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相逢唱诵团总创:喜羊羊

喜相逢唱诵团核心团队

第五集《玄奘之路》
第一节8人
1银杏树
2建设中华
3落英缤纷
4沧海一声笑
5志敏
6锦绣前程
7微尘
8翠叠老树

《玄奘之路》解说词
第五集 穿越草原
第一节
1.银杏树

公元628年的夏天,西行的玄奘翻过了雪山,来到了中亚的第一座城市--碎叶。自从离开大唐以来,时间已将近一年。
中亚草原的霸主--西突厥人将王庭建在碎叶,突厥可汗在自己的大帐召见玄奘。游牧民族一般居住在简单的毡房,令玄奘意想不到的是,可汗的大帐非常华丽。
玄奘发现:“可汗居住在一个巨大的宝帐,宝帐装饰着金花,灿烂夺目。”
这位突厥的领袖在历史上被称为“统叶护可汗”。当大唐在东方崛起的时候,统叶护可汗在西方开疆拓土,建立了西突厥帝国。为了牵制共同的对手--东突厥人,西突厥和大唐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
2.建设中华

玄奘在欢迎宴会上看见了大唐的使节。玄奘不仅是大唐的僧人,而且是高昌的王弟。高昌王不但写了言辞恳切的国书,同时又上贡了大量的丝绸和干果。显贵的身份,厚重的礼物,可汗对玄奘另眼相看,态度非常热情。
玄奘记载:“在可汗眼里,印度酷热难耐,那里的人肤色黝黑,赤身露体,根本不值得一看。”
可汗对印度充满了偏见,他建议玄奘不要前往那里。尽管如此,玄奘仍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支持。
可汗选派了一位曾经到过长安、通晓各国语言的军人,护送他们穿越广袤的西突厥帝国。夏天来了,炽烈的太阳照耀着中亚的大地,玄奘的队伍离开了碎叶城。
3.落英缤纷

对于中国人而言,碎叶是一座难以忘怀的城市。在危机四伏的西行路上,玄奘在这里得到了西突厥可汗的保护。玄奘走过之后半个世纪,大唐开始在这里修筑城池、设置官署。中原的僧人也不远万里,前往碎叶弘扬佛法。
碎叶城外的这座佛教遗址,就建造于女皇武则天时期。公元701年,在玄奘走过之后73年,李白在碎叶出生。或许,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城市,培育了诗人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4.沧海一声笑

离开碎叶不久,就到了“千泉”。方圆二百多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泉水形成很多湖泊。突厥可汗每年来这里避暑。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玄奘在中亚的大草原上穿行。在今天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他竟然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小城市。
从千泉往西到达小孤城。这里的三百多户人家原来都是中国人,被突厥劫掠到此。他们占据了一座城池,团结在一起,一直生活在这里。衣着虽与突厥人相同,而语言和行为规范,仍保持着汉地传统。
5.志敏

赭时国方圆1000多里,有几十座城池,各自有君主和酋长,但全部隶属于突厥。
赭时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附近。在中国的史籍里,赭时国被称为石国,汉人中许多石姓人的祖先就在这里。
进入大沙漠,风沙弥漫,看不清道路。只能看着大山,寻找尸骨辨别方向。这样走了500里之后,到达飒秣(mo4)建国。
6.锦绣前程

一路跋涉,玄奘终于来到了中亚最富传奇色彩的城市--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七世纪,这里就有了城市。二十世纪,前苏联的考古学者发掘了这座掩埋在地下的废墟。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撒马尔罕,希腊文化开始在这里生根。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撒马尔罕逐渐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古城的东门叫中华门,来自长安的丝绸,曾经从这里进入撒马尔罕,最终抵达罗马。“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机巧之技,特工诸国”。
7.微尘

玄奘发现,撒马尔罕的手工技术,在各国中最为精巧。居住在撒马尔罕的,正是声名远扬的粟特人。他们不仅能够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而且主宰着丝绸之路的贸易。粟特人是天生的商人,他们热衷于追逐财富,又具有冒险精神。从东方的长安到西方的罗马,他们往来奔波,昼夜跋涉……时隔1000多年,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人们仍然能够感觉到历史的传承。
“所有胡人国家,都已飒秣建国为中心,仿效它的行为举止和制度规范。国王英勇豪迈,邻国都听从他的命令,武士勇猛刚烈,视死如归。”
8.翠叠老树

然而,撒马尔罕国王并不欢迎玄奘,他的两个徒弟甚至遭到了当地人的围攻。公元七世纪早期,在这个中亚最大的国家,人们信奉的不是佛教,而是拜火教。
“国王及百姓不信佛法,都是拜火教徒。寺院有两所,但没有僧人。”
在当地的博物馆,仍然保留着不少拜火教留下的痕迹。在拜火教徒看来,佛教是异端,必须打压。当玄奘的两个徒弟去废弃的佛寺礼拜时,当地的拜火教徒开始围攻。玄奘在高昌剃度了四个徒弟,两个冻死在雪山,其余两个跟随着师傅,一路走到了撒马尔罕。
玄奘写到: “我的两个徒弟被拜火教徒用火把驱赶,差点丢失性命。”

审核:喜羊羊、真诚靓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