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组诗.盐城古八景》
周阳生
盐城古八景,承载着盐城历史的人文记忆,引古今无数文人雅士争相唱和。
一,平湖秋月
水月平湖见苇烟,
西乡泽畔鹭飞天。
谈兵才子流觞处,
卖画先生醉棹前。
孔庙千秋歌窈窕,
王郎至孝舞婵娟,
古今湿地蕴灵气,
八卦芦塘出自然。
注:1,"平湖秋月”是盐城古八景之首。平湖,即大纵湖。
2,谈兵才子流觞处,指建安七子陈琳怒成《讨曹檄文》。
3,卖画先生醉棹前,指扬州八怪郑燮纵湖卖画度日。
4,孔庙千秋歌窈窕,指孔子后人孔尚仁在纵湖开桃花园,写《桃花扇》。
5,王郎至孝舞婵娟,指古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求鲤”故事。
6,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是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汨。也是盐城古八景中唯一遗存并列入盐城新十景的景观。
二,铁柱潮声
唐朝仁贵傲征东 ,
古邑桑农敬俊雄,
匹马披云迷远树 ,
帆船击水见飞鸿。
烟波阆苑呼明月,
夕照瀛洲唱大风。
铁柱流年成记忆,
潮声鸣处送兵戎。
注:古时,闸下有系船用的铁柱,每当水急潮涌,浪击铁柱,铿锵之声盈耳。盐城(古称瀛洲)天妃闸下的铁柱有诸多传说,一说是唐代薛仁贵从此处跨海征东系兵船用;二说是秦始皇东巡时的系马桩;三说是神禹镇压蛟龙的定海神针。传说虽记于县志,但无据可考。我想可能是唐代盐城县衙就设在天妃闸附近,便于支前的兵船、粮船、盐船签押过闸,所以,系船用的铁柱就牵强附会地被注入了人文情怀。
三,石桥春涨
游舟闲渡石溪边 ,
桨动惊鸿飞夕天。
绕砌黄莺逢一笑,
盈门紫燕贺新年。
千林草绿禽声姹,
四野花开蝶影翩。
东汉华佗踪迹逸,
文人佳境咏诗篇。
注:唐代温庭筠、宋代范仲淹、元代萨都刺、还有杨万里、孔尚任、杨瑞云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吊古怀今、咏景抒情留下许多著名诗篇。
四,登瀛晚眺
落日余晖拂晚烟 ,
倚栏远眺夕霞边。
鱼人同乐如明月,
客路共来似涌泉。
登岸观云吾所爱,
停舟听雨夜无眠。
旧游少景孤鸿唳,
新览瀛桥倩影翩。
注:1,1946年为纪念与叶挺将军一起飞机遇难的"四八烈士”王若飞、邓发,盐城曾改为叶挺城,盐城县改为叶挺县,登瀛桥改为若飞桥,西大街改为邓发路。现在的登瀛桥是三桥连环。
2,登瀛桥旁“鱼市口”,是盐城旧时和商贸中心和南北货的集散地,也是渔民集中卖鱼的地方。所以每逢夕阳西下,渔舟唱晚,鱼市一派繁荣景象。
五,杨楼翠霭
杨楼依水晚风清,
一览无余景有情。
翠霭江山林欲暮,
幽香苑圃雨新晴。
客程缥缈浮云落,
河道纵横渔火明。
窈窕姑娘莲曲唱,
文人雅士各争鸣。
[注]1,杨楼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由盐城县知事杨瑞云所建,楼广五丈,高二丈五尺许,挂有"淮扬一览”门楼匾,为淮南大观,诸郡邑皆无。城内有青云桥,城门旁有跃龙池,门南有孔庙和迎恩亭,城内四面接水,百水百桥,一步一景。
2,杨瑞云,广东南海人,盐城第一部县志就是他主持修纂,后升为朝廷户部主事。
六,瓜井仙踪
仙踪瓜井觅流泉,
古渎成名隐史烟。
三国吴王无择物 ,
春秋炀帝不容贤。
君臣壮志山河地,
父子雄谋日月天。
战火燃云韦彻灭 ,
寺修殿毁景依然。
[注]1,瓜井,据考现在盐城中学校园东北角。以井深水甜、大旱不涸而保存近两千年。
2,盐城是孙坚、孙权家族的发祥地,也被后人称为"真龙地"。孙坚是盐城的第一任县丞,其父孙钟随儿赴任,因种瓜而凿井。
3,韦彻,盐城阜宁公兴乡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以盐城为据点,自立为王,先后统治七年之久。隋朝大业十一年,韦彻在井旁建皇宫,后被李世民拆宫修寺。
七,龙祠胜概
古柏老虬轩宇穹,
龙王祠隐绿丛中。
柳堤胜赏鸣孤鹡,
竹径幽寻逐远鸿。
枯树昏鸦衰草白,
空林返照夕阳红。
流年庙奉戚家谱,
四季香魂祭史雄。
注:1,龙王祠坐落在古木参天的树林中,枯树昏鸦顿生其隐世的禅意和梵境。
2,鹡,音同极,是水边常见的小鸟。
3,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53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军驻扎盐城抗倭。一度岛国倭寇听说戚继光就闻风丧胆。庙中常年敬奉戚继光金身,香火极盛。
八,范堤烟雨
四野寒鸦啼夜空,
范堤烟雨隐天穹。
商舟泛水呼明月,
客路披云唱大风。
志士途穷多慷概 ,
高贤话旧出英雄。
千年一曲名相颂 ,
伟业丰功青史中。
注:1,范堤烟雨,是因宋代名相范仲淹早年在盐城筑堤堰海利于盐民烧灶煮盐而得名。因筑堤需要用土,范仲淹又开凿了长达数百里的串场河,以串联盐场而兴漕运。一举两得的水利工程,除给盐城人民留下了"范堤烟雨”的记忆,同时为盐城人民造就了"母亲之河”的风采。
2,志士途穷多慷慨,高贤话旧出英雄。指盐民张士诚起义的历史,被施耐庵写进了《水浒传》中。张士诚与施耐庵同为白驹场人(今盐城大丰区)。公元1353年张士诚率盐丁起兵,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