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背景音乐《故乡情》(王珺)
·
黄亭市古镇拾遗
·
【吴人豪】
·
盘古岭下,湘乡坡底,一条光溜溜的青石板路横穿街中,两旁青砖木材结构的商铺林立,街道上乡人贾客川流其间,周围青山绿水,被盘古、马山、岩山、霞山、竹山五岭环抱成“五马露槽”的风水宝地,这就是我的故乡,当地远近闻名的宝庆重镇黄亭市也。明末清初,祖公逃荒到此地卖水度日,爷爷打牌为生,直至父亲吴公苏章才初振家业,挂牌“文星祥”书店经营文房四宝,及活字印刷。由于奶奶和母亲的能干,并开有槽坊酒家,到我已第四代了。
年幼时我跟随爷爷整日奔走在这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见到不胜其数的古迹、遗址,像什么三个半倒砼子啦,四条水弄子啦,五个驻马鼎,六扇闸子门,三宫会馆等。其名称别致,风景更胜,令我流连忘返,至今记忆犹新。
若提起小镇的历史,颇值一提。小镇古为南蛮三亩之地,时至明洪武朱元璋封其第十八子朱梗为岷王,建王府于武冈,将传邮驿站命名为王家亭子,因黄王音相近,在称亭建市后,名曰黄亭市,距今已五百年矣!
黄亭市乃移民小镇,明末清初,先民们为避战乱,从江西、湘乡、祁阳、涟源等地纷纷迁来定居。他们带来了各地的文化、文明与习俗,在这个相对僻静的弹丸之地,相濡以沫,和睦为邻,使小镇初具规模,商贾渐至,文人墨客来访,古镇日胜一日,人丁兴旺,各大小商铺名称牌匾、字号盈目,诸如:资文堂、福幸斋、泰和祥、白云堂,正兴祥、星君宫、繁衍斋等几百块之多,还集资修建了龙城宫、五圣宫、洞天宫等同乡会馆,配有大戏台,皆是画栋雕梁,青瓦飞檐。佛道二家也纷纷前来修筑道观,如真宇庙、真人殿、火神殿、骑龙庙、福德堂等,一时香烟袅袅,经钟声声,逢年过节,扎故事,踩高脚,舞龙戏狮,鞭炮喧天,煞是热闹。黄亭市古风幽雅,连片木屋,几百年未有火患,夜深悠悠,打更人脚穿防滑木屐,背悬桐油灯笼,一路唱着“各家各户,小心火烛,防匪防贼,人人有责!”,声音伴随着锣声时远时近,消失在深街暗巷。
黄亭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诸如茶油、花生蜂蜜、豆豉、生漆桐油、稻米、辣椒生姜、牛皮山货、药材、煤炭、染布麻帐木器等特产,还有唯一制作独特的篾糊油箩,远销益阳、汉口、广东,苏杭等地。正由于南来北往的商旅众多,各地方言汇集,当地居民的举止言谈呈现三怪现象:
其一,人名别号怪。流行给幼童取乳名的风气,据说呼叫奶名好带养,可长命百岁。因此,一旦婴儿落地,就被家主或接生婆信口拈来。什么糍粑,爱姑娘、东菩萨呀!付几怪,水豆腐、银挑挑、赛爷胡子呀!麻娘,三竽子、根八爷、细毛驼、落巴恒,犟牯子、稀啪烂、智佬爷、颤战梧、正驼子、羊牯子、汉老毛、蛮牛、骚鸡公、毛三卒、麻狗仔、銅罐罐、弓驼铁、落巴恒、四落巴,井水麻蝈、等!怪名多不胜数。民国初期,不少洋教士也窜至此地传圣,为小孩取名叫鲁迦•约翰,马可•保罗等,形成中西混合,怪名多不胜数。
其二,语言怪。吃了辣椒后就说,辣呵呵哩仔;看到一个壮的东西就说,壮坨坨哩仔;还有诸如细磨磨、肉巴巴、嫩滑滑、凉悠悠、黑糊糊等。人和物特漂亮,就说乖态尽哩仔。不好看就叫丑八怪哩仔,若长得纤瘦无肉,就说尖嘴腊猴哩仔。几乎每句话都沾上“哩仔”二字,听来饶有地方兴味。不过初来乍到,怕要费些耳神了。
其三,天热喝水怪。镇中以往没有自来水,上有沙子井,下有太平井,二井水清如镜,甘甜幽凉。炎热天,每户都备小竹勺,渴时见有人挑水经过,便急冲于前,在后桶中猛舀一勺,失者骂句粗话,得者便哈哈大笑,扬长而去,吝啬鬼则转动着双桶,或用荷叶盖面,或飞走。路远者到家只有半桶了,这是常见之事。
·

·
孩提时代已经远去,木板墙上的涂鸦渐渐模糊,然而我童年时代见到的那座整洁的老街,在记忆中却还是那么的清晰,尽管眼前如此破败,但我知道,我的艺术之梦正是在这里升起。
·
(编者注:黄亭市古镇,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镇。)
·
※ 作者简介 ※

【吴人豪】1946年生,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人。汉族。知青。人民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副主席、珠江书画院副院长、宝庆书画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唐国安纪念馆艺术总顾问、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邵阳市美协雕塑协会主席、半饱斋会长。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肖仁福作品
点击链接-张正清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搏命梅山女》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