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洪明 《美丽山河》
敦煌纪事
左面狼烟四起,右面歌舞升平
莫高窟壁画的飞天故事
藏匿华夏文明的秘密
黄沙的颜色
往眼睛里灌,往脸上砸
又往心里狠狠地塞
群山如佛,经书里的文字在沉默
仿佛每一粒沙
都拥有诵经的本领
苍茫连着苍茫,荒凉连着荒凉
经卷里留下摩诘踉跄的步履
地老。天荒。生生不息
谁听见驼铃回声,谁找到驼队足迹
残垣断壁旁,痛饮美酒
管它今日是何夕
一路上,默念着,寻觅着
把现实花蕊与远古枯草衔接
谁的忧伤,残阳如血?
2023年9月12-15日
克孜尔石窟白鸽
一只白鸽像一枚胸针,蹲伏在
石窟右前襟,白色羽毛
闪耀天然圣洁之光
博物馆穹顶,被千年历史日月光
照拂,黄晕一圈圈
斑斑锈迹风起云涌
仿佛正演绎更朝换代的故事
白鸽两只利爪,跃跃欲试
停留在一块
尚未死亡的汉白玉上
古文明缓缓吐纳
遥远的呼吸
(注:克孜尔石窟第114号窟壁画由于各种原因损失近百分之40,留下的龟兹菱格故事壁画之一“S毗王施肉救白鸽” 精美绝伦。)
走西部,唱天涯
余生,还想再去一趟西部
走西口、过敦煌、出阳关
沙漠上必有商队
骆铃声声,胜却天赖
数千年前的佛
埋于沙砾的岁月尊者
石窟壁画,庄严华美
抱着雪和月光
在任何一座雪山下,歇一歇脚
以大地为被,以天空为帐
远处山脉起伏,头顶群星似灯
绿洲里,沙枣花香
一切都在安然中
大地苍茫,雪莲花静静开放
那一刻,如此渴望
怀抱琵琶,在路上,唱天涯
安阳殷墟考古
甲骨文,被风雨锈蚀成松脆的
皮筋。文明的引力反复拉扯
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碎骨
微笑打量土坑外,似曾相识的人脸
认识与不认识,无关紧要
抖落龟甲兽骨身上的黄土
学者们忙于辨识,卜辞和咒符
现代汉语难以破译
青铜刀具刻画骸骨发出的呻吟
嘤嘤私语,上下五千年
耳际充盈华夏基因的流水声
刀刻的图形,在现代碑帖里复活
昨日的信函,从泥土传递出
神秘而亲切的问候
人们开始集体致敬远古的祖先
西双版纳秋阳
这里树高过天,秋阳
针尖上的天使
欢舞,跳跃,透过树叶
绿色植被上停驻
穿行于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奇花异草浮动暗香
停在山坡上,歇歇脚
一泓小溪,蜿蜒
而下,蛇信子闪亮
夹道两旁青山耸立
沉默不语,像千年卧佛
静观
带着欢喜之心
拾级而上,登光明峰顶
天使光芒指引
凡尘心穿越森林之幽
领略登攀的力量
以及,寂静之魅
偶过国清寺
山谷。涧清。
鸟儿御风而去的轻盈
归息在幽林,如同鱼儿潜入深海
内心渴望在疯长
却又,抽丝般怅惘
时间的暴徒,在密林深处
迷失方向,列维坦油画里的
山谷,溪流正欢快着歌唱
偷香的窃贼,悄悄查访群山
欲望,寂静地死亡
一朵朵白云列队,披上霓裳
耀映着辉光。山崖下,白花盛开
每一阵风刮过都仿佛自由的呐喊
——我,就是我的君王!
