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聘请王树国为福耀科技大学的校长,校长一词更火了。
古代官学校长称国子祭酒,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当了皇帝,老师也可能就是宰相。私学称山长,自从孔子杏坛设教,私学兴起,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代代相传,把儒家文化发扬光大。
四大书院,我曾到过白鹿洞书院,也到过武夷山朱熹的武夷精舍,师风纯正,学习氛围浓厚,人才辈出。
西学东渐,校长一词传入中国,最有名的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者非大楼也,而是大师也”。旗下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之,鲁迅等。毛主席曾作过图书管理员。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清华北大南开大学组建西南联大,梅贻琦首任校长,在那样的条件下培养了杨振宁、李正道,两弹一星众多专家学者,革命家彭佩云,还有散文家汪增琪等等。
陈嘉庚下南洋赚钱了建立的集美中学,厦门大学。
黄埔蒋校长,培养大批军事人才。他的弟子陈庚北伐时救过蒋的命,按理说跟着老蒋飞皇腾达没有问题,但陈庚却跟着共产党。甚至是被抓,毅然决然要离开蒋。周恩来是黄埔的政治部主任,也没有跟着老蒋走,坊间有句话,周跟着毛毛赢,跟着蒋蒋赢。
毛主席办过农讲所,在延安抗大讲过课,延安中央党校任过校长,而周恩来陈庚一直追随毛主席,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革命的目的,为公乎为私乎,为民乎为己乎!
曹德旺2021年捐资100亿建福耀大学,聘请王树声为校长。一个人发财了干什么,曹德旺和许家印就是显明的对比,曹德旺有钱了捐款地方建设,捐款福利基金,最重要的是捐款办大学。许家印也捐款,是为他自己更大的利益,特别是组建歌舞团,一是享受,二是拉关系,搞不正之风。
这里面太复杂,太麻烦,不说了,咱也说不清楚。
但有一点可以说,可以比,那就是境界,人品!
王树国,给个副省长,党政是主流,有多大的升迁空间,他却要到大学当校长。特别是到西安交大当校长,我曾经与交大有业务往来,从书记校长分管校长,到学生处长财务处长都接触过。同时,我也算是交大的学生,退休了,校友会每年还发信息问候。所以,对交大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无缘见到王树国校长。从感情上是亲切的,有他的视频也看过不少。
王树国校长的贡献影响力很大,退休告别的场面很感人。退而不休,又被曹德旺先生聘请当校长,校长和校长不一样,退休和不退休不一样。而王树国校长退休了更别样。说明了什么,说明曹德旺先生与王树国校长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为了学子,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其实,我们家与教育也是有很大的渊源,我曾经写过我爷爷为乡里办的三件大事,修水渠,建学校,搞绿化。我爷爷牵头建学校,我父亲是这个小学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帮助和带动了十里八乡的孩子走进学堂。我爷爷是学校理事会的理事长,后来改为贫管会主任,直到去世。
我父亲叔父都当过老师,任过校长。
因此,我在我父亲组织编写的族谱上恭敬的写下“先人积德,后人得福。”
我也当过培训中心主任,也有人称校长,我们培训中心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搬迁改造,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培训规划建设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被总行验收确定为国内四大培训中心之一。我们培训中心被总行评为先进集体,我也被评为先进个人。
我们研究确定了学员走到哪里,管理服务跟到那里;抓两头,新学员开班,我亲自主持开班,把学员当成自己的孩子,带着感情讲,如何学习,尽快适应工作,如何处理各种关系,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从学习到做事,到做人,倾心倾情。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总结经验等,尽显婆婆嘴,妈妈心,子女爱。十几年过去了,有的已经成长为业务经理部门副总。
二是亲自主持总行级的开班,了解业务发展的趋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往后的培训更有针对性。
一个重点,学员来自总行,全国各地,全球各个分行,如何吃好是重点,使学员安心学习。
最难忘的是组织参加服务到清华、浙大、厦大的高级培训班。我比较自由,想听的课去听听,也能自由参观走动,对三大院校有点了解。我还到陈嘉庚纪念馆参观,很受感动,很受教育,还写了篇小文章。
退休已经快十年了,北漂看孙子,喝茶读书写字,在陶然书苑搞了书法展。参加大吉巷墨香书画社,被聘为书法老师,义务教了两年多,去年又被推选为社长。我们的学员有三高,高寿(有八十多的),高职(有司局级的),高文化(有教授的),逼迫自己学习,帮助其他人提高,组织策划展览等等。有事干,不闲着,贡献点余热。
从基层做起,从基础教起。
成就了别人,成就了自己。
当然,比起我爷爷及父辈,功德没法比。
比起王树国校长,那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火柴虽小,能点燃熊熊烈火,蜡烛虽短,也能照亮房间。位置能量不同,而心相同。
曹德旺王树国相得益彰,功德才情,让校长二字放射光芒。我这个不是校长的校长也感到有光。
教育是点亮心灯,能打开智慧之门,教育是积德行善,快马加鞭不松劲。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方不负校长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