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里的春城昆明,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熠熠芳华。一缕缕春风犹如一位位神奇的画家,用细腻、多彩的画笔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绚丽多姿,五彩斑斓。
2024年3月29日,孟国泰先生与辛勤老师、中国教师报云南站负责人刘胜平及家人、木铎教育董事长张杰铭在昆明喜相逢,畅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大众教育学》。席间,辛勤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看《大众教育学》看到的两句话:
一、只要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奔跑在热爱里,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别人看见的《大众教育学》是一首首小诗,甚至是顺口溜,但辛老师看到的是“三尽”“一彩”!”孟先生动情地说。
今年,辛勤老师虽然已经85岁,却有着58岁的身段,轻盈而笔挺;他还有着18岁的眼神,明快而清灵。他的年轻气质让人感叹不已,仿佛青春到了他身上就驻足不前,定格永远了。年轻的他,像一轮生机勃勃的太阳,充满着无尽的活力与激情,无论是面对人情世故还是天地万物,他都能以一颗年轻的心去从容面对并进行独特诠释。他是一个随时可以发光并直逼心灵的生命体。
辛勤老师是著名的少儿文学作家,著名的演讲家。他创作有大量的少儿文学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其作品《一块奶酪》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国标版”语文教材。他在60岁时,荣获了首届“红河杯”全国演讲大赛特等奖,这是一个奇迹!
辛勤老师目光如炬,洞察深邃,表达准确,生动形象。他做人真诚,作文真切,是良师,亦是益友。
辛老师是孟先生的忘年交,他们25年的交往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今根据孟先生口述,将辛勤老师的《看到》整理成文,以飨读友。

同是看皱纹,
别人看见的是:已经衰老的象征。
辛老师看到的是:脸上有皱纹的人不一定是老人,心灵上长皱纹的人一定是老人。
同是看花甲,
别人看见的是:已经60岁啦。
辛老师看到的是:花甲的“甲”,是“第一”的意思,花甲是花开得最好的时候,我的人生要正式从60岁开始!
同是看大榕树,
别人看见的是:肥大的树叶和一树的气生根。
辛老师看到的是:气生根落地生根,越长越旺,最终独木成林。
同是看人群,
别人看见的是:芸芸众生。
辛老师看到的是: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精彩纷呈。
同是看扫墓,
别人看见的是:亲人(死人)的墓穴。
辛老师看到的是:人要好好地活着。能吃能喝,能躺下去,能站起来;有欲望,会劳作;不知足,在进取;会向他人传递善意和美意;不断改进自己,苛求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有点好处,总想跟人分享;犯点小差错,经常说对不起;偶尔有野心,想留点智慧给后人……
同是看彩绘的鸡蛋,
别人看见的是:好漂亮,好喜欢,好生伺候别摔烂。
辛老师看到的是:未来就是一枚鸡蛋,与其彩绘一番,捧在手里,不如把它孵出来,让它验证生命的活力和精彩。
同是看小草,
别人看见的是:挨挨挤挤,貌不惊人。
辛老师看到的是:贱一点好活,太贵气受罪。
同是看太阳,
别人看见的是:闪亮、刺眼。
辛老师看到的是:太阳该出时,一节节放亮,往上升起,何等新鲜!该落时,一阵阵收光,往下静伏,何等大度!太阳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升起来就发光发热,对一切都热爱,对一切都呵护,对一切都尽心尽力。
同是看“利用”,
别人看见的是:不要被人利用。
辛老师看到的是:做人要乐于被用。别人用你,至少能够证明两点:一、你有用;二、别人瞧得起你。人是越用越管用,越用越有用的。
……
“就这样,同一个东西,别人是看见,辛老师是看到。辛老师就有这样的本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乌云见太阳!”孟先生对辛老师赞不绝口。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