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平教授投稿授权发布
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第十九章
书书政府
作者 : 林耀平
上一章讲到确定从部队转业后至正式到地方报到前的一些所做、所思、所为。本章要书书到县政府当副县长后的一些历史了。
我于二零零零年八月二十九日到桂林市所属的荔浦县(现已改为荔浦市)担任“副县长候选人”的。
在这里有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否则刚从部队出来的人不一定都了解。具体情况是: 县(区)以上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班子”,党委主要是管党务、组织、纪检、宣传、政法的;人大和政协主要是参政议政,是监督政府工作的,其中人大对政府领导进行选举,最后由人大常委会集体讨论任命。所以,我去荔浦报到只能以“副县长候选人”的名义报到,待县召开人大常委会会议并通过以后才能被正式任命为副县长。这里有个插曲需要说明一下: 人大常委会讨论任命时,会邀请当事人列席会议,待投票结束并通过后,主持人会请当事人“说说”或“表态”。那年对我的任命也是这样,叫我说几句。会前并没人跟我打招呼需要发言,好在我的即兴演讲能力和脑子反映还算好,我说: “首先,感谢人大常委会的信任;其次,我会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三是我要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谢谢各位!”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这样,三年后,我已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年从地方高校下来一位到荔浦当任挂职副县长,人大常委会研究他的副县长任命时,最后请他表个态,因无任何准备,他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非常地尴尬。因此,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经验积累、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是何等的重要啊!
回到去报到的问题。因为我去县里报到的头一天(即: 二十八日),一个镇因为库区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好,以及这次因埋死人而“点燃”了“导火索”,造成了大规模的打砸烧群体性事件,桂林市派了几百名防暴警察才平息了事态。
我去报到的当天晚上,尽管县委书记莫燕萍(男,资源县人,后任市统战部部长、桂林航天学院副书记、桂林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还在忙于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工作,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挤空来陪我们吃晚餐,算是代表县委政府欢迎我的到来,也是感谢桂林空军学院领导陪同我到县里报到。
晚餐就安排我住在的荔浦宾馆,据说是荔浦当时条件最好的宾馆。所就餐的餐厅叫“台南”包厢,也是莫书记平时接待贵宾、客人固定的包厢。我算是接受了高规格的接待了。
酒足饭饱后就在宾馆的七楼卡拉OK厅唱了一个多小时歌。这一切都是县委办或政府办安排的,我刚去,只能听便“服从”。到晚上十点左右各回各处,我则在宾馆的客房看电视,一打开电视,呈现在眼前的画面就是昨天群体性事件的场景: 村民们拿着镰刀、铲子、棍棒等等,一个个气势凶凶的样子,有的村民还把县领导乘坐的车子掀翻了,喊打喊杀的,乱作一团;防暴警察则全副武装,不断地劝阻喊叫者、扭住那些施暴者并一个个地押上警车等等。当时我在想: “县里怎么那么乱啊?今后千万别让我分管这种事哦!”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就巧在这: 一个人啊,有时候“怕什么就来什么”: 过两个月后,县政府领导分工时,就是让我分管公安、安监、处纠、法制、发改、交通、统计、司法及物资局等,联系政法和人事劳动。所有的这些工作,大头就是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两大块。劳动人事局实际上是县长蒋耀强分管的,但他哪有精力去具体抓,日常工作事务实际上都是由我来协调处理,比如: 对上汇报工作、参加各种会议、检查工作、迎来送往、看望慰问等,我哪次都没落下。时任劳动人事局长是陈代昌(龙胜县人。后任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资源县长、荔浦市委书记、恭城县委书记等职),后来局长是蒋瑞芳(女,资源县人,后任七星区委纪律书记、七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他们对我的工作都非常支持,我们配合默契,没有任何不畅的人、事、物。
关于“联系政法”这个专门句子需要解释一下: 所谓的“政法部门”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和司法局。法院、检察院是在县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的;而公安局和司法局是在县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的。所以,不是县委常委的副县长对法院、检察院就没有“领导”的权力,只能是“联系”。而公安局和司法局是属政府的具体部门,凡属副县长,只要你分管那一块,就可以直接领导他们。
我当副县长两年多,所分管的这么多项工作,实际上就两大块工作最要紧: 一是安全生产;二是发改计划。“安全生产”这一块,上年的六月份发生了一起一次性死亡七人的安全生产大事故,是一个采石场发生了坍塌事故,把活生生的七个石场工人被突然坍塌的大石块全埋起来了,非常地惨啊!这个阴影一直在县领导的脑子里打转转,所以,这个特棘手的工作压给了我这个新来的副县长;再加上“8.28”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更是“余音”未消。维稳、安全工作要紧,真的责任重大啊!但是,我接手这项工作后,我想起了王克曼老首长的一次讲话,他在一次全院干部会上讲到行政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稳定时说: “大事敲钟,小事敲鼓,没有事的时候敲木鱼。”大事敲钟就是别人出大事了,我们要警钟长鸣;小事敲鼓就是自己出了点小事,要举一反三,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没有事的时候敲木鱼就是安全工作要天天讲、时时讲,一刻也不能放松,就像和尚敲木鱼一样,敲个不停。“发改计划”这块工作,关系到全县的项目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向桂林市和自治区申报项目,有了项目才有经费下拨,才能有效地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那个时候常常跑桂林、跑南宁,跑了不少路,费了不少油,也喝了不少酒,酒频、酒过伤身啊!
