吃喝无忧,我真是太知足了。以后我不在了,你们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在廉洁自律上做出个样来”。
父亲不过是共产党领导下,万马军中普通一兵,但透过他人生轨迹,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者前赴后继的英雄业绩,也看到今天的和谐社会来之不易。
母亲是个苦命的人,还未成年,因家境贫寒17岁就找了人家出阁了。母亲又是个幸运的人,老来有村里发的退休费、补贴费和政府发的遗属费等,自己零花有余,可惜好日子刚刚开始就撒手人环, 驾鹤西行了。母亲出嫁那年月,正是国运衰败外敌猖厥的时候,家家户户怨声载道民不遼生,她进了顾家的门,除公婆之外还有爷公在世,下边有三个小姑子一个小叔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公公在外当厨子,争几个钱除自己花消外,给不了家里多少。丈夫开始挑着八根绳当个小货郎,后来参加了革命当了八路军,家里的窘境不言自明。老妈头胎生了个儿子乳名叫“小结实″,按理说应全家欢喜,可就是因为太穷了,一没有奶水二没有吃食,可怜我那命苦的哥哥,还没来的及起大名就过早的夭折了。后来,生活条件有所好转,老妈又生了两男三女。
母亲是个有追求的女性,1949 年 4 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 25 岁。当年国共两方面在京西一带拉据战时,她冒着生命危险给昌宛县大队的战士送过饭,她曾抱着女儿,背着小米到门头沟的斋堂开过会,她也曾配合工作队在村里闹土改,她还曾带领大家加入初级社、高级社直到人民公社。在“大炼钢铁”中带头砸碎自家的饭锅。在解放前后一直到人民公社,她都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那一年冬天,北风削脸地冻天寒,站在地头一会儿都会把手脚冻僵,母亲硬是和社员们一起,在兴修水利的年代,战天斗地肩挑人扛抡锹倒坎,大干在挖掘南干渠的工地上。手背冻裂鲜血浸出她全然不顾,早来晚走上班一身泥回家一身土,下班还要操持一家人的吃喝,用自己行动感染着周围的群众和自家的孩子们。
爷爷、奶奶相继于七十年代去世,孩子们也一年年长大,三个姑娘先后出阁,父亲也在北京“亚运会″那年离开人世,我们兄弟俩都已成家,母亲的 衰老曰见明显。
2008年 12月,老娘患了普通上呼吸道感染, 在本村输了几天“头孢",可病情不见好转却逐渐加重,等出现了浅昏迷之后,我马上从苏家坨卫生院请来大夫会诊,开了点保脑药品又输了三天,最终无回天之力,于 12月 22日中午与世长辞。
父母均已离我们远去,只留下难以磨灭的感怀,如今儿女们已从过去的村庄搬进了社区楼宇,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希望故去的先人们在天之灵安好。前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理想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长辈们朴实忠厚的性格,清廉奋斗的干劲,给我们这些后人树立了榜样,我们要高举旗帜,在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顾胜国 网名: 逸致斋主 一个文学爱好者,善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字里行间多带乡土气息,以乐观的心态调剂个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