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
我是你的女儿娟娟,您看到我了吗?
从小我就知道,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我没有爸爸。母亲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所以不能回来陪我。时间长了,我便不再问,只知道那个照片里的人,就是爸爸。
稍大一点以后,我渐渐从大人们的口中知道了您的事。爷爷奶奶家在乡下一个小村子里,假期里我都会和妈妈去。低矮的土坯房正墙上挂着您的照片和一些表彰的文件,写着追记三等功、烈士等等。奶奶每次说起您都会泣不成声,而爷爷则一言不发,只是不停地吸着呛人的旱烟。爷爷奶奶对我很好,我是您唯一的亲骨肉,每天吃饭的时候我总能在碗底找到一个鸡蛋或一些肉片,让表哥表姐他们很是眼馋。爷爷奶奶在去赶集的时候,常常掏出衣兜里被手帕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零钱,给我买糖吃。而那时的我,竟不知道那是他们一分一毛辛苦攒下来的。为了省钱,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赶集,他们来回都是走着,从不乱花一分钱,而我就趴在爷爷的背上……对于两个几乎没有劳动力的老人,每月靠几十块钱的抚恤金,只能是杯水车薪。

奶奶每年清明时节来临时,总是唠叨着要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您,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路费一直没有成行。最终奶奶哭瞎了双眼,离我们而去了。从此,爷爷也更加沉默不语。
如今,记忆中温暖的土坯房已坍塌,爷爷奶奶也都故去。亲爱的爸爸,这些您都知道吗?您和爷爷奶奶会在天国看着我的,对吗?
我的小学是在宜良和河口两个地方上完的,毕业时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升入了宜良县一中。母亲迫于生计,奔波于两地之间,无暇顾及到我,我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晚上回家泡方便面,自己参加自己的家长会,打雷的时候一个人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亲爱的爸爸,还记得那一年,我12岁,在纪念老山作战胜利15周年时,您生前战友们接我和妈妈去参加了祭拜。回来不久,母亲又结婚了,继父是您河口原部队的战友,是他接纳了牺牲战友的妻子。很多时候我想要去烈士陵园看看你,可是我不知道麻栗坡在哪里?
时光如梭,当我也结婚做了母亲,才明白当年母亲一个人抚养我长大有多么的不易。

亲爱的爸爸,四十多年前,您在这里战斗,在这里流血,在这里埋骨。舅舅告诉我这里曾牺牲了许多年轻的生命,我只能远远的眺望着,记在心里。也告诉您的孙子永远铭记外公是在这里,为国家而战牺牲的。这里山高路陡,植被茂密,丝毫看不出硝烟的痕迹,只有遍野的春笋,斑驳的紫红色,难道是你们深入地底的血肉?
4月28日,我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当看到满脸沧桑的老兵一身军装庄严地向纪念碑行礼,当看到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绿色人潮,当看到戴着墨镜、拄着拐杖的战斗英雄,我深深地震撼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与力量,上万名老兵年复一年,像候鸟一样准时出现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看得出来他们中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有的老兵叔叔还是借钱来为牺牲战友扫墓,一排排整洁的墓碑,肃静安祥地躺在那里,但有的墓碑上连一张照片也没有!
亲爱的爸爸,您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在这四十年间虽然我未能得到父亲的宠爱,但我没有理由怪您。您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永不忘记。
亲爱的爸爸
您的女儿 陈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