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锋精神滋养兵心
作者 焦凡洪
摄影:刘庆祝、荣俊运、叶双、孙艺方、张晓玥、吴迪。(原载《雷锋》杂志2024年3月强军号;责编:仇学平) 雷锋是中国好兵的一面旗帜,他的那颗圣洁美丽的兵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映现,跳荡着千万颗兵心的共同音频,折射出崇高而伟大的精神。60多年来,这种精神滋养着一代代穿军装的中华儿女的兵心,鼓舞他们始终走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党和人民赋予当代军人新的使命,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就需要全军将士凝心聚力,担当起历史责任。由此,用雷锋精神滋养兵心,培养大批像雷锋那样的新时代“四有”军人,就成为题中之义。这是强军目标的召唤,也是党和人民的期许。
雷锋精神有丰富的尚武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强兵文化魅力
版画:《雷锋》 作者:杨子力
兵心是一面镜子,它透视往昔,映现未来。60多年来,部队经历了巨大发展变化,兵员进行了一代代新老交替,但雷锋的形象在官兵的心中历久弥新;干部战士热爱雷锋、崇尚雷锋、追随雷锋,把《学习雷锋好榜样》唱得一浪高过一浪,将学雷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有必要让我们以兵心来解读雷锋精神,用兵情来感悟雷锋精神的不朽魅力。
雷锋精神闪耀着科学理论的光辉之美。综观雷锋精神所体现的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坚贞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博大情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不懈追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等,均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晶,具有科学真理与尚武精神结合的美学价值。
雷锋精神充盈着民族文化的神韵之美。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胸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品性;“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情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节操等,都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些优秀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了雷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雷锋精神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引下,雷锋在自身践行中又把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其精神既有传统美德的神韵,又有时代新貌的风采。
著名曲艺家、60多年坚持唱雷锋的文艺老兵朱光斗在表演快板《学雷锋》。 雷锋精神流溢着军事特色的亮丽之美。这种特色突出表现在:牢固的军魂意识,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听党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好啥,那首他最喜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他心声的最好表达;深厚的爱民情怀,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一言一行体现人民子弟兵的宗旨;顽强的战斗精神,爱军精武,练兵备战,在台海形势紧张时,他向上级请战,要求到前线去;平时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做到在军事技术上精益求精,他的那篇“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机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日记,就是对他战斗品格的最好阐释。雷锋以战士的角色体现着我军的本色,形成了思想行为的亮色,从而使雷锋精神熠熠生辉。
军队60多年的学雷锋历程,为广大官兵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宝贵启示
雷锋的同乡战友、90岁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曾国兴在为作者讲述雷锋的故事。 雷锋是士兵的楷模,他离官兵最近,干部战士与他最亲。自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军队的学雷锋活动风起云涌,经久不衰。每年各部队运用召开学雷锋报告会、表彰会,评选学雷锋标兵等多种形式,对开展学雷锋活动进行深入发动,认真总结,不断推进;官兵们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唱学雷锋歌曲,形成了浓厚的学英雄政治氛围。干部战士学雷锋见行动,从自我做起:坚定信念,熔铸军魂;爱岗敬业,练兵精武;扶贫济困,爱民助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无私奉献,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学雷锋英雄模范人物,像刘英俊、王杰、苏宁、张子祥、李向群、庄仕华、孙茂芳、郭明义等,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助了学雷锋活动的纵深开展,也引领了广大官兵成长成才。回望波澜壮阔的军队学雷锋活动,仰望灿若群星的学雷锋典型,可以看出:全军开展学雷锋的过程,也是用雷锋精神滋育兵心、培养人才、英雄辈出的过程,正谓:学习雷锋好榜样,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作者采访曾为雷锋拍过照片、95岁的文化老兵李瀛洲。 雷锋是一个在和平军营走出的英雄,他与在战火硝烟和抢险救灾中以惊天动地壮举而出现的英雄相比,既有本质共性,又有鲜明个性。雷锋与当代官兵一样处于和平环境,居于普通岗位,正是在这种平凡中,他以“铁杵磨针”“水滴石穿”的意志和行为创造了不平凡业绩,
