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十四首
江山多娇文学社专稿
清明感怀
文/杨献斌
“清明”这个词只有中国人才能懂。就像云对雨,雪对风,山水清对日月明。也许是人类善于遗忘也才有了这“清明”。
清明节让天地阴阳连在一起,诠释慎终追远的怀念之情。这一天思念最长,长到能跨越山海,穿越时空。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千万种思念从九州大地氤氲升腾,随轻风扶摇,在云端相逢。一个民族的慧根,藏在了高山长河的浩瀚中,奔腾不息,代代传承。让后人在今天点亮亿万盏心灯,飘向历史长空,去寻找一张张消失久远的音容笑貌。
重现一位位先贤长者,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向我们走来,这是对晚辈的期待,更是吹拂千年依旧温暖如故的一缕春风。
清明,明清,万物生长清洁明净。感念一场生命的羽化和新生,让我们有过往可念,未来可迎;那是九州域外永远读不懂的意境,也是古老东方用饮水思源涵盖的人生。今天,让我们双手合十,凭吊云端上那一道道身影;掠过云层,飞过山顶,看盛世如他所愿,听后人铭记他的教诲,就这样心念相通,焠炼出生命的铁,灵魂的铜,不负所托,笃定前行。
附诗一首:
清 明
烟雨雾蒙蒙,扫墓寄清明。
慎终追远鲜花祭,小径踏露行。
躬身轻拂碑,哀思哽无声。
盛世繁华圆旧梦,洒酒慰英灵。
清明雨
文/刘秋玲
窗外的雨,
敲打着尘封已久的那扇窗,
也不知那是谁家的灯火,
夜深人静的时候,
竟然还在向外透着光!
飘落一地的花瓣,
不知是梨花
还是海棠?
浓郁的花香里为什么会裹挟着淡淡的忧伤!
路边的街灯,
为何如此朦朦胧胧?
有谁还会记得,
昨日路灯下,
那一串串纯粹欢快的银玲响?
是谁,
想在人间的四月天,
编织一件梦的衣裳?
梦醒时分,
为什么你眼角的泪会不听使唤的流淌?
或许——这就是清明雨的忧伤。
风雨过后,
谁能阻止你迎接初升的朝阳,
欣赏夜幕下的月色荷塘?
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呀,
尽情绽放吧,
你那独一无二的国色天香!
清明祭
文/李强
仲春时节雨濛濛,野外观花赏美景。
人间四月清明祭,踏春扫墓訴衷情。
焚纸点香寄哀思,常怀感恩一世情,
泪洒阴阳相思地,厚德载物传家风。
寄语清明
文/巴云生
清明时节雨如烟,游子祭祖扫墓园。
国家惠民三日假,秉承民俗传久远。
杨柳吐絲祭哀思,追远慎终寄心愿。
常怀感恩家国事,薪火留芳代代传。
友谊长青(外一首)
文/杨树生
退出江湖享清闲,花甲之年居田园。
珍惜夕阳时光美,常忆当初青少年。
十年同窗结同心,如今已是两鬓斑。
安享余生
福禄寿,友谊之旅谱新篇。
文/杨廷进
鸟鸣惊春梦,花香醉东风。
远望青山黛,时雨绿新城。
触景思李杜,兴致书丹青,
心若无旁骛,便似庄周公。
(二)
清明祭祀扫墓园,感恩戴德思万千。
铭记人生根源处,谙熟祖训薪火传。
春风偶遇
文/刘东宽
鲜花朵朵迎春开,春风栩栩扑面来,
同窗相遇不相识,岁月蹉跎面貌改。
不期而遇洺河畔,老眼昏花两鬓白,
互诉别后喜不尽,明天邀他进群来。
祭清明
文/巴可兴
清明祭祀修祖坟,常怀故人前世恩。
慎终继承先辈志,追远长存一片心。
桃花赋
文/杨修军
争奇斗艳染红天,未见黛玉挑花篮。
异性结义三兄弟,举杯盟誓在桃源。
陶公慕此好去处,挥笔倾情留诗篇。
唐寅酿得桃花酒,半醉半醒半神仙。
清 明
文/王勇臻
仲春四月遇清明,扫墓焚香祭亡灵,
血脉亲情两世隔,慎终追远传家风。
春之美
文/侯西营
细雨滋润百花开,紫燕筑巢选福宅。
桃李争艳蜂蝶舞,杨柳吐翠入画来!
继承传统
文/钱玉增
天蓝景和春风暖,清明扫墓祭仙贤。
敬佑先祖继远久,遗训家风世代传。
细说清明
文/杨现朋
春暖花开,四月已始,清明的脚步,向我们缓缓走来。
清明,有双重之意,守先:气候清爽,阳光明媚。踏春赏景,居家出行,甚是怡人。其次,正是祭祀先祖,告慰英灵的时节。每年此时,我早早将行程纳入归途,家是心中的根,父母是血脉的魂,这都是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早春看柳,晚春似夏。只有清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美好的季节,总是稍纵即逝。走出户外,和春天有个约会。踏春、游春、赏春是当今人们最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