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勇
一阵微雨,润泽了春山,也打湿了我致雅的情感。流转天涯的脚步,从来无畏岁月的沧桑与孤独。难得此时,没有了昨日的匆忙,我欲找寻一段散满诗意的梦中之旅,四月的芬芳,心之所向。
漫无目的,随心而行,只要远离了厌烦的喧嚣,自然有我赏析的风景。于是,效仿一下游方之士的潇洒,带上那种放达不羁的飘逸,恋异乡风情,我独自走进了略带着寒意的——清明烟雨。
天地苍茫,于陌上遥望,烟雨凄迷,自会滋生几许难以控制的离愁与别绪。再看,早已被笼罩在云雾里的苍林和远山,更像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随心所欲,水墨淋漓,那仿佛是一位丹青妙手出神入化的晕染,其间融汇着浓淡相宜的色彩,就在这无边的烟雨中缓缓地洇开。
幻化无形 ,时光如梦。渐行渐远,乐不思归,一个人又何异于那只飘摇的白鸟,沉迷着行云与流水。于是,从容不迫,纵情丘壑,我选定了一条蜿蜒的小路,登上了一座相对平缓的高坡。风月无边,飘飘欲仙,我仿佛就是一片出岫的云朵,饱览着风光无限的山河。
一树海棠,乍开含露,香衣秀影,扶风轻舞,宛若一个从古风诗词里脱影而出的女子,娇艳欲滴,粉面红妆,她就是那么脉脉含情的出现在我走过的路旁。异代知己,遐思遥爱,那是温文尔雅的窈窕淑女,在千年的诗行里从未有离开。或许,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或寄于一物一景,或托于一人一梦。
驰骋想象,放眼天涯,寒食东风,林杞之下,江南已是无处不飞花。而这当前的一幕,却蕴含着别样的风雅,仿佛那无尽的残红零落,伤情亦如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心如止水,可以毫不在意的面对这世间的悲欢与离合。
烟雨蒙蒙,空山寂寂。故此,伴随着愈发凝重的气息,一些哀婉的词句便成了笔下的主题。沉心若水,肃然而行,只为无心相逢,却又有缘遇见的荒冢。情已至此,但诉衷肠,在这阴雨绵绵的清明时节,不知有谁会遗忘,遗忘了先人长眠的地方。
爆竹声声,轻烟漫漫,那是迭新的告慰,那是浮动的情感,那是共鸣的思念。只为一脉相承,只为骨肉相连,只为蓦然回首,一声长叹。前尘历历,旧梦依依,那是周而复始,那是始终如一,那是日光和月华在岁月的肌理中刻下的记忆。
稍作停留,继续前行,我就是喜欢在如此清幽的山野之中,去感受那种特有的宁静。穿过风雨,感今怀昔 ,我突然间觉得最抚凡人心的,还是那些在民间流传的老理儿和旧例,就像这代代相传的香火,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清明家祭,它不仅体现出了孝道礼仪真正的含义,更弘扬了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和民族之间的凝聚。
油然而生,感怀《清明》,再次回首,我终于体味到了笔墨陈情,古人诗意的凝重。慎终追远 ,异流同源,安故重迁 ,我心不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民俗风情,更是一道万古长青的风景。登上高处,静观远看,山的那边,若隐若现,那里又是一个恍若隔世的古镇。遗风古道 ,清幽绝尘,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满怀清愁的过客,酒家借问,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字/独步江南
——图片/源于网络
——湖北/麻城04/03午后落笔
朗诵者石翠红:河北省遵化市第三中学音乐教师,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合唱协会会员,唐山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唐山市声乐家协会会员,燕山诗书画印研究院朗诵艺术研究中心秘书长
本文作者:
张少勇(笔名独步江南)
遵化市作家协会会员,燕山诗书画印研究院院士。
爱好花草盆景,书法绘画,金石篆刻,散文诗歌。情怀恬淡,情迷江南烟雨,醉爱江南山水。每天在漂泊的日子里续写一段所爱的文字,自不负流浪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