我当副县长期间还有一大块工作就是安全生产工作。这块工作,不仅涉及面广,而且非常难做,责任重大啊!尤其是头一年发生了一次性死亡七人的特大事故,教训十分深刻;后来又发生了“8.28”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县委、政府领导“压力山大”。所以,在二零零一年一月中旬召开的全县年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县政府的六位县长、常务副县长、副县长就当年所分管的主要工作打算和措施作个报告。开会前的头一天,蒋耀强县长在办公楼的走廊里踫到我,他对我说: “明天的大会你有个讲话啵,好好准备一下,这次讲话非常重要。你就讲讲安全生产,其它工作不讲了。”我说: “好的!”
第二天上午九点,大会在政府礼堂召开,全县村、社区以上班子成员和各机关的部委办局副科以上干部全部参加,还邀请十多位已经离退休的原县老领导参加,参加人数近千人。上午主要是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发奖状,发奖金等。下午主要是政府六位领导依次上台“亮相”,就自己分管的主要工作进行报告;然后是就有关工作签订“责任状”;会议的最后一项是县委书记莫燕萍就当年的工作进行重点强调、提出要求。
六位政府领导的讲话,第一个上台的是蒋耀强县长,第二位是常务副县长覃舜同志登台,接下来是副县长张元喜、张翔、邓热河三位先后登台。我是刚去的“新人”,自然是放在最后一个登台。值得关注的有两点: 一是前面五位领导的讲话稿早已印在《荔浦报》上了(会议签到时人手一份报纸),领导照着念就行了,最多是有时插一两句解释一下,台下的听众跟着看报纸就行了。二是因为我在开会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我要写好讲话稿交报社,估计宣传部还不一定知道有我这个副县长呢!所以,在台上主持会议的县委莫燕萍书记对着麦克风大声地用他那标准的资源腔桂林话说: “下面请林耀平副县长讲话!”掌声还未停我已来到讲台前,在我张嘴之前,台下几乎每个人都在翻报纸,整个会场都是“稀啦哔啦”的翻报纸声。这时,我对准麦克风大声地说道: “大家不要翻报纸,报纸上没有我的讲话稿。”台上莫书记的麦克风没关,他对着麦克风“哈哈哈”地大笑,台下见状更是笑成一片。笑过后,全场立即寂静,都抬头用眼睛直盯着我。这时,我说: “我就安全生产工作讲些意见。我在部队当了六年政委,怎样抓好管理、抓好安全生产?我的体会是: 大事敲钟,小事敲鼓,没有事的时候敲木鱼。什么意思?大事鼓钟,就是别人出大事了,我们要警钟长鸣;小事敲鼓,就是我们出了点小事,就要举一反三,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多多敲打;没事的时候敲木鱼,就是平时虽没出事,但安全生产这根弦不能松,要做到安全生产天天讲,时时讲,一刻也不能放松,就像和尚敲木鱼念经一样。”接下来,我就怎样抓好当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讲了三点: 一是打算;二是措施;三是要求。整个讲话,我没带稿子,讲了约五分钟这样。当我最后说: “我的讲话完了”的时候,话音未落,雷鸣般的掌声并长时间地鼓掌。为什么?因为前面讲话的领导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的,而且时间长,最长的超过40分钟,最短的也有20来分钟。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大家都听烦了,忽然来一个不念稿子且只讲四、五分钟,开头又那么接地气的比喻,掌声能不响、能不热烈吗!
说老实话,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普通百姓,尤其是基层干部,最不喜欢听“高谈阔论”、“照本宣科”的那种“无盐无味”的讲话。我的这次讲话,用夸张一点的话来讲就是: 我在荔浦基本上站稳“脚跟”了。会后,几位已经离退休的老领导一边走一边议论,其中一位说: “这个林县长啊,了不得!”
关于怎样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宣传理念。我的安全生产理念,除了“大事敲钟,小事敲鼓,没有事的时候敲木鱼”外,还有“安全第一,赚钱第二,交税第三,发展第四”。凡是安全生产的会议,我都会强调自己的这个理念。因为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方面如果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二是下到企业。荔浦的企业辅天盖地,但有三个最特别的隐患: 一个是易燃的木衣架厂。荔浦的衣架厂近百家,且均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追名逐利”。我每到一个企业都要告诉老板: “您赚再多钱,把厂子烧了,如果再烧死几个人,您怎么赔?您还能翻身吗?”所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赚钱是第二位的,因为人人都想赚钱。赚了钱要依法交税,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因此交税是第三位的。任何老板都想把企业搞大、做强,所以,发展是要考虑的,但它是第四位的。再一个是采石场。采石场死人的事几乎年年都有,不是摔死就是被滚下来的石头砸死,再有就是山体坍塌,会造成群死群伤。三是钻进山沟。前面讲了采石场是安全生产的重点,我几乎跑遍了荔浦的每个采石场,钻进山沟与老板面对面地交流,宣传我的安全生产理念。经过我及全县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01年被桂林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县”,也就是说: 为荔浦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了“翻身战”。
我当副县长虽只有两年多,但分管的部门够多,因篇幅所限,不可能什么都阐述完。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文学社七星分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三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五个县、区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我的经历 无法复制》。





