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记上肖镇基层医师曹小军 文/马芸
在位于上肖中学的100米处,有一所诊所,虽然地处偏僻小镇,却远近闻名,很多外省患者也会慕名而来。坐诊的便是曹小军大夫,他是全科医师,主治医师职称,也是扎根小镇的基层医疗工作者。
诊所不大,两间药店,两间门诊。诊所墙上挂满了康复病人送的锦匾和曹大夫赴全国各地讲学所获荣誉证书,排队看病的老人、孩子坐满了长椅。只见一个瘦弱的六十多岁的老者右臂疼痛无法屈伸,穿衣吃饭都成了问题,在曹大夫帮忙下脱掉衣袖,简单地问诊后,用笔在疼痛部分画了记号,用针刀扎了几针,老汉胳膊伸展自如,竟然神奇得不疼了。
另两间药店,中、西药一应俱全,除雇的一名年轻的药师外,另一名便是曹小军医师的爱人,毕业于医校的她,手脚麻利,对人和蔼,看得出无论是工作、人品,和曹大夫都是珠联璧合的一对绝配佳人。
曹小军医师不仅是位“神针”,对于白癜风也有独特的临床研究经验。白癜风作为世界上三大疑难皮肤病之一,也是皮肤科多年来的攻克项目,多少医生采用中医、西医多种治疗方法,却很难根除此病,然而曹小军大夫在经过多年刻苦研究、临床经验中得到了一套科学化、见效快、治愈率高的治疗方法。
谈起他的从医初衷时,曹小军滔滔不绝,向我讲述了自己多年苦学求医的心路历程。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体弱多病,在多处求医无效时,父亲买了很多医书为母亲治病,他常给母亲熬药,晚上农活干完,父亲按照书上穴位图在母亲身上取穴针灸,他帮忙拿煤油灯照明。家里也有很多药书,放学之余,自己没事也会去翻看,慢慢竟然对这些书爱不释手。自己和家里人有什么不舒服了,他就去查医书,以至于上学书包里也背着药书,自习课上,别的同学在背诵课文,他却背诵药书。为了给母亲治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便埋下了一颗不可动摇的种子,将来当一名医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除病痛。上了医校后,他勤奋好学,习西医而精中医,课间常帮同学把脉,在同学中素有“老中医”之称。
医校毕业后,他放弃了城市的高薪聘请和灯红酒绿的繁华生活,回到了家乡,开办了自己的诊所,为社会弱势群体看病。虽然每天接待的多是些留守儿童、老人,不是没钱,就是钱不够,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初心不变,都一视同仁,不在乎盈利多少,只想让患者早日康复。二十多年来,他经常为孤独贫困患者义务诊疗,免收医药费数万元,多次联合修正药业修固事业部为周边贫困患者开展送医送药活动。
曹小军从不满足现状,一直在奋斗学习的路上。他说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努力,他在全国民营医疗机构中率先获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随后又获得国家中医执业药师资格、全科主治医生职称。在临床工作中,他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外出学习,以临床疗效为医治用方之准绳,师承古今中医大家之长,深刻领悟中医之精髓。他深知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因病治宜的辩证精髓,深知为医之难、病患之难,不断实践、总结,精益求精,勤奋实践。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皮肤、心脑血管、肠胃、肝胆及不育不孕、乳腺增生、肿瘤等疑难杂症。特别对顽疾“白癜风”“颈肩腰腿痛”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曹小军每天除了忙于和病人打交道外,其实也有很多爱好,他的生活也有诗和远方。他也特别爱好文学,在百忙之中帮忙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校正出了三本书。了解到他也正在夜以继日地把自己独特的医治白癜风的方法和临床经验整理成册,准备出一本书。但愿他的书能早日和我们见面,帮助到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