走向了崇高,走向了伟大。这就启示我们:雷锋是一个具有兵情兵味的士兵楷模,他与官兵心相知、情相依、道相同,只要广大干部战士梦想着雷锋的梦想,信仰着雷锋的信仰,踏着雷锋的足迹走,都可以成为雷锋式的战士。
雷锋是一个热爱本职、敬业精业的模范,对此那段著名的对口快板《学雷锋》做了准确而生动概括:“雷锋是解放军的战斗员,本职工作驾驶员;火车上,他是列车乘务员;火车站,他是旅客服务员;到学校,他是校外辅导员;回连队,他是党的宣传员;他积极帮助炊事员,主动协助卫生员……他过去是个好团员,后来是个好党员,他是人民忠实的勤务员!”这就启示我们:雷锋是从绿色沃土成长为国之栋梁的,是深接地气的,他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广大干部战士学习雷锋,要立足本职,不好高骛远,要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水成渊,聚沙成塔,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于朴实无华中展现人生光华。
60多年坚持书写雷锋的著名军旅作家胡世宗讲述雷锋照片背后的故事
雷锋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过硬的好兵典型,正如毛主席在为雷锋同志题词时所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件好事,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雷锋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就启示我们:雷锋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既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高度,又体现着人文关怀的温度。广大干部战士学习雷锋,不能停留在做几件好事上,更不能搞“一阵风”,让“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而是要全面地学、深入地学,坚持不懈,善做善成,久久为功,真正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人。雷锋辅导的学生、学雷锋模范孙桂琴给官兵和文员讲述雷锋的故事。
新时代,用雷锋精神滋润兵心,在蓬勃奋进的学雷锋活动中汇聚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穿越风雨历程,雷锋与时代同行。经过全社会多年的学雷锋实践,雷锋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标识,积淀为社会文明的瑰宝,显现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永恒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新征程新起点上以新的视界感悟雷锋精神的精髓,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雷锋精神的大美,使雷锋精神如清泉甘露滋润兵心,让雷锋之路响彻接续奋斗的浩荡足音。 “接过雷锋的枪,我们都学习他的榜样。”雷锋精神为当代官兵提供了丰厚的政治营养。在新形势下我们向雷锋学习,就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塑广大干部战士的心灵。要以“钉子”的钻劲和韧劲,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要用新思想开拓新思维,提升新境界,在形形色色的思潮乱花迷眼的境况下,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仰信念,铸牢听党指挥的军魂。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实际“对位”,与行动“对接”,胸怀“国之大者”,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强军强国的“大我”,用新思想的理论武装指导军事武装的新实践,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沈阳警备区开设沉浸式主题情景党课一一《像雷锋那样》,生动形象效果好。 全国60多年的学雷锋活动,呈现了一道亮丽景观,这就是由雷锋精神发展形成了一种雷锋文化。在新形势下我们向雷锋学习,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优势,用雷锋文化涵养干部战士的心灵。要组织部队的理论、新闻、宣传、文化工作者深度挖掘、整理雷锋的事迹,编撰和创作讴歌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活动的文章和作品,续写雷锋精神的时代新篇;要针对青年官兵特点,运用传统媒介和现代传媒手段,通过报告会、故事会、文艺晚会和网络微博、微信、抖音、游戏、动漫等形式,讲好雷锋的故事和学雷锋的故事,营造浓郁的学雷锋文化氛围,使广大干部战士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陶冶和感染。 坚持知与行的统一,为理想而不懈奋斗,是雷锋精神的一个突出表征,这也为当代官兵提供了生活的营养。在新形势下我们向雷锋学习,就要用雷锋精神所表现的战斗力砥砺干部战士的心灵。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发跃进新征程。要时刻铭记爱军习武、精武强能是军人的本分,能打仗、打胜仗是军人的天职,把岗位当战位,将操场作战场,以备战的自觉和胜战的自信练就卓越高强的本领,增强新质战斗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争当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为实现强军目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油画:《雷锋和他的战友们》 作者:陈鹏、李连志作者简介:
焦凡洪,山东省齐河县人,军旅作家,文职2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报告文学集《剑胆琴心》、文艺评论集《剑鸣虎啸》、散文集《剑韵和风》、文艺理论集《剑气飞扬》等书;曾担任电视剧《亮剑》总策划、《陆军特战队》剧本策划,大型话剧《与你同行》编剧(合作),大型情景杂技《整装待发》文学撰稿,作品多次在军内外获奖。
主播简介:
周圣凯,全军首届网上好声音打榜二等奖获得者,军地多家媒体平台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