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想母亲
李爽
母亲离开我已经15年了。岁月冲淡了许多记忆,可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却与日俱增,让我无数次在梦中见到母亲。
梦中,母亲还是一脸慈祥地微笑,还在为女儿的衣食起居忙着,还在不知疲倦地忙碌那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而我,依然承欢在您的膝下,依然无忧无虑地享受着母爱。可醒来,女儿却常常是泪湿枕巾。
父亲早逝,我是母亲一手带大的,可以说我的成长,倾注了母亲毕生的心血。身为教师的母亲,每天不仅要忙于教学,起早贪黑地给学生批改作业,还要忙里偷闲地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由于白天实在挤不出时间,母亲不得不早晚在被窝里教我识字、背唐诗和毛主席诗词。

母亲的一生是痛苦、操劳的一生。低标准时期,为了让我和姥姥、姥爷吃饱肚子,您不得不自己忍饥挨饿。记得,学校考虑您已经饿得四肢浮肿,给您补贴了10斤小米。可是您却一口也没舍得吃,连夜回家送给姥姥、姥爷和我。为了两老一小,您情愿自己饿得四肢浮肿、无精打采。有一次,您竟然饿得晕倒在课堂上。
记得,一次我家吃面条,您盛好了四碗面条摆在饭桌上,每人一碗让我们先端。不懂事的女儿抢先把最多的那碗面条端到自己的面前,而剩到最后的那碗面条,里面稀稀拉拉飘着几根面条,不过是满满的一碗面汤,您就只能用这一碗面汤充饥了。母亲为了让女儿吃饱,您在忍饥挨饿承受了多少苦啊!

晚年的您,作为离休干部享受了100%的离休工资和100%公费医疗报销的优惠待遇。本来您应该生活得更幸福一些,也应该得到女儿更好的孝敬,可以更加开心地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可由于常年积劳成疾,您患上了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病,最终撒手人寰匆匆而去。
我反思自己,这辈子能享受到您给予的母爱是多么地幸福啊!可如今“子欲养而母不在”了。在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也让自己没能及时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面对您的遗像我感慨万千,其悲伤沉痛的心情,让女儿何言以表达?每当想起母亲,每当看到母亲的遗物时,我只能任热泪流淌不能自抑。母亲生前叠过的手绢,我舍不得打开,母亲留下的针线包我舍不得用,一切保持原样,就是为了纪念母亲。

再过几个月,母亲离开我就15周年了。母亲,您刚离开我那段时间,我极力地想在梦中与您见面。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这种阴阳之隔的痛苦分离,可您连一个清晰的梦都不托给我。而每当我梦到您的时候,您都是一直在忙碌而不理睬我。
这又让我想起您临终前的一天,您给我看《老同志之友》里的一篇题为《放得下》的文章。其实那篇文章我早已读过了,我知道母亲的用意是在为女儿担心:您担心过度的怀念,会影响女儿的情绪;您担心过度的悲伤,会伤害了女儿的身体。因此,您痛苦的表示不想再拖累我,愿意“尽快离开女儿”。但我相信:母亲的匆匆离去,只是化做了天上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那颗星。每当夜幕降临,您就闪烁地遥望着人间。我仿佛看到您那慈爱的眼神,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女儿的一切,我感觉到母亲依然每天还与女儿在一起。

您离开的那个夜晚,气温是那么的寒冷。母亲啊,任凭女儿怎样摇动您的身体,您也一动不动;任凭女儿怎样千呼万唤,也唤不回您的一声回应。母亲啊,你知道吗?那时女儿是多么期望能够同前几次一样,用女儿的呼唤,用女儿的爱把您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让我们永远生活在一起。
但是,母亲您还是走了。我看到您的脸那么苍白,那么消瘦,不再有往日的容颜,女儿的心像刀割一样。在那段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您受尽了煎熬、筋疲力尽,终于无力再挣扎了,无奈地撒手西去。
我知道从今往后,我的身旁将不会再有母亲的叮咛;我的身边将不会再出现母亲的音容笑貌;我的世界已永远失去一份慈爱的目光、一份殷殷的期盼;我已永远失去了母亲的关爱!悲伤的心情,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千言万语也无法诉尽我心中的伤痛。

母亲,在您生病期间的两个月里,女儿天天守在您的身旁。看见您被病痛折磨时的痛不欲生,想象得出高烧不退时您的坚强,我心如刀绞痛苦万分。无论自己怎样痛苦,母亲从不在我面前叫苦连天。为了不让女儿为您着急上火,您还经常开导我:“我能活到80多岁,够本儿了……”“我有你这样一个孝心的女儿,已经很欣慰了……” “我对自己这辈子知足了……”。
即使在病重期间,母亲也总是考虑为女儿减少辛苦。为了我晚上能睡好觉,您不多喝水,尽量减少大小便次数。可是女儿总是为照顾母亲做的不到位而深感后悔不迭。如今回想在您生病初期,由于单位工作较忙,女儿没能天天守在你的身旁。现在您带着遗憾永远的离开了我,留给女儿无限的忧伤和哀愁,让女儿感到痛彻心扉的思念和内疚。我真的好后悔,这是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的过错!
外面下着小雨,我流着泪写下这些文字。母亲,这几天天气逐渐回暖了,万物也开始复苏了。您在“那边”能看见生命盎然的春天吗?女儿希望您再也没有了病痛的折磨,希望您能够开心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因为,您的一切是女儿今生今世永远的牵挂。
母亲,您对女儿的爱,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内心深处,请接受女儿最诚挚的祝福:愿您在天堂过得幸福安逸!
作者:李爽,辽宁开原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业余喜欢读书写作,已经创作散文随笔游记200余篇并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5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