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青草女土的新作《窗》
尘缘(上海)
昨日午休之时,听了一篇由任定安先生诵读题为《窗》的现代诗,声情并茂,除了享受,感触也颇多。赶巧到了晚上,那远在大洋彼岸美国文友青草女士,将她《窗》的原稿,发送与我,并附上“请老师诗评一下吧?看看我堆砌起来的文字,有没有意境”的嘱托。
是呵!近期因私事繁忙,想起已有些日子没写诗评与书评了。然,盛情难却,故决定抽空涂鸦几行,不妥之处,请作者与读者多多包涵。个人以为:青草女士以窗为题,借此描绘大千世界,内心情怀,就已经为这道色、香、味兼备的小诗,拔得了头筹。试想没窗的屋子,与原始人山洞,现代黑牢有啥区别?推开窗,那清新空气才扑面而来,当下,书刊和新闻及文化媒体,不正是扮演着窗的角实吗?只有实事求是,才让世人心灵与天涯海角无缝接轨。 君若问,为何要大张旗鼓地赞美窗,因为它是光明的入口,希望之源泉。诗人开门见山讴歌窗,她说“透过一层薄薄的玻璃 外面的世界就呈现在眼底”。作者用她自己无穷又浪漫的想像,借助那枝神来之笔,一会儿“风在潜行,月光在闪烁”,一会儿它们像一个夜行者飞过旷野 悄悄停留在窗前,发出了轻微的颤音”。
窗是诚实的,一团漆黑,就是一团漆黑,它不肯掩饰。窗是有担当的,既能阻挡外部各式喧嚣,同时又能让人对窗外千变万化作出预先评判后,再制定人生前行蓝图。作者长期生活在那遥远又夸张的国度,思想比较崇尚自由与多元化,从而导致她的诗,不受常规逻辑所制约,字里行间彰显我行我素,从头至尾热情,奔放,极具感染力,再加上知名朗诵家任安定先生为其诗进行美诵,我仿佛栩栩如生耳闻目睹了诗中异域火鸡,丛林野兔的嘶鸣,还有不知名小鹿乱撞,以及蛐蛐儿、蝈蝈儿、纺织娘此起彼伏地都在纷纷上演不同风格的歌舞剧。场面极为壮观,美艳,怎不令我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呢?……。感谢这位华裔女诗人,用东西方交溶眼光,托举一幕幕欲说还休无声的爱恨情仇,她纤指将窗儿半启,让一抹红霞破窗而入,飞入读者心怀。说到现在,这则散文诗的诗意又何在呢?我觉得:就是真相不可被隐瞒,民心不能被欺诈。谁敢颠倒黑白,谁就是历史上的罪人,作为文字工作者与新闻媒体更要率先擦亮窗子,维护公德,杜绝为权贵胡扯乱编,用良心,用职.业操守去奉献社会,去迎接璀璨的明天。
这样,人民才拥有明镜般知情权。这样,人类才有幸在一目了然环境里生活与发展,这样,惟有这样真正的和平与幸福,就离地球人不远了。反之就是列强继续祸害每一寸土地,西方寡头政治照旧奴役天下百性。若硬要找出此诗还存在不足之处的话,①,过于散文化,②,意像上比较纷乱,这二处比较明显。但,这仅是本人一孔之见,仅供诸位参考之用。即便如此,我想说:仍不妨碍它是一首难得的,前卫的,优秀抒情诗篇。
(附:原文)
《窗》
作者:青草
透过一层薄薄的玻璃
外面的世界就呈现在眼底
仿佛手中握着的万花筒
变幻莫测
四季的草枯草荣
人世间的冷暖清欢
都会上传到我的窗前
日日我都会擦拭窗台
把落满红尘的尘土擦干净
试着不让它模糊我的视线
那些曾经被雨水浸泡过的地方
尽量避免残留污垢
因为,我喜欢明镜般的透明
这样,我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
我所要看到的
当黑暗笼罩了整个大地
眼前除了黑依旧是黑
无论我如何努力靠近窗口
依然无法辩认外面发生的种种
只好依靠聆听来获得安慰
风在潜行,月光在闪烁
它们像一个夜行者飞过旷野
悄悄停留在窗前,发出了轻微的颤音
成群结队的火鸡发出了鸣叫声
咕噜咕噜的声音叫醒了野兔
亮晶晶的蓝眼睛在夜幕下闪耀
小鹿乱撞,蛐蛐儿、蝈蝈儿、纺织娘
都在纷纷上演着不同风格的歌舞剧
悦耳的旋律飘荡在我的耳里
此起彼伏,从来不会谢幕
03.23.24
○○○
【诗评者简介】
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江南诗絮文化中心》总编,《中外诗人-上海分社》社长,《凤凰-美洲二社》诗评部长,《中诗报五室》顾问,《神洲诗歌报江南文刊》社长,《Nz国学诗词艺术协会》名誉总编,《反抄袭联盟协会》副会长,《世界诗会贵州工作室》特邀评论员,《北美翰苑散文诗社》社长,《中华诗坛》主编,首席评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