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罗公序伦夫妇自己掏腰包安排我和李军鹏博士赴安徽观光旅游,一路惊叹安徽好风光;最后辗转到池州。罗公序伦院长的小弟罗序文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罗序文先生表述更多的是“杏花村"、“清明节"……恰巧,他正在组织一支专业团队参与杏花村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和建设: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园、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
桃花源之后另一个梦中田园。杏花村位于池州市城西,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杜牧于会昌四至六年任池州刺史期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杜牧诗中所指的杏花村,成为人们继桃花源之后另一个梦中田园。杏花村也由此名扬千古。
清明是个缅怀祭祖的日子,关于清明的古诗词,多如牛毛,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唯有杜牧这首饱蘸浓情的《清明》,成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杜牧是晚唐诗坛璀璨的明星,诗词、古文和辞赋都相当了得,是个全能型作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这天,他还在异乡奔波。本来心情不爽,偏偏又下起了雨,洋洋洒洒,没完没了。路上好多赶着上坟的人,看样子都伤心透了。节日往往会勾起人们对亲人的思念。杜牧此时触景生情,想起了逝去的祖父祖母,悲痛塞满心间。“路上行人欲断魂”,道出了清明时节人们深入骨髓的绵绵之痛。
杜牧在惆怅中人困马乏,急需要找个饭馆把盏消愁。跟牧童一打听,说前面杏花村有饭馆。杜收放眼一望,但见烟雨朦胧中,一大片杏花开得耀眼夺目一一清冷的异乡,那些明艳的杏花,化解了杜牧好多愁绪:无论官场多么不适、生活多不如意,活着总有希望啊!
此时,池州的天空飘洒着绵绵细雨,飞行在细雨中的一只粉蝶,粉翅嫩如水,翻动起潺潺的思念,柔柔的情愫。它为我携一袭宋词的眷恋入怀,一阕《粉蝶儿》像滚动字幕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
又到清明,一片耀眼过后。泪盈眸、断魂良久。粉灵灵,嫩若水,近依烟柳。共婆娑,振翅欲伸长袖。小杜刺史,天青色泽依旧,断人肠、寸心颤抖。雨凝烟,天赐酒,长情拯救。杏花村,眼泪几时流透?(尹玉峰《粉蝶儿 • 杏花村》)
那片杏花耀眼依旧。后来,我创作了旎诗《那片杏花耀眼依旧》存记:
杏花,春雨,小杜刺史的池州/天青色的迷蒙中一片片粉蝶儿/震翅欲飞!时光倒转/绵绵幽幽,若你小杜/刺史握住了我的手,握住了/我内心惶惶然的颤抖!你的/失意、你的痛,哀婉地/低徊着花瓣上一双双晶亮的/大眼睛,泪水凝了,又缓缓/滚落衣襟好生愁/为了自由和拯救/蒙蒙泪雨中,天赐我一壶/老酒,陪你一程把心里话/说透,并且还会有无数个清明节/在身后,那一片片杏花耀眼依旧。
旎诗,由我的《海棠花未眠》夺势定位,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及海外媒体传播,受到认可:
在人类最困惑的时间节点/世界己昏然,海棠花未眠/冉冉升腾的爱意静观人间/几多冷暖?寸心至死如丹/怀念他与沉鱼落雁的新娘/弹过一曲弦颤千古的绝响/朝露落下若溅玉,眼泪凝了也耀眼/迎向人间千万朵,挂在枝头细裁香/烟烟缕缕,染得一眉清光漫过嚣世/愿景沐阳光,但见蝶舞温婉绕海棠。
这种具有古典的现代美、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现代旎诗,感叹着诗国黄昏的感叹,旖旎着诗国黎明的旖旎,达到一种闳约深美的艺术境界;运用美丽如闪电、摄魂夺魄的诗境语言营造诗境、意绪、愿景、求索、挣扎,任想象力统治世界,直捣心智。
旎诗英语翻译为:A poem of beauty(一首诗的美),日语翻译为:美しいし詩(美丽到令人窒息、美好、优美的诗)。当汉语旎组词为旖旎时,多了一层清洁干净、纯真雅致、幸福温馨、动人心魄的意思。历代诗词名家都喜欢择用。(唐)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清)孙枝蔚《清明日泛舟城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旎"字从方人从尼。“尼”意为亲和、亲近,转义为缠绕、缠人。“人”和“尼”联合起来表示“旗帜缠人”。
爸爸走在清明前(2021年3月18日上午11时02分),妈妈走在清明后(1975年6月16日下午5时02分)。不同年份,不同小时,却在02分钟上偶合了。而妈妈走的实在是太早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让中年的爸爸独自悲伤,淋漓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清明雨……
爸爸临走的时刻,我用一寸长的美容小剪子,给他剪头发、修胡须。爸爸的脸上还没有长出明显的老年斑,青丝还没有白透……岁月的风霜并没有完全摧毁爸爸的容颜。这、应该是爸爸有意保留着一付较好的面孔,找我的妈妈去了!当时,我的眼泪一滴一滴、静默地落到爸爸的脸上,我用棉团沾着眼泪,一寸一寸地给爸爸洁面。爸爸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或是感天动地了——走之前冷风呼号,走之后天落细雨……
一阵阵绵绵细雨,带来多少凄凉意。时光在一片凄凉中悠悠绵绵地倒转起来:1975年妈妈走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陪在妈妈身边。我操练起平时偷学的打针用药、掐人中、按虎口、胸外按压等抢救法,但是回天无力。我弱小无助,茫然四顾,喊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给我带来长久的、无可奈何的悲伤。妈妈走的那一刻,天也下起了绵绵细雨……
天地何期?双亲走了,乌云覆了仙踪。城廓地、连城泪染,喑哑喉咙。从此阴阳两隔,奈何桥、向你疏通。香魂断,应有念影,回味烟烽。歌罢生时笑傲,谁与我?美哉书剑琴中。叹只叹、西游驾鹤,刀入湖东。结怅凝惆四顾,爹娘呀、犁浪蛟龙。波涛涌,心海永驻风松!(尹玉峰《凤凰台上忆吹箫 • 天地何期》)
杏花村、清明雨、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弥漫着淡淡的哀愁,苦涩和无可奈何的忧伤,同时也会净化失落的灵魂,使人更加庄重、亲切、平易、真纯。父母是乾坤,圆于月一轮。唤醒千世美,物我万年春。
定定天涯思父母,举樽关外对杯觞。安能借羽飞城廓,明月高悬照俊郎!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