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头条】总370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清明节宣讲稿】
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既是一个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追思,又是一个适合春游踏青、亲近自然的富有特色的一个节日。清明节日,历史悠远,距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众人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下,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重赏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事后经人提起,重耳才记起那位对他有恩的人来。但介子推拒绝接受重耳的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重耳数次派人请介子推下山,但屡屡受挫,无计可施之下,他听从臣子的建议,放火烧山,以此逼介子推下山。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众人在介子推身旁发现了一封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观之悲痛万分。
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历史渊源,也是清明节的由来。后因寒食与清明日期相近,于是合并为现在的清明节。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更是国家的法定节日。我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这个节日赋予我们的民族意义与文化内涵。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xia)”,自古有关清明的诗词都记载了这个节日是包含生命意义和人类情感的载体,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同学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都应该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祖先,感恩先烈为我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敬意,尊重老人,善待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美好时光,胸怀大志,勤奋求知,努力演绎我们精彩的人生。春日花争艳,正是读书好时节,在这美好的春光里,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路前行!
谢谢大家!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