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期 作 者 高 尚 儒(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百度

清明节再回家乡去 (句尾同韵散文诗)
高尚儒
想起小时候,身在农村,安家落户。农谚俗语早记住:“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时为学龄儿童正念书,农忙活儿少关注,每年清明节,老师组织学生队伍去扫墓。
烈士墓,静静建造在村口。
常记起有一位痀偻老人给巡守,据说他是革命的烈士后。
老师讲起这位守墓之先父和身边烈士陵园里埋葬的英雄典故,革命的传统教育朗朗上口,苦口婆心,喋喋不休。
我们对着纪念碑,那时起,从小就立下革命志,高高举起宣誓的小拳头:长大后,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建设祖国,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绣地球。
毕业后,热血澎湃跟党走,建设新农村,改天换地,移风易俗,缩小三大差别,当一名顶天立地的工人阶级硬骨头。
历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磕磕绊绊,期期盼盼,摸爬滚打,奔四方, 闯江湖,靠拼搏,谋生路。
如今老了,已退休。
文不成来武不就,人生已到夕阳暮,痀偻老人早病故。
适逢清明节,要回家乡祭父母,往事历历犹在目,一股心酸涌心头,顺便再去扫一扫烈士陵园墓。
烈士陵园纪念碑高高矗,修葺一新,十分醒目。
花籃,花圈满满集四周。
清明节农历二月二十六,草长莺飞太平正盛世,莺歌燕舞。
想到我父母,没有资格进陵园,葬在村子深山处,孤寂无助,长年累月守孤独。
我带上冥币默默无闻潜入土,文明祭奠,洒上一瓶子家乡特产缸房酒,热泪盈眶,多少伤心的眼泪直下肚。
无奈无奈,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简介】
高尚儒,退休教师。爱好诗文摄影,以展示生存,感悟人生,活跃气氛,珍惜光阴。立足本土,胸怀远方。近年有诗文面世千余首篇之多,散见诸多平台媒体,亦有获奖、结集作品出版。写风土人情、作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