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苇悠悠情意长
文/刘思言
已是清晨,忽觉秋意愈发浓了。落定了出门散心的念头,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芦苇荡。
烦乱的思绪慢慢沉淀。
此刻正是十月。太阳很大,明灿灿地似是要穿透层层的雾霭,然而并不温暖。冷风从清凌凌的水面上刮过,惹弄涟漪荡漾;又吹过我的双手,凉凉的,有些刺痛。远方是连绵到山脚的水田,不时栖息着几只白鸟。岸边长着两三棵榆树,挂着稀稀拉拉的叶子,枝干遒劲;赭石色的树皮粗糙,干枯,满是褶皱。草丛的虫鸣和着蝉声,吱吱呀呀的,更是平添了几分瑟索。燕麦色的芦花纷纷扬扬,软软的,蓬蓬的,像一簇簇的羽毛,在风的轻抚下恣意舒展着,招摇着,带着生命的律动;又像一片片浮云,轻轻流动着,氤氲出几许出尘的柔美。苇秆已经枯黄斑驳,却依旧用纤弱而细长的身躯支撑起一个个小小的花序,宛若这河滩泥沼里顶天立地的英雄,坚韧,刚直,不屈不挠。芦苇渺小,朴素,从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它永远从容淡然地矗立在一方水域,像是最谦卑的智者,默默思索着生命的意义……
小时候常听家里的长辈提起,在那个清苦质朴的年代,芦苇是家里维系生计必不可少的好材料:芦苇杆可用来编织成各样精巧实用的箩筐;经过芦苇花装饰的花篮甚是受欢迎;芦苇根更是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功效……这看似不起眼的芦苇,浑身上下都是宝啊!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譬如一根芦苇;但这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如芦苇,芦苇似人。即使迎着风刀霜剑,却依然可以保持着宁静淡泊的初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任由四季轮回,任凭风雨交加。
茫茫天地间,我的眼中只剩下这丛摇曳的芦苇。

作者简介:
刘思言,女,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爱好书法与古筝。渴望用温暖的文字,在荒芜的精神世界开出一朵朵明媚的花。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截稿日期:2025年4月1日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