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故乡的路上
文/铁裕
故乡的路,弯弯曲曲、平平仄仄;祖辈的梦、父辈的梦,以及我童年的梦,都缠绕、升华、绽放在故乡的路上。
沿着路走,是蜿蜒的老河,水清澈而甜美;沿着路走,是一片片田野,苍翠而碧绿;沿着路走,有远处起伏的丘陵、山脉,巍峨而雄浑;沿着路走,还有辽阔的原野,荡着一缕缕花草的芳香。
“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淌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
一佚名
沿着路而走,走得峰回路转,荡气回肠;
艰难地行走,懂得百忍成金,力求向上;
慢慢地行走,是思索与回味,感悟人生;
悄悄地行走,是追溯与寻觅,满怀信心;
疾疾地行走,是勤奋与开拓,奔向前方。

清晨,路被薄薄的晓雾笼罩,隐约中,依稀见到它的蜿蜒、优雅,活脱脱如腾飞的蛟龙,向着远方延伸;中午,可一睹它的身姿,感悟其深邃的内涵,欣赏野趣的回归,也可独立于小桥上,看河水潺潺而流,听鸟儿呢喃啁啾;黄昏,路似一个醉汉静卧于残阳下,任风吹拂;入夜,路似乎要在寂静的夜空下,忘却被人踩踏的痛苦和烦乱的思绪,美美地进入梦乡。那是一个多少代故乡人期盼、同做、共享的梦乡。
走在故乡的路上,让人感悟的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走在故乡的路上,让人懂得:
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
走在故乡的路上,我们才会明白:
真正的成熟,那就是要学会隐藏;所谓的沧桑,那就是流过泪后的坚强。
走在故乡的路上,我们才会知道:
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走在故乡的路上,我们应当学会感悟人生:
红尘陌上,人山人海,都在奔忙。看开,活得自在;看淡,不再哭泣;看透,不再忧伤。懂得了人生为何,便会放下,那就是对众生的善待,对生命的原谅。

故乡的路,是弯曲、坎坷的,但那缠绵不断的梦想,又是那样的美丽,美得让人心潮翻滚,丽的让人流连忘返。是啊,走在故乡的路上,使人感到那古老的旋律,在故乡人的合奏下,驮着希望驮着梦想,走出贫穷与落后,走出这长长的水,和那高高的山,走出这无尽的苦难和那寒冷的悲凉。
走在故乡的路上,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旷野上看那朝阳,将所有的烦恼都遗忘,让我们像竹子拔节,树木生长;
走在故乡的路上,我们就会懂得:信仰是一种情感,只有满怀信心,才有创造的力量;
走在故乡的路上,我们也许会因失败和付出而受伤。但当我们为求索而不断地向前时,也许连广袤的宇宙也会来为我们呐喊、助威、帮忙;
走在故乡的路上,我们不会因生活的清贫而抱怨,也不会因人生的卑微而惆怅;
走故乡的路上,我们也许会懂得,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也是一次经营春夏秋冬的过程。因此,我们就不会因为困难输掉心情,也不会因为更多的纠结和苦恼而彷徨。
也许,我们不可能彻底懂得故乡的路的本质和内涵,不知道它曾经有过的凄苦和辛酸、磨难和沧桑。但我们却会义无反顾的永远走在故乡的路上。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江西作家文坛》、《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