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祭

2024年4月4日,又是一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
今天我和亲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广东潮安区凤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一一烈士陵园一一祭奠我的曾祖父。碑上清晰地刻着多位先烈的英名。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甘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这是信仰——崇高的革命信仰,支撑着无数的先烈们前仆后继。
我的曾祖父只是其中的一位,作为烈士的子孙后代,我们以这样的祖先而感到光荣。同时内心也是隐隐作痛。35岁英勇就义。多么年轻,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面对敌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念。试问一下当今的我们,能有多少人为了他人的安危,从容的面对生死?我自问是做不到的。所以我敬仰我的曾祖父,他的名字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年代遥远。熟悉是———总有些人还记得他,时常提起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细若微尘,但在我们的家族里却是记忆的丰碑。
年初有幸读了我的老师——蓝名亮老师发表在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特刊《蝙蝠岩》。文中提到的文锡烈烈士就是我的曾祖父文烈,因“锡”字辈,又名文锡烈。蝙蝙岩是个小山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也是广东潮安区有名的革命老苏区。儿时的记忆来自于我的曾祖母(曾情姆)的诉说。当时因为年幼,依稀记了个大概。最近,我打开百度查了一下简介:“文烈, 男,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1932年参加赤卫队,生前担任登荣区赤卫队员,1935年在蝙蝠岩村被捕杀害,追加为烈士称号。”短短的几行字,我已泪流满面,心情无比沉重。两个月前,我回到娘家,跟我的父亲提起了曾祖父的事。我的爸爸今也已七十岁了,慈爱的父亲神情黯然一时沉默无语。他抽出一根烟,慢慢地点燃。我觉得父亲突然间苍老了许多。他回忆着当年曾祖母对他说的话:“那是1935年,赤卫队队员的曾祖父,为了保护隐藏在家中的革命同志脱离危险,农历6月1日大清早去“伯爷外”(地名)放哨。因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用手枪分别打穿他的两只手掌心,然后用铁丝穿过,牵着游乡示众。(曾祖母目睹了一切)。随后敌人把曾祖父押往潮州南教场监狱,百般利诱,又严刑拷打。曾祖父强忍着身体上的巨痛,誓死不肯说出革命同志的藏身之处和革命活动的秘密。在受尽半个月折磨之后,于农历6月16日,曾祖父被押回蝙蝠岩行刑,敌人拿出大刺刀作最后的威胁,曾祖父面不改色,怒视放人,痛骂敌人,揭露敌人的阴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敌人黔驴技穷,先用刺刀把曾祖父刺死,再用子弹打穿头部,场面惨不忍睹……”
爸爸的声音有些沙哑,回忆是很痛苦的。是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敌人的憎恨。曾祖父的青春年华永远的被定格在35岁。难道他不眷顾家中的妻儿?不。囯难当头,有国才有家。曾祖父是为大家舍弃小家,他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深爱着他的妻小,深爱着这片土地!
曾祖父的牺牲给曾祖母留下极其悲伤和痛苦。孤儿寡母,是何其煎熬,何其心酸。年轻的曾祖母艰难的撑起一个家。继续秘密帮助李习楷等革命同志办事。在我心里曾祖母同样很伟大。
记忆中,曾祖母是一位和蔼可亲,瘦瘦的老人。她离开我们将近三十年了。曾祖母一生勤俭持家,耕种农活。到晚年还养些鸡、猪,自给自足。政府部门也很重视她老人家。那时侯每年年底,都会有政府人员上门送上关怀及慰问,并送上一幅对联。我还清楚地记得:(横批:光荣之家。上联:发扬革命传统,下联:争取更大光荣。)还劝说曾祖母不要太操劳。曾有一回同志们藏了她的锄头。(那把生锈的锄头至今还留在老屋中)曾祖母总说她一辈子劳作习惯了,闲不下来,身边也有儿孙照顾,就不给政府添麻烦。
我小时候,曾祖母也时常提起曾祖父,她指着屋后的一堆瓦砾说,这就是当年曾祖父被敌人残酷杀害的地方。每当曾祖母讲起。我都会哭。只知道伤心和害怕。每次讲到那些画面,我都有意躲避。怕浮现那些情境。幼小的心灵深处万分痛恨敌人;痛恨国民党反动派。每当经过那堆瓦砾我都是小跑。后来我的爷爷把它清理掉了,可那血和泪总是留在印记中。
记事起,爷爷不曾跟我讲过有关于他的父亲。我曾经幼稚的以为,那是因为曾祖父牺牲时,爷爷还小,没有印像罢了。后来从我父亲的口中得知:我的爷爷文衍祥是共产党员,是万峰林场第五管区的第一任书记。那么爷爷对“红色”是应该有深度记忆的。三言两语对于当时还是小孩的我是讲不清楚的,所以爷爷没讲。慢慢的我明白了,他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我小叔19岁那年,我的爷爷让他去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那年我也上了小学,终于会认得一些字。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读信。叔叔从部队里寄来的家书。奶奶每次都让我读给她听,一遍又遍,生怕我遗漏了什么内容。不认得的字,我就查字典。每次邮递员的到来,都如远方的贵宾,让我和奶奶高兴了许久。等信成为奶奶那些年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我对每封来信如数家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藏在奶奶的床头柜里。后来我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军人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越来越高大。英姿飒爽,保家卫国!解放军叔叔是我心中的偶像,他们使人民百姓有了安全感。时间在变,军魂永不变。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和平的保护神,是祖国强大的后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害怕,而是更加坚强和坚定。我低声的念着: 曾祖父,您安息吧!现在是和平年代,生命财产都有了保障。您的孙子,和您的两个曾孙,三人先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次参军,一生光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红色基因”一代代在传承。
此刻我站在纪念碑前默默的告慰无数革命先烈: 您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后辈子子孙孙的和平、幸福、安宁。您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向您们致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强军卫国,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注:清明时节写下此文,纪念革命老区,缅怀先烈,革命老一辈!)





作者简介:文瑞音,女,1979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万峰林场蝙蝠岩村,灵活就业人员。

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