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继往开来)
·
推介程凯华教授主持编著的两部辞典
·
【李婷】
·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而言,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现代文学刚诞生不 久,研究者们就开始了新文学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夯实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史料基础。创造社与新潮社等文学社团纷纷编辑出版新文学丛书。这些丛书就带有史料汇编的性质。到 1930 年代赵家璧组织策划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可以说是新文学史上第一次大型的史料汇编。此后由于历代学者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让现代文学这门年轻的学科逐渐厚重。
对史料孜孜以求,搜集、考证、甄别、整理史料,一丝不苟。这是老一辈学者严谨的、求真务实的学风。程凯华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学风。在这方面他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其中编著、出版了 2 部辞书就是令人瞩目的成就。
辞书是记录和传承科学文化知识的不可替代的载体,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历史的见证,是极为珍贵的史料汇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程凯华教授十分重视辞书的作用,并且身体力行,默默耕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与人合作编著了《中国现代文学辞典》,由华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部辞典近 70 万字,收录词目 1046 条。所选词目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比较大或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社团流派、文学运动、杂志期刊,常见的名词术语、文学史著。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并附录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事记》。如此一部史料翔实、释义精准、通俗易懂的辞典,曾获湖南省文学学会优秀社科成果奖。
·

·
上个世纪末,程凯华教授又和邹琦新教授通力合作编著 了《中国话剧辞典》,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程、邹二位教授从 1989 年开始酝酿策划编撰,到 2000 年完成写作付梓。整整花了 10 年的时间和心力,真是 10 年磨一剑!
这部辞典 81 万字,共收录词目 1400 多条。所收词目时限 起于 1907 年,迄于 1999 年。内容包括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话剧艺术家”:介绍中国话剧史上影响比较大或在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话剧作家、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戏剧活动家,包括他们的原名、笔名、艺名、籍贯、生平事迹、艺术创作活动等。对于著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略作评价。第二部分为“话剧作品” :介绍剧作家的重要作品发表的年、月和期刊,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三部分为“话剧人物形象 ”:对话剧作品中的主要或重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典型意义作出简明分析。第四部分为“话剧社团·流派·学校·期刊”。第五部分为“话剧理论和研究论著”。第六部分为“话剧名词术语”。
这部辞典对整个 20 世纪的话剧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选择、梳理、分析和评述。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现了编撰者独特的视角和美学趣味。迄今为止,在学术界还没有哪部辞典有如此大的气度来介绍中国话剧。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有所开拓和发展,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求真务实的优秀著作。它的出版,拉近了人们与话剧的距离,助催了人们对话剧的喜爱。
对此,著名的现代文学、话剧研究专家田本相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编写这样一部辞典是必要的,它不但对中国话剧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贡献,而且对话剧知识的普及也颇有价值。”他满腔热情地赞许程凯华教授和邹琦新教授的治学精神:“在湖南邵阳——一个远离话剧中心的偏远城市,他们凭借着一个学者的赤诚,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默默地耕耘,编写出这样一部内容翔实,辞条丰富,释义准确的话剧辞典,真让我激动万千,感慨万千!我可以推断,他们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在大城市的话剧研究者的;也可以想象,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心血,以及他们所度过的一个个的不眠之夜。对于这样一部辞典,我只能给予赞许。” (见田本相为《中国话剧辞典》所作的《序》。)
程凯华教授和邹琦新教授之所以不畏艰辛,不遗余力编撰这部辞典,一是缘于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有彻底通透的了解,二是缘于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三是缘于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担当和责任感。一句话,是缘于学者的初心、诚心和公心。
《中国话剧辞典》是一部切合时宜、开卷有益的辞书,曾获湖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学会优秀著作奖。
·

·
※ 人物简介 ※
【程凯华】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原系主任、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程凯华教授是编者恩师)
【李婷】博士。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
·

湖南邵阳师专中文四教授(左起):
傅治同、程凯华、邹琦新、邹豪生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肖仁福作品
点击链接-张正清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先河》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