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研读心得(一) 王楼
序:近日由内蒙古诗词学会微刊推出[盟市集萃]包头市诗词。我认真阅读了此期微刊所有作品,从中精选了几首,谈谈我的学习心得,同时也分享给众诗友。
(一),雪后小院
李韬
璇花一夜涤埃尘,
玉树琼枝景气新。
篱畔阶前何忍扫,
留分洁白养精神。
阅读心得——
读罢此诗,我为之一震。作者纯真的感情打动了我。
首句告诉我们一夜的飞雪涤净了世间尘埃,净化了空气,优化了环境,这已是对雪的赞美。句中“璇花”比喻雪花,“璇”即美玉。第二句用“玉树琼枝”比喻雪后的美景,贴切形象,一言以蔽之,做到言简意赅。第三句是个反问句,“何忍扫”,意为怎么忍心扫呢?用反问句目的在加强肯定的语气,强调不能扫。那么为什么不能扫呢?第四句作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留下它用来养精神。用雪养精神的提法真乃奇思妙想!其实作者是为委婉地表达对雪的珍爱之情。
这首诗写雪没用一个“雪”字,言爱更未用一个“爱”字,这正是此诗的奇妙之所在。
再者,四句诗有陈述句,有描写句,还有反问句,做到句式多变,文脉迭宕起伏。
每次读桃桃的诗,都有意外的收获,我喜欢桃桃的诗。
(二),鹧鸪天.雪
王彩霞
彻夜天公撒玉沙,银装世界惹悠遐。一风吹碎枝头蕊,双手拈柔路上葩。
眸远望,脚轻拿,满怀笃爱对朝霞。兴来不惧隆冬日,更喜红妆戏树丫。
阅读心得——
王彩霞的诗我读了许多,也受益最多。我入诗社后,第一个吸引我写诗评的就是彩霞女士的诗——《晨曲》,那是一首七绝,我一读便被作者语言的朴实、清新而又凝炼,且富诗意所折服了。从此,我就拜王彩霞女士为师,主动和她联了微信,时时向她求教。而且她的诗我每首必读,且收藏。
话扯远了,书归正传。读《鹧鸪天.雪》这首词,我又学到了不少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上阕,首句用了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写雪下了一夜,第二句用“银装”比喻积雪覆盖山川的美景,这已融进了作者对雪的怜惜之情。又用“惹悠遐”表现那银装世界勾引起了作者悠远而奇幻的想象,其间也自然流露出了对雪的钟情。三四句又用“蕊”比喻树枝上的积雪,用“葩”比喻散落在路上的雪,这蕊、葩都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事物,无形中注入了作者的“爱”。且这两句对仗工整。
下阕,开头一句“脚轻拿”正是出于对雪的珍爱,好像生怕踩疼了它。第二句“满怀笃爱”则直抒胸臆,表现对雪的爱。且“爱”前用“笃”这个程度副词作定语,更表现了爱的深沉。第三句写为了赏雪不惧隆冬严寒,这当然也出于对雪的爱。最后一句写红妆戏树丫,这“红妆”恰指作者本人(我记得当时作者还发了戏树丫的照片,地点植物园,作者身着绿色长羽绒服),句中“更喜”又表现了喜欢的程度非同一般。
由以上解析,可以知道,题目是《雪》,而贯穿全词的感情线索是“爱”,是对雪的“笃爱”。
第二点值得学习借鉴的是作者善于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这一点在上面分析中已一一提及,就不再赘述。
第三,语言通俗,清新,明快,又富于表现力。如“脚轻拿”三个字,全用口语,却把作者对雪的珍惜自然而然地蕴含于字里行间。再如“兴来不惧隆冬日”“更喜红妆戏树丫”,也基本都是口语,却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对雪的挚爱之情。
第四,主旨鲜明,笔墨集中。全词字字句句紧扣中心,无一赘余词句。文不扣题是写诗词之大忌,可有些习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有时甚至全诗(词)远离主旨,另起锅灶。这样的作品文句再好,也只能扔进垃圾筒里,因为犯了大忌。
(202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