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慢成长
/空谷幽兰
我是矮个子女生,努力了几十年,身高也没达160。
上小学一年级站队我排在第二。似乎陷入了某种怪圈,年龄增长个子就是不见长,“千年老二”的标签贴身上揭不去,直到中学毕业。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母亲生我的时候虽说是壮年,但孕育前五个孩子已经耗掉了她大半的气血,所以我自出生就有些先天不足,体重轻小黄毛,连指甲都软软的。我出生第二年,时逢农村热火朝天的三面红旗运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除了老弱病残,人人都得下田劳动。父亲上党校常年不在家,母亲要照顾六个孩子,还要出工劳作,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我,就把我送到村幼儿园。幼儿园里的阿姨是村里那个金发碧眼混血的葛三娘。母亲常说:葛三娘孤身一人对我疼爱有加,常常偷偷的塞给我点心和各种好吃的。尽管如此,我仍然是幼儿园里最弱小的那个。
因为体格弱父母就格外疼爱我。我前面的俩哥仨姐对我也呵护备至。让我在充满爱的大家庭中渐渐长大。但生长发育仍然缓慢,个子比同龄小孩矮了一大截。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家家境况都差不太多,人们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还来的零食给小孩子补充营养,我那时的零食就是炒熟的玉米面糊,爆玉米花,最好的零食当属临近过年,父亲拿小米炒香后,以糖桸(甜菜疙瘩煮水熬制的)搅拌均匀再拿到室外凝固,切成类似点心的小方块让孩子们解馋。 平时吃的最多的零食还是爆米花 。
记忆中最深刻的当属那年冬天。我把母亲刚刚炒好的爆米花装进一个好看的铁皮盒子,正在慢慢的享用,突然被哥哥大声呵叱道:“小孩子啥都不懂,那个装过桐油的盒子你也敢用来装好吃的,吃下去会被药(毒)死的”。我顿时被吓得哇哇大哭,一整天都提心掉胆,生怕被药死。母亲安慰我说:“他吓唬你呢,药不死呀,顶多不会长个儿”。此后,每当有人问我:“你怎么不长个子啊”?我就可怜巴巴的说:“我小时候吃桐油了。”
前面说到我从小学到初中站队都是“行二”。上了初中,眼看着同班小女生个个都跟雨后的小苗一样,水灵灵的往上蹿,而我仍然原地踏步不见出息。心里着急啊,就每天按照哥哥姐姐的指点,吊在门上槛处抻拉助长,但收效甚微。因个子矮小常被同学嘲弄:“小屁孩,小不点”。心里很不是滋味,做梦都盼着快点长个儿,早日赶上同龄人。
渐渐地发现“小不点”也没什么不好。比如教室里总是前排坐位,能近距离的听老师讲课,不敢贪玩不敢搞小动作;听讲时精力更集中;黑板上字迹看得更清楚。后来还发现,因为个子矮小,容貌不美丽,心智也不很成熟,所以从来也没有哪个男同学愿意打扰我,比如悄悄的塞个情书,偷偷的递个小纸条啥的。
虽说当时有点失落,但后来看到那些当年心性成熟,体态丰满,容颜姣好思想前卫的女同学,大多早早的恋爱成家,整天操劳柴米油盐老公孩子,忙于生活琐碎,脸上过早的爬上了生活的沧桑。而我则能随心所欲,按照设定的目标:升学、工作、立业、成家。并且打开了视野,看到了更好的风景和广阔的世界,心里就不仅仅是小确幸,更多的是感恩。感恩自己的慢成长,感恩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感恩随遇而安的人生。

作者简历:空谷幽兰,实名:张淑兰,退休医生,喜欢读文学作品,听歌追剧,偶尔写段文字打发时间,愿晚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现为笔墨天方文学社(平台)授权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