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诗
袁维龙
清明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由晋文公为祭悼孝义大臣介子推而创立,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信阳-带,-年两次扫墓祭祖,民间扫墓叫上坟,上半年是清明节,下半年是农历十月-日。有“清明上前不上后,十一上后不上前”之说。每年清明节,远在郑州的两个儿子必回家祭祖,我和妻在父母坟前跪拜。满目青山,几堆黃土,阴阳两隔,哀思无限!

(一)
清明时节祭英灵,多少亲人欲断魂,
风送纸钱总带泪,滴滴都是儿女情!

(二)
轻风细雨柳丝垂,又见坟前落叶飞,
可怜儿女齐呼喚,故人西去咋不回?

(三)
清明过后水叮当,想起当年耕地忙,
老父衣衫泥几点,九泉谁给換新装?

(四)
手牵妻儿拜坟前,长恨阴阳两界天,
老娘咫尺难相见,只将祭酒洒青山!

(五)
偕妻带儿祭南山,放炮烧纸都不安,
俯身跪叩先人墓,亿万阴钞作纸钱!

(六)
信阳县域一脉承,几度风云百代兴*,
提笔不知家安在?清明时节拜祖坟!

*注:信阳县历史悠久,古称义阳,宋高宗赵光义为避讳将义阳更名信阳,1998年因撤地建市撤消信阳县置平桥区,信阳县自此无!信阳县文化灿烂,区位独特,名人迭岀。流传着盘古开天、神农尝草、申伯都谢、孔子论政、叶公好龙、亡羊补牢、韩信点兵、唐王南征、陸羽寻茶、岳飞抗金、红色信阳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生动的故事。
作者:袁维龙,河南信阳电视台原副台长、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退休优秀党员。曾任信阳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老记者视野》杂志总编辑。新华网著名博客群“信阳方阵”的牽头人,网名“信阳龙吟”。从事新闻工作至今五十多年,采写、撰写新闻类、文学类及各类稿件6500余篇,有61篇(件)作品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由中国文联岀版社等岀版社公开出版的有《一滴集》、《墨海拾零》、《信阳龙吟》《老龙游记》等10部个人专著,计400万字;主编和与人合作主编《红色信阳》、《茶缘》等14部书,计50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