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忆父亲
吴印顺(江西东乡)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儿那拉车的牛……”
每当听到这首歌的这两句歌词
我就不由自主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不是亲生父亲
而是从我三岁把我抚养成林的人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
但父亲对我像自己亲生的一样
小时候,打我记事起
我喜欢纠缠着父亲
尾随跟着他
做他的小尾巴
父亲耘禾锄菜
我陪伴着坐在田头地角
望着父亲劳作的身影
父亲耙旱地
我坐在耙具上
享受着上下颠簸的快感。
一九五八年冬
父亲远到六里开外去做水库
年幼只有五虚岁的我
独自一人步行到愉怡水库工地
看望几天不见的父亲
父亲是篾匠
每次上户做篾收工很晚
回到家就更晚
我总是等待着他收工回家后,
依偎在他的怀里
享受着他怀里的温暖
父亲身材矮小瘦弱
却用柔弱的双肩
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我有八个兄弟姐妹
家里还要供养一个年迈的奶奶
家庭全靠父母亲支撑
父亲更是家庭的顶梁柱
每天东方刚发白或还没有发白
就穿起衣服下床去干活
晚上收工直到伸手不见五指
有月亮的时候就更晚
没有寒冬
没有酷暑
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就是下雨、下雪天
不能到户外劳作
也会安排自己砻谷、磨粉
或在自家做篾工
做些篾具出售
换取零钱补贴家用
父亲的爸爸死得早
十三岁就跟师傅学篾匠
吃尽了学徒苦楚
以致后来父亲的农田活
干起来有些生疏
不是那么熟练才行
加上人个子矮小
农田的体力活
干起来吃力劳累
尤其是双抢季节
人要瘦掉十来斤体重
他还是坚强打起精神扛下来
苦涩由自己品尝
父亲结舌、老实
也有些轻微的木纳
不喜欢言辞
也不善言辞
但却有一颗为家庭操劳的心
是非面前不糊涂
善恶美丑分得清
做人做事有底线
表里如一守本分
父亲很节俭
舍不得吃
餐桌上的汤汤水水
剩饭剩菜他吃的最多
若碰到少饭少菜
他省嘴留给我们兄弟姐妹吃。
舍不得穿
家里补巴衣服穿得最多
在那发布票的年代
家里每年请裁缝上户做衣服
他是做的最少的一个
新衣服都留给我们兄弟姐妹
父亲很严厉
但对我们兄弟姐妹却爱得深沉
他以身作则无言行动传教我们
教导我们要勤劳致富
教导我们什么是正直善良
教导我们做事豁达坚韧
教导我们做人要有底线和原则
教导我们不要去求大富大贵
但要求忠诚踏实做人
如今
父亲已经去世了四年
虽然没有留给我们多少财产
但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无量的
我们要传承他的朴实的作风
发扬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让我们家族在他的精神作用下
更加坚定不移走下去,
繁荣昌盛
不辜负他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的期望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