山谷回声嘹亮
世事沧桑,毋需读懂冷暖
一声叹息,一点微光,一粒尘埃
在人迹罕至的山谷化作一缕清风
鸟儿,林中鸣叫
侧耳,它飞过了
一声声,苍茫
禅寺的上空飘几朵白云
静寂极了
黄山迎客松
迎客松,从巨大的飞石探出身
层峦叠嶂,云雾袅袅绕膝而来
游客眼神,染绿松针的葱茏
连心锁,让日光月光和风雨
锈蚀。一条石凳在此等候
峭壁岩下,石鸡和山蛙鸣唱起伏
一簇簇水草,任喧哗声漂洗打捞
水蛇扭着腰肢,渡过了青春
我匆匆拾掇初来乍到的梦
溪畔的野花,暗香浮动
汗水,踉跄跌坐在山头
由于你的缺席,迎客松的热情
打了折扣。太阳雨从头顶掠过
松针的末梢,还有松香
迎风,微微颤抖
朱家角印象
石板路,飘着棕香
油纸伞,撑开才子佳人的故事
石拱桥裸露脊背,像遍体生寒的诗人
清冷又温暖的句子,留下历史的凿痕
高于流水,不腐,不蚀
任由舢船,来来往往
归舟,泊于烟霞
桨声里舀一勺月光
照见课植园中杜丽娘的碎步倩影
陈逸飞的双桥就要从周庄移过来
展出古镇水乡相似的温柔之梦
美人倚户与石榴媲美,映红窄巷
青龙镇书院画瓷
需要多少时间等烟雨
天青色难遇,圆润完美的胚胎
让想象力匮乏。我们四姑娘
来到青龙镇书院
画笔,墨汁,釉彩
不在手里,在心中
画魂沉睡,诗意唤醒了它
词语指挥大脑
纤纤玉指,飞动
黄公望,董其昌,八大山人
来回逡巡,轮番视察
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
笔尖下尽显风流
小心勾画轮廓
屏息。禅定。挥毫。着色
念经声,空旷如钟
恍如身置桃花源
——诗画入梦
江南栀子花
夏至,栀子花开
那些转眼即逝的联想
常常,让我掩面
洁白又芬芳
今夜,为你
将心事和盘托出
是疼痛,亦是释放
凉风习习
唯有,栀子花
一点点
袭来暗香
西湖春雨
烟雨之间,仿佛白娘子和许仙
在断桥处缱绻
一颦,一笑,一翩跹
堪比湖边垂柳缠绵
长长白堤是西湖的一根丝线
转身,被牵引到苏小小墓前
历史典故犹在孤山镶嵌
三潭印月,有着千古传说拨动心弦
天空飘洒濛濛雨丝
一擎花伞下,一张恍若隔世的脸
几分诗意,画意;又几分古意,禅意
若隐,若现
上海·旗袍
十里洋场。百乐门舞厅疯狂
旋转。欢场上,一阵浪笑声传过来
可我不明白为什么那样没心没肺
歌女、舞女、掮客、黑帮、革命者
在南京路,上演一出又一出
罗曼蒂克消亡史
夜来香穿过堂屋飘散在发际
金丝鸟的玲珑鸣啭吸引了我
华美旗袍,像虚构的精致爱情
摩登时尚的花样年华
成就了《色·戒》
醉生。梦死。笙歌。恨别。
石库门弄堂口烟火气混杂着
栀子花和小馄饨的江南味道
上海的早晨。日出。马路天使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声里
没有徬徨,只有呐喊
时代变了,而旗袍永不过时
崖丽娟,壮族。《世纪》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家学会会员,出版诗集《未竟之旅》《无尽之河》《会思考的鱼》。其中,《会思考的鱼》荣获“上海市作协年度优秀作品奖”。编著有10余部文史书籍。诗歌、评论、访谈发表于《上海文学》《作品》《诗刊》《星星诗刊》《诗潮》《诗林》《诗选刊》《扬子江诗刊》《草堂》《江南诗》《百家评论》《作家》等。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元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二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三月目录
冯晏|抵达赛音山达能量中心
白一丁|在雨水中奔跑
“他山诗石”:高兴 译|手掌中的萨拉热窝
“他山诗石”:陈子弘|爱丽丝.富尔顿诗选
“他山诗石”:刘国鹏 译|蒙塔莱诗选
“他山诗石”:李笠 译|埃里克.伯格奎斯特诗选
柏桦|倾听茨维塔耶娃
秦立彥|泡沫时代
潘以默|一个客体主义者的征迁记
海男|海拔(组诗)
蔡根谈|向虚无敬一杯虚无之酒
张建新|看看那钉子般的晚风
海春|我与死亡不可分割
“他山诗石”:明迪 译|男神写给女神的诗
朱庆和|我的南方兄弟
清平|十月的爆炸载入史册
薄小凉|让咳嗽更为凶猛
孟子为|全聚德的股东——鸭子
张洪波|在一首诗里变成蝴蝶
“品读”:卢桢|在荒诞中刺探命运——朱涛的诗
余文浩|云朵否定了原来的云朵
海清涓|何以悬棺
许登彥|我一次写到秋风
世界女性诗歌节
余怒|所获
刘南山|让句号继续跳舞
李德武|冰与冰毒
李铣|域外拾光
沉河|伤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