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父亲
作者:饶晓辉(江西)
无穷无尽是离愁
天涯地角寻思遍
千山万水心孤寂
心中愁绪是想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中国人这个传统思亲念祖的节日里,倍加怀念我逝去多年的父亲。此时此刻,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父亲啊,我真的好想您!记得以前我在他乡工作每次回到家里,看到你,感到好踏实好安全。都说好人命不长,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您一生忠厚善良,童叟无欺,白手起家,孝亲敬友,却早早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每每听到有关父亲的歌曲,我脆弱的心总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一晃,父亲离开我们就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忆起英年早逝的父亲,我的眼眶噙满泪水,过往父亲对儿女的点点关爱,便会一幕幕在眼前再现,仿佛就在昨天……
总以为时间还很长,总以为下一次会好好地陪着您,我总以为啊,却就这样失去了所有。有您的日子,我总是那么无忧无虑;有您的日子,我总是那么自由自在;有您的日子,我总是那么无牵无挂。人啊,往往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故事也往往是重复上演。从小到大都在父亲的呵护下成长,从小到大都在父亲慈爱里度过,现在失去了,我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孤舟,无从靠岸。

父亲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尽管父亲有兄弟姊妹五个,且父亲排行老大。但由于父亲从小头脑比较聪慧,在那个艰苦的年月,父亲特别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并没有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帮忙家里放牛,打草,干农活之类的事,而是一门心思读书。从村里私塾学校一直念到东乡一中,成绩都很优异。但由于当时部队来东乡一中征兵,父亲满腔热忱报名参加了征兵体检。当获悉体检合格通过后,父亲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放弃学业弃笔从戎,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军入伍后,由于父亲是从学校去的特招兵,加上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便被按排在部队政治处搞宣传兼电影放映员。数载军旅历练后,父亲退伍回到了家乡,并被安置在当时的东乡县电影公司工作。回地方工作后,父亲便与母亲(系父亲在东乡一中的同学,母亲祖藉四川仁寿,当时外公随同前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在东乡红星垦殖场开发红垦事业)成家结婚,且养育了我们兄妹七个。父亲对我们兄妹几个既疼爱又严厉,经常教育我们要有一颗爱国爱党,知恩感恩的心。在父亲的熏陶下,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的我,也投身于绿色军营,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我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我们的敦敦教诲,从上学到参军,从部队到地方,我不敢说做得最好,最出色,但扪心自问,我无愧于心。

感谢上苍与父亲相遇,让我们今生是父子且情同兄弟,如果有来生,您还做我的父亲,让我好好孝敬您。
父亲啊!不止是在这样特别的日子才想起您,我每天都会想起您的,永远记住您的,永远,永远